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天空不留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java,j2ee,oracle

    BlogJava 首頁 新隨筆 聯系 聚合 管理
      3 Posts :: 7 Stories :: 2 Comments :: 0 Trackbacks
    考研經歷:我這十年[轉帖]
     
    我這十年(前言,大事小記)
      我生在一個普通小縣城的普通家庭里,在長大成人的每一個日子里,我都在經歷這個充滿矛盾的家庭所帶給我的種種困惑和磨難,父親是個集各種優點和缺點為大成的好人,母親是個堅強而慈愛的女性,可他們的結合所建立的這個家庭,卻充滿了雜亂不和諧的東西,幸運的是,我盡力的做著一個好兒子好學生的同時,情感豐富、真摯、堅韌、樂觀、自信、求變的個性也得以逐漸的形成。
      從小學到中學,我優異的成績和積極進取的品行彌補了家庭所帶給我的陰暗,也許從一開始,從我下定決心要考上大學,要遠走高飛,要尋找另一個全新的溫暖的美好的環境的時候,我就注定了一生都要漂泊。
      我一直都有一個夢,那就是:有一天我自己有真正意義上的家了,我和我的愛人,和我的孩子,在經過無數風雨無數奮力的打拼之后所營造的那份祥和幸福的氛圍之中,在我可以讓我的父親母親真正感受到溫暖和安寧的時候,我將會怎樣的激動和滿足?
      然后我上了大學,并且真正的開始了這段不平坦的道路。
      91年,我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自控專業。
    畢業前參加9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不幸落第。
      95年畢業后分配到西安一家研究所,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
      工作兩年多,參加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又不幸敗北。
      98年9月,自感慚愧、困惑、痛苦無以復加,遂毅然辭職,南下深圳,安身于中興通訊,期間屢換部門,從事過種種開發工作。
      99年8月,為了了卻心事,為了更好的前途,再次辭職,回西安專心復習,第三次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終遂心愿,可望于今年9月赴上海交大投身計算機系學習。
      現任職于一家網絡公司,從事軟件開發工作。
      順便提一下,就在我辭職從深圳回西安的火車上,我幸運的結識了美麗又可愛的她,而且,她將會成為我這一生最需要去疼愛的人了。所以說,如果有上帝,他對我是公平的,在經歷過無數次風霜之后,今年,他把那麼多的幸運都給了我,足夠我享用一生。
      下面我將更仔細的講述一下這十年來我的經歷,平平的語言,宛若此刻我那平靜的面對生活的心境。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正在經歷或者已經經歷過一番周折的朋友們,也獻給我那美麗的愛人。

    我這十年(序) 
      早在中學畢業的時候,曾經給一位朋友的畢業留言中寫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說實在的,那時候還真就不怎麼能體味這句古詩的意思,只覺得很有些此情不渝且悠悠含恨的味道。之后,大學畢業,我的留言冊里也留下了別人給我題寫的這句話,細品味了一下,想想自己并無太多光彩的大學生涯以及“臨終”前考研的失敗,想想告別母校的瞬間忽然產生的一點點凄涼和悲壯,似乎就覺出些意思來了。
      事隔多年的今日,當我再次從一場無名惱火又無名激動的奮戰中解脫出來,看到網上眾位同赴沙場的將士們干戈鐵馬的經歷感受,有辱有榮,有悲有喜的,我又不禁的心潮起伏,考研,如此簡單的兩個字,卻衍生出多少風雨多少激蕩,由此浮想開去,我這十年,不正是在這樣的風雨中走過來的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細想之下,并非一下子就能洞透,怕也不單指兒女情長那麼簡單,只有長久的經歷了的,才能心領神會,而且,也許,真的需要畢一生歷練去得其滋味吧。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一是有了許多與大家伙兒的共鳴,覺得有一種突然被激發出來的熱情,再就是覺得實在應該總結一下自己了。如今那麼多名人喜好出書自傳,細想想倒也在理,誰沒有個抒發情懷的時候,只不過由名人挑起來的,就多了些供百姓解饞的話料,我區區草民,寫自己的感受,更看重的,是能有更多朋友們的共鳴,也許,在大家讀過之后,有這麼一句感慨就夠了:“路,其實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其實,人何嘗不是這麼一點一點的成熟起來的呢?
