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容易隨波逐流,迷失自己。到底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到底該如何要求自己呢?下面的三類人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目前,微軟亞洲工程院最需要的三類人才分別是軟件設計工程師(Software Design Engineer)、軟件測試工程師(Software Test Engineer)和軟件項目經理(Program Manager)。
第一類:軟件設計工程師——不僅僅是寫Code
微軟的軟件開發流程與其它軟件公司并無太大不同——需求分析-設計-實現(編程) -測試–發布——但微軟更強調人員的合作和成長。微軟要求軟件設計工程師的基本技能出眾并善于學習,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出類拔萃,還要求他們“具備‘架構’的概念”,能適時用“架構師”的角色去了解整個流程,從而主動發現問題并協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軟件設計的人員不但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還需要了解自己在整個軟件開發流程中起著什么作用,如何與其他同事配合工作,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出來的程序放到整個流程中才可能完美。
第二類:軟件測試工程師——絕對有趣的職位。
“給你一臺冰箱,你將如何測試它?”
這是微軟亞洲工程院招收測試工程師時的一道題目。遵循兩條不同的思路,此問題可以有兩個答案:一是檢驗冰箱的外觀有否破損,門能否打開,冷凍室、冷藏室的實測溫度是否符合標稱,溫控裝置能否正常發揮作用,燈光裝置是否正常……二是為冰箱設定最低溫度并使之持續運行,記錄其所能正常運轉的最長周期,接入電源并在不同電壓下觀察冰箱的穩定情況,切斷電源并檢查冰箱的保鮮時間……只有同時答出這兩個答案的應聘者才能通過這一關的考驗。微軟目前約有7萬多名員工,真正從事產品研究開發工作的大概有2萬余人——其中Program Manager、開發人員、測試人員的資源配比大概是3:5:7。
微軟亞洲工程院需要那種對軟件產品測試工作情有獨鐘,能獨力編制測試計劃與相應工具,并能與產品部門的同事密切配合、高效溝通的軟件測試工程師——“微軟的測試人員面對的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張博士說,他們要求測試工程師能力出眾、富于創新精神,并“總能從‘完美’中找到‘瑕疵’”。此外工程院還需要“有能力測試產品的軟件設計工程師”,他們能透徹地理解微軟產品,并可以完成產品開發、測試兩部分的工作——工程院將這類人才定位為測試軟件設計工程師(Software Design Engineer in Test)。
第三類:Program Manager——情商很重要
有別于其它軟件公司的Project Manager負責制,在微軟的軟件開發過程中,由Program Manager分配資源、控制進度、管理流程。
張院長強調,微軟亞洲工程院的在招收Program Manager時,應聘者不僅要技術過硬,還要有很好的情商,如親和的性格、極強的協調和溝通能力、能迅速把握用戶需求、深諳項目的分析、設計與進程管理,對于新技術和產品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嗅覺并能迅速深入其中。
對于新員工的表現,張院長的喜悅溢于言表:“他們都非常的出色。從一開始的寫程序,到程序的設計,再到整個工程的管理我們為員工制定了完善的‘階梯狀職業規劃’。微軟亞洲工程院更像是一個大課堂,在這里他們同樣可以學到得更多、進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