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好做Plugin的基礎,今天特地借了本《Contributing to Eclipse》,其實應該是買一本的,這本書這么經典。聽說這本書是從Eclipse的內部構架來講的,對于快速入門Plugin的開發可能不是特別合適,但沒有發現書店有別的關于SWT或Plugin的書,555
好了,開始切入正題,Go Go Go
《Contributing to Eclipse》分為四個循環,第一個循環是第零個循環(hahaha)。
第零個循環介紹了Eclipse的基礎架構,然后通過編寫一個最簡單的HelloWorld Plugin帶我們走進Contributing的大門。
先說說這里列出的比較重要的概念:
Eclipse分為三層:Platform、JDT、PDE。其中PDE是對JDT的擴展,提供了插件開發支持。
Platform又分為兩層:Core(Workspace、Runtime)、UI(Workbench、JFace、SWT)。
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Runtime --- 定義了插件的基礎設施。啟動時發現所有可用插件并管理插件的加載。
Workspace --- 管理一個或多個頂級項目。
SWT(Standard Widget Toolkit)--- 提供圖形顯示功能,定義了一組標準窗體組件。
JFace --- 建立在SWT上的一組比較小的UI框架,提供對常用UI任務的支持。
Workbench --- Eclipse的UI聚合體,核心要素是編輯器、視圖(View)和視角(Perspective)。
其中視角(Perspective)定義了各工作臺部件的可視化排列方式。
All Right. That's how you get it.
Go on, be a tiger.
版權所有 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