     
    第一章 北京
      1991年9月,我離開了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陜西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光榮而又驕傲的登上了奔赴偉大首都北京的列車,這是我頭一次獨自經歷這麼遠的路途,甚至為了坐車,我也才第一次認識了古老的西安。似乎喜悅激動的心情也就出現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麼一瞬間,此后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猜測,也許,還有一些些的惶惑。
      當我真的雙腳踏進了神圣的北京,踏進了我那莊重而又嚴謹的母校北航的時候,我才第一次驕傲的發現,自己在初中畢業時,放棄了眾人欽羨的上中專的機會是多麼的明智(如今說來很可笑,可我那時那地,的的確確的,能在初中畢業時考上中專,能端到一份鐵飯碗,已經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而回頭再想想,我那寶貴的大學四年,的確是平凡以至于接近平庸的四年。
      什麼都好象在一開始就注定了。
      那是在我入學一個多月后的中秋節,系里組織大家去圓明園玩,圍在一片空地上,輪流著表演節目,我給大家唱了兩首歌,記得很清楚有一首是阿倫的《難舍難分》,因為有一份對遠方女友的思念,這首歌我唱的格外動情,可正忘乎所以的專注投入時便因為忘詞而一下子啞然,站在那兒尷尬了好半天,后來不曉得怎麼收場的。其實當時也沒有太在意,我這個人很樂觀,只當是讓大家開開心而已。
      可這小小的插曲好象真的就決定了我這尷尬又平淡的大學四年。
      忘了什麼時候,參加學校組織的一次歌唱比賽,事前我挺被看好的,自己也很有信心,可真的登上了舞臺,面對眾多緊盯著的眼睛,還沒唱呢就忘了詞,讓調音師重放了伴奏也還是磕磕絆絆的沒個整形,事后自己實在想不通,其實我并不是那種內向緊張的人,為什麼卻如此這樣?
      而且,做過的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這麼半生不熟的結果。
      不得不承認,外地的學生跟北京的學生比起來,很難擺脫他們自身那種優越感所帶來的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一方面來自于不自信,另一方面也和周圍整個的環境有關。我在上大學之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可以說是多才多藝,而且因為自小家境的磨練,性格里有一種很健康的積極進取的精神。雖然入學后也有失落感,仿佛被埋沒在眾多精英之中,但骨子里還是下了決心要在學業上拼一拼的,于是也發奮苦讀,最好時曾經在小班里拿過第四名,得了5 0塊錢的獎學金,這是我大學四年掙得的最多也是唯一一筆外快,可跟其他人比起來,尤其是那些北京的學生,可真就遙不可及了。我不得不佩服他們:參加各種社團,擔當學生會的領導,在各項活動中都大出風頭,每每因為學習或者極好的表現而獲取高額的獎學金,甚至他們一口純正的北京話都透出無比的自信來。可這些,似乎我總做不到也做不好,四年來也就參加過一個心理協會,那也是因為我有美術特長而正巧他們又缺一個刊物的美編。想很刻苦很認真的學習,可實在提不起精神去鉆研那些無聊枯燥的課程。覺得應該花些力氣去學些真正有用的東西,但又不曉得什麼到底是真正有用的。想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可真的一時激動寫了入黨申請書,沒過兩天又壓在箱底再也不想遞上去了。每天兩點一線似的過著,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象大多數工科院校的學生那樣,挺認真的“苦讀”著,但四年下來,的確又沒有落得個什麼。
      唯一讓我露臉而且驕傲的,是那次排演小品。
      那是偶然的一次機會,系里組織文藝匯演,我“暗地里”跟人合作籌劃著排了個小品,以“民間”身份跟“官方”節目一起參加比賽。我扮演的是一個儀表堂堂的警察,內容倒無關緊要,可在舞臺上時,我的那份從容和自信卻的確敲醒了自己,讓我重新看到了自己能力的一面,也許長久的平庸只是因為沒有機會顯示而已。我們的演出大獲成功,一舉奪魁,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興奮。
      從那以后,我就不很看重那些表面的東西了,也不去斤斤計較排名和獎金什麼的,只是自信而又平靜的生活著,等待著適合自己放手一搏的機會。
      可是,很遺憾,那時的我并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計算機,去學習網絡,去及早的認識到可能風云巨變的IT業。說實話,那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計算機的,雖然自己的專業是電氣技術,實驗室里整天跟粗笨的電機打交道,可還是自學了一些計算機的知識,但也僅僅是滿足于掙些選修課學分而已。說來很有意思,大二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U NIX了,在那時,DOS和初起的WINDOWS是最大的熱門,很少有人關注UNIX。我學UNIX的動機也很簡單:學校UNIX機房機時很便宜,而且,這難得的一份專注似乎也能顯出自己的獨特來。如果那時候就能認識到現在L INUX的風起云涌,能把UNIX學得很好的話,現在的我恐怕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可我的確就那麼囫圇吞棗的學了點皮毛,甚至連唯一買的一本教材都只看了不到一半。
