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團隊開始實施一個新項目。這個項目有著中國IT行業的三個共同特點:需求繁、工期緊、資源缺。
雖然從目前情況來看,它還有希望不會淪為“死亡項目”,但如果實施過程中不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結局
就很難預料了。
雖然有著諸多不利因素,但是我們團隊也還有一些有利因素,也許可以主宰項目的命運:
1)開明的領導。俺們的各級領導都算通情達理,不會做那種拍腦袋下結論、趕鴨子上架的事情;
2)詳盡和準確的需求調研。前期的很多準備工作不是白作的,最后出來的需求調研文檔基本反映了用戶的最終
需求;
3)迭代的設計評審制度。大量時間花在編碼前的設計上是值得的,原因我就不多說了,凡是學過PM的都清楚;
4)陸續加入的資源。(這一點很有可能從優勢變為劣勢,因為誰都知道項目中途加入新人只會影響進度)
在項目的初期,作為一個普通員工,在這種情況下最應該做什么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樣事情是做好個人計劃。
不是從項目管理出發的那種整體計劃,而是針對自己的任務(功能點)出發的個人計劃--WBS清單:
項目經理制訂的項目計劃通常都比較粗線條,并沒有具體到一個個的功能點,只是給出了哪個模塊由誰負責、在
哪個期限之前完成。如果你不去自己細化它,而是抱著一種做了多少是多少的態度來實施這個計劃,那么可能有
兩個問題出現:
1)你負責的模塊對于整個項目來說是個不可見的“黑盒子”,沒人知道它到底完成到什么程度、完成得怎么樣、
存在什么問題。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進度情況,領導就更不知道了,說不定就會出現拍腦袋的事情出現;
2)萬一由于資源、時間或者技術難關的原因無法按時完成任務,那你就成了整個項目進度拖延的罪魁禍首--
領導會問你:既然有問題,為什么不早提出來?為什么要等到項目工期近了才提出來?
為了避免成為罪人,就要做一個聰明的項目參與者。首先要做的是制訂一份有關個人的詳細的WBS(Work Breakout
Structure,工作分解結構)清單。把自己的負責的模塊的功能點全部列出來,注明每一項可能需要花費的時間、前提
條件、可能存在風險等。其目的無非是使得自己的工作足夠透明、使得自己的工作時刻處于可控狀態。
制訂完WBS清單之后,當然是把它呈現給項目經理看,通常這個時候你的臺詞應該是:“hello,經理,這是我的詳
細計劃。根據我的評估,你分派給我的任務,是無法在項目限期內完成的,請你給我多分派人手、或者裁剪一下需
求,要不,發我雙薪讓我拼命加班?”
如果在你有WBS為據的前提下,經理還是逼迫你去完成原來規定的任務,我想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項目
失敗之后你的出路啦?
最后是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1)留余地。 制訂計劃一定要正常,不要把自己的一天工作時間安排到12個小時,不要把自己的周末時間全部占用,
不要忽略了陪老婆孩子、打球、生病的時間;
2)計劃與需求密切配合。要知道項目的驗收是看需求的,如果你的計劃能夠與需求上的每一個用例密切配合,相信
領導會覺得你的WBS清單更可信更科學,而且這樣的計劃實施起來也會很爽的;
3)在出現意外情況時(例如領導要你臨時接點額外任務時),記得拿出你的WBS清單,跟領導講價:“工期給我延
長幾天吧?”? 如果不這樣,你還是一樣會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可憐的失敗的項目參與者,呵呵。
Source:做一個聰明的項目參與者--制訂WBS清單

版權所有 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