#
還真是奇怪。越是不想出去實習的時候越是一堆機會。想實習的時候卻沒有什么好機會。真tmd的怪。但是我覺得還是按自己的思路走比較好。衡量一下得失。現在如果去一般的地方實習,得也就是報酬,
和經歷,失去的確實找工作前兩個月的寶貴時間。哪個輕哪個重呢。論報酬,兩個月也沒多少。而論經歷
以前那些東西也夠寫簡歷了。所以再去增加兩個月無足輕重的經歷實在沒什么大的意思。到現在這個階段,只有一種可能會去實習,那就是有好到自己想留下來工作的單位才值得一去。否則真的是沒有去實習的必要。兩個月的寶貴時間把一些重要的東西重新復習一下,準備馬上到來的面試,筆試更劃算一點,但是前提條件是能抓住這么短的時間,能抓住重點的準備,才能有好的效果,達到自己原來考慮的目的。
早上:
1.新概念III
上午:
1.<<Hibernate 3.0.5 reference>> 2/7
2.<<設計模式>> 2/7
下午:
1.SAPP屬性定義部分的程序編寫
1.1 配置WebLogic下的Hibernate運行環境:主要是SessionFactory的JNDI綁定和事務對象的JNDI綁定。
晚上:
1.英語
2.<<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
3.論文
早上:
1.新概念III
上午:
1.面試
下午:
1.能盡可能把Hibernate_3.0的參考文檔看完,把關聯問題解決掉.
2.<<設計模式>> 1/7
3.JNDI
晚上:
1.英語
2.<<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
3.論文
早上:
1.背《新概念3》
上午:
1.把于躍的東西測試完畢 :測試太慢了.需要在確定計算完畢后重新優化一下性能.
下午:
1.完成用例“定義實體”(定義實體和屬性兩方面):1/2
2.重構一下整個系統架構:做了一個完整的流程發現問題后及時修改.
把持久層的重構了一下.
3.讀<Hibernate3.0參考>: 1/5
理解如何設計持久層
晚上:
1.英語
2.專業課:數據結構
3.論文:找本組件的書看看組件的特性
總結:
一.SAP碰到的問題:
1.Hibernate中如何設計持久層的問題.最簡單的關聯如何實現.
2.Struts的Validate問題以及配置問題
7月份已經過去。8月份也過去1/3了。到現在,自我感覺自己比以前更踏實了。能靜下心來編程序了。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能做出東西才是真的。再耍嘴皮子都沒有用。
要改進的地方:做什么更明確一點,更實際一點。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什么都想做到最后什么都做不成。應該踏踏實實一步步做完,把計劃做的實際,自己能堅持執行下去。要不就趕快調整。否則就是計劃一大堆,實現的寥寥無幾,感覺還挺忙,效果倒沒有。選擇確實比能力重要。
三件事:看書,讀代碼,做項目
早上:
1.背《新概念3》
上午:
1.仔細把《企業應用架構模式》里的相關章節再仔細看看晚上回去看.
2.《設計模式》
下午:
1.完成用例“定義實體”(定義實體和屬性兩方面):
在這個過程中把整個系統要用的東西熟悉起來.大概兩天的時間.今明兩天
晚上:
1.英語
2.專業課:數據結構
3.論文:找本組件的書看看組件的特性
總結:
1.Hibernate要想用熟還得有點功夫,對象持久化需要研究.
2.要積累經驗看再多的書也沒用,得做.一做實際問題就出來了.回頭再去看書就理解的深刻多了.邊做邊看書是極好的方式.比如半天看書半天做.
有些東西似乎明白了,其實沒有完全理解。真正用的時候,蒙了。明白的東西不明白了。還是沒有追根溯源,想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解決什么問題,應用到實際的時候怎么做。想清楚,別浮。
應該是對東西本身的理解,不是對IDE的理解.
下午:
1.把IDE,數據庫,服務器開發環境搭建完畢。配置hibernate、struts和log4j
IDE:JBuilder X + MyEclipse3.8.4
測試服務器:Tomcat 5
發布服務器:Weblogic 8
數據庫:Oracle 9i
基本都搞定了
晚上:
1.英語 沒搞定
2.專業課:數據結構 沒搞定
3.論文:找本組件的書看看組件的特性 沒搞定
早上:
把于躍的東西搞定
上午:
1.做用例“定義實體”的演示
晚上:
1.英語
2.專業課:數據結構
3.論文:找本組件的書看看組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