      說起計算機,我不得不佩服一川兄----我的同班同學,天賦稟異的家伙,很有些特立獨行的味道。起初他也沒什麼很特別的,除了很有意思的性格外,功課不突出,也沒興趣去做那些拋頭露面的事情,可后來,他對計算機的那種關注的確讓人刮目。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計算機書,只覺得他很神秘的把那些書鎖起來,當寶貝似的生怕丟了,向他借本書比扒他皮還痛苦,他好象把所有的財力都花在學習計算機上了,快畢業那年,別人都忙著找工作忙著應酬,他卻神秘的忙著考什麼證書,現在才知道,那時的他,已經考過了高程,考過了系統分析員,當年整個北京市也沒幾個象他那樣的,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和執著。后來他考取了清華計算機系研究生,如今在哪里就不曉得了,只是感嘆,這樣一個高手,當年就沒察覺。
      而對我來說,真正讓我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并決定全力去投入的,還是做畢設那半年,我真正的搞起計算機也就是那時候。
      我的課題是關于一個什麼電機控制系統的,主要是單片機,開始的時候我還在硬件調試上花了不少工夫,可后來,也不知怎麼搞的就做起界面軟件的設計來了,從此一發不可收,對那神奇而又美妙的軟件編程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以至于后來全心投入其中竟忘記了自己的主要工作應該在硬件電路的設計上,說實話,我的畢設,除了留下一份漂亮的軟件界面之外真的就乏善可陳了,最終能比較順利的通過答辯真是我的幸運。
      可正是那段忘情投入的日子,讓我搞清楚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有時候覺得挺有意思,大學四年,除了英語和數學,別的正而八經學的課程最終都變成了廢物,而并沒當心學的卻成了自己最需要也是最應該去認真鉆研的。
      我的大學,真就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并留戀回憶的東西了,雖然我的初戀就結束在這段時期,可那是發生在很遙遠的家鄉,而在我平靜的校園生活中,僅僅留下短暫傷痛后的一點點遺憾,所以,我沒有再去愛過也沒有被別人愛,平凡的我沒有留下任何閃光的東西給我的校園,給我的大學四年。
      除了考研,我似乎已經想不起太多了。

     第二章 第一次考研
      產生考研的想法,其實是很朦朧很隱約的事情。
      因為一直都覺著挺自信的,盡管幾年里成績并不突出,盡管沒有顯出比別人更優越的特質,我還是覺得自己有厚集博發一鳴驚人的那一天,而昭示這一天開始的,大概就是考研。
      其實相互的影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加入到這項轟轟烈烈的事業中去了,一種強烈的求勝欲望使得我精力充沛的開始了又一段類似高考的歷程。
      象大多數本分的應屆學生那樣,我報考的是本系另一個相近的專業,那時候還沒想著要換一個方向而徹底轉到計算機上來,只想著自控是我的本行,而且,畢竟是本校本系的,也許更好考一些,可事實上卻因為抱同樣想法的人太多以至于競爭反倒更加激烈了。
      那段時間,我的學習相對于前幾學期空前刻苦起來,但跟有些“機器”比起來可就差遠了,我每天晚上學習不過11點,可他們一般不到凌晨一、兩點是不下火線的;我一日三餐中規中矩,而他們往往面包開水充饑就能打發了。我跟他們沒法比,也不想跟他們比,不同的學習方式而已,不過,從后來的結果來看,他們的成功率自然是最高的,天道酬勤,也難怪。
      大三那年,暑假沒結束我就回了學校,說是提前準備(那時候競爭沒有現在這麼激烈,暑假著手復習好象已經是挺貪早的了),實際上真正認真起來還是開學以后了。大四上學期課程不重,可老師們象是盯賊似的盯著大家,系里還專門做了規定:誰如果借口復習而曠課或者最終學期考試不過就要被取消考研資格,弄得考友們心里直發毛。
      一切都規規矩矩的進行著,直到10月份報了名,我才真正算是投入進去了,別的也不管了,能應付的就應付,全心進行考研復習。等到學期考試結束,我才發現,其實老師們只不過是嚇唬嚇唬大家而已,各門課的考試都很簡單,由不得我心里直后悔:太老實了,本來可以爭取更多時間在考研上的。
      整個復習的那幾個月里,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每每跟考友交流的時候,心里都有莫名的優越感,一切都等著進入考場的那一天。
      終于,我象是等待加冕似的走進了考場,這是一場從未體驗過的全新的戰斗,我的自信我的躊躇滿志都使得我只知道成功,而根本沒想到會失敗,可最終的結果,我慘敗而歸。
      前兩天的基礎課沒有太多感覺,沒有覺得好也不覺得太壞,數電與模電這門專業課感覺很好,可最后一天,恰恰是我最熟悉也是我自認為最沒問題的自控,放倒了我,其實答卷的時候,雖然覺得很異樣很吃力,可估摸著也應該是個及格的水平,但造物弄人,最終的結果證明了我的僥幸心理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此后是最忐忑也最僥幸的期盼和等待,而等來的,是如此無情的答案:數學74,英語56,政治68,數電模電80,自控36!!!總分314。
      我那可憐又可恨的自控呀!難以理喻,我能考出這樣離奇的分數!
      事后我找到系里,幻想是不是閱卷老師一時眼花改錯了,要不就是丟了張答卷什麼的,反正怎麼也不相信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慘狀。負責老師一口就回絕了我查卷的請求,說是沒有先例,我只能徹底的歇著了,看著身邊許多同學意氣風發成功的樣子,我實在是慚愧難當。
      不過這次失敗對我來說打擊并不大,頂多就是陣痛之后長久的遺憾而已,而且,自信的我依然相信,這只是一時失誤,并非能力不及,我還會卷土重來的,直到畢業要走了,要回到西安了,跟已經留京并為我送行的朋友們留下的還是那句略顯悲壯而又堅定莊重的話:等著我,我一定會考回北京的。
      可是,我對北京四年的感情,似乎就因為畢業時沒有最終留下來、沒有順利的考上研究生而漸漸的淡了,雖然我曾經一直都想著要考回去,跟北京的朋友們匯聚一處,可終于還是放棄了,我知道,從離開北京的那一瞬間,我就開始要獨立的探詢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那種對前路充滿希望而又惶恐茫然的心境,只有四年前剛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才有過,而這次,更現實,也更深刻了。
      后來,在我無數次自省其身的時候,我都感覺到,第一次考研失敗,與其說是一種遺憾,不如說是我的幸運!從考研動機上來講,不是出于對慘淡的就業形勢的逃避,也不是認準了一個自己喜愛的方向想繼續深造提高,更多的,是一種沖動,一種表現自己而又順應整個周圍環境的沖動,想想看,大家都考研,如果你例外的話,顯得多麼的格格不入。
      所以,我很幸運,在我還很茫然,還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時候,沒有隨大流似的繼續我并不真正喜歡的學業,使我可以在更長的一段時間里,在復雜而又現實的社會舞臺上錘煉自己,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也讓我更沉穩更快速的成熟了起來。這樣一想,那次失敗的遺憾也就化做過眼云煙,飄蕩的只留下些許回憶而已。
      不過,真要從戰術角度來理性的分析一下,這次考研,的確是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回味的。
      主觀上來講,大意和疏忽是我最大的失誤。按理說,考本系的,專業課應該是強項才對,可正是因為自己盲目自信,沒有多方搜集信息材料,才落得如此下場。自控考完后,我才聽本系自控專業的同學講,其實好幾道考題都是他們專業老師自編教材上的,有的居然就是他們課堂留的練習題!我用的是招生簡章上指定的參考教材,可沒想到專業老師是根據自己的教材出題的,我整個成了熊瞎子。如果之前多問問,向自控專業的同學多打聽打聽,我不至于這樣慘的。
      客觀上,來自遠方家中的壓力對我是不小的打擊。我的家庭是無窮矛盾的集合體,從小到大,我承受了許多別人未曾體味的東西,之所以考到北京,也是因為自小心中那份遠離家庭遠離這個環境的堅定決心。讓我痛苦的是,在我復習最緊張的最后兩個月里,家里發生的一些事情就象洪水猛獸似的沖擊著我,有時候簡直是恍恍惚惚的不知所措。好在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歷練出來了,能堅定的挺到最終考試,我就覺得已經是一種勝利了。
      某種意義上講,從一開始,我就注定了是要失敗的,只是自己始終不甘心而已。
      總之,我從一場失敗的戰斗中走了出來,又稀里糊涂的走完大學生涯的最后一段時光,1995年7月,我回到了西安,向單位報到后,便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步入嘈雜的社會了。
     
     
    第三章 西安
      大概四年的北京生活多少讓人形成了些依戀情結,象許許多多在北京上學的懵懂青年那樣,快畢業了,我也趕趟兒似的想著留在北京,沒有留京指標,也沒有什麼硬關系,最主要的,也許是根本就沒有太高的熱情,所以奔波了好一陣子,最終,我還是回了西安,落腳于航天部下屬的一個研究所,我的學生時代,似乎就這樣結束了。
      單位地處西安南郊,四面環繞的是農家菜地,沒有太多嘈雜,沒有污濁混亂的空氣,就象一個幽靜恬淡的孤島一樣。這里綠化很好,蒼松翠柏的,若不是那些太過平常的建筑,倒還真是個適合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而所有這里的生活,被恬淡的環境庇護著,平緩而又循規蹈矩的進行著。
      單位不大,在職的有1200多人,主要是搞衛星通訊的。因為我是從自控系出來的,所以被分到了飼服控制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室,可實際上,從我來一直到離開這兒的三年時間里,我的工作跟自控一點邊都沒沾過,而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得以徹底的“背叛”自己的專業,并且徹底的轉向了計算機。
      研究室才成立不久,由于所里整個的大氣候,跟其他更專業化的老資格部門比起來,我們部門真的很不起眼,屬于“旁門左道”一類的。室里幾乎都是年輕人,除了三、兩個有經驗的老師傅,其他都是3 0以下的年紀。主任是所里自己培養的研究生,很年輕有為的樣子,人挺好,跟大家相處一點做派也沒有。
      室里的氣氛很好,感覺一切都是嶄新豁亮的。
      剛進來時跟所里簽了5年的合同,自己也沒什麼概念,讓簽就簽唄,象是例行手續一樣,只是特別的留心了一下有關考研的政策,所里規定,工作滿兩年后允許考研,只這一次機會,于是我就算計著可以參加9 7年的研考了,當然,目標就是北京。
      跟我一起分到室里的還有一個,叫小鄭,是西工大的,他也打算考研,有了共同的目標,我們似乎更多了些默契。
      日子依然很平靜的過著,要不是每個月能拿到幾百塊錢的工資(一年見習期滿后可以拿到一千多一點),要不是每天頗有規律的上班下班,要不是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泡在計算機上,要不是時常還能出出差,要不是偶爾有熱心的阿姨們大姐們關心著我的個人問題,一切都象還在校園那樣,怡然自得,不起波瀾。
      工作任務并不重,一年里也就那麼兩三個月忙得需要加班,其他時間只是坐坐辦公室而已。所里什麼好象都有,在這個偏僻的地方自成了個小社會。工作區和生活區只隔著一道柵欄門,上班了,門衛開門,大家伙熙熙攘攘的進去,下班了,門衛又開門,大家又都熙熙攘攘的出來。每天一到下午飯后,不大的生活區里滿是抱著小孩散步的年輕夫婦們,或者是那些領著孫子孫女出來找樂的老師傅們。
      所里有個子校,子校里有個不大不小的足球場,我三年中最快樂的業余生活,就是在這個足球場度過的。幾乎每天一下班,我們一大幫小單身就擁到那兒踢球,直到天黑了才作罷,我現在五大三粗的身體,多半就是這麼練成的。
      因為封閉,周圍沒什麼好玩的,所以只要有個什麼活動,大家參與的熱情都很高,因為大家都熱情,所以單位每年都組織自己的足球賽、籃球賽、羽毛球賽、歌唱比賽等等活動,而且都搞的風風火火蠻象回事的。
      我自然是許多活動的生力軍了。平時工作,象上學時那樣,從沒有顯山露水的地方,都是領導指到哪我打到哪,只有參加足球賽的時候,我才真正能感覺到自己的活力和價值,其實,正是在球場上,我才更多的認識到,自身所充溢的飽滿頑強的意志是多麼的難得。更讓我高興的是,在所里舉辦的連續兩界歌唱比賽上,我都驕傲的拿了第一!贏得觀眾傾心的,恰是我的從容、投入和自信!我已經不是那個做什麼事情都萎手萎腳的家伙了!直到我要離開了,大家伙還半是認真半是玩笑的說:“再也聽不到你的歌了,多可惜呀”。
      就這樣平靜的過了一年多,96年的下半年,我和小鄭約定了要一起復習,準備考研。那時候只是覺著該圓自己的這個夢了,而且,太平靜的生活讓我愈發覺得平庸,我想有個改變,去接受些全新的東西,盡管我還是信守著所謂自己的專業,并沒有打算改行。
      九月份開始準備的,打算考同屬航天部的北京的一個研究所,那里有我一個同學在讀研,他給我寄來了專業課本和考題,給我講如何如何容易,就等著我一蹴而就了。
      可最終,我放棄了。
      那是十月份,我和小鄭去北京出差,就住在同學那里。他帶著我在所里四處轉了轉,到人教處了解了一下情況,正是這短短的兩三天工夫,我徹底的改變了主意,決定不考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微妙,當我忽然發現自己將要去追求去迎接的,跟自己兩年來已經熟悉了的是那麼的相似,一樣的環境,一樣的工作,一樣的人,一樣不變的富有規律的平靜的生活,我的心一下子涼了,難道我所追求的夢就是這樣的嗎?考研為了什麼?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完成一件讓別人刮目讓自己得意的事情嗎?
      只是轉眼間的一種失落一種猶豫就改變了一切。
    事后,我搪塞著大家的關心,只是說自己感覺時間太短怕準備不充分所以再等一年。其實我心里,著實失落了一陣子。
      小鄭依然努力的復習著,對于我的“臨陣脫逃”他也能理解,只是覺得少了個同患難的伴兒。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終于考到了本校本專業,臨行前室里給他的歡送會上,我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是對自己的遺憾?還是別的什麼?說不清楚。
      但是我考研的決心并沒有泯滅,反倒是因為這次變故更多了些深沉豐富的內容,我需要認真的考慮考慮,考研,對我來說,更大的意義是什麼?我應該怎樣正確的去面對呢?
      這時候,一件新鮮發生的事情幾乎決定了我整個后來所走的道路。97年剛開始,單位借無線傳輸通過交大校園網接入了Internet,我們室因為專搞計算機應用,理所當然的成為所里最早可以上網的部門之一,那時侯,整個西安還沒有多少類似單位有這樣的舉措,雖然我們的研究所始終也沒有因為早早的趕了這個時髦而轉變什麼,但對于我來說,三年來我最應該慶幸也最感覺到單位可愛的,就是它給我提供了一個促使我成功轉型的絕好的機會- ---給我激情讓我興奮的互聯網!
      我把幾乎所有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網絡的時候,正是小鄭潛心復習最后沖刺的關頭。其實早在96年下半年,我就已經開始關注互聯網,從最基本的網頁制作開始學起,憑著一股子新鮮勁,倒也學了不少東西。直到可以正式上網了,我仿佛一下子找到可以傾瀉自己豪情的地方,從Win31平臺下的Hotdog,到homesite1.0,我拿著這些樸實無華的土槍土炮,打造起了自己的第一個網上小屋。那時候國內的個人網站還比較少,能存放個人網站的地方更是鳳毛麟角,我只記得湛江是最早的一個,國外當然是Geocity了。就是這麼一種從來都沒有過的熱情,牽引著我去學習更多更深入的東西,我終于清楚的看到,從今往后,網絡將是我最鐘情的發展方向。
      后來時常在想,那時候對網絡的愛好,似乎始終停留在一種純粹的感性認識里頭,畢竟單位主要是搞微波通訊的,我整天泡在網上,搗鼓那些看似與工作無關的東西,就算領導不說,時間長了,連自己都覺得是在不務正業。其實如果更大膽些的話,完全有機會早早的做一番事業的。記得網易剛成立的時候,我只知道它是另一個可以提供免費空間的小地方,甚至還有一點點不屑,可絕沒有想到它后來發展的那麼厲害!
      就這樣一邊投入到網絡上,一邊還是留了些心思在考研上,可以更明確的就是:我一定要離開這里,離開這個只能讓人學會平庸學會隨波逐流的地方。考研可以讓我實現這個愿望,可以讓一切改變,可以給我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讓我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終于下定了決心,這次,我選擇了西安交大。
    posted on 2008-09-11 21:41 ziyoo 閱讀(101)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博客園   IT新聞   Chat2DB   C++博客   博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大胆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爱情岛论坛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拍2021|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毛片高清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 eeuss免费影院|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