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收到一位朋友發來的郵件,涉及到個人核心競爭力問題。朋友說,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比較好,具有競爭力??墒乾F在其他同學都具有了核心競爭力,而自己現在的工作“
隨時找個人,很容易就能替換”,因此,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了。
這位朋友大學畢業兩年,同學中有部分人從事軟件開發,而我這位朋友選擇了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目前的職位是一個中型網站的編輯部經理。朋友的同學中有個學Java的,寫了2年程序,就自己開始招生搞培訓班。于是,朋友就開始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問題了。
那么,什么是個人核心競爭力呢?所謂個人核心競爭力,就是指不斷提高自己核心能力的能力。所謂核心能力,是相對其他人而言的,這種能力能很好的實現自己在某方面的價值,且別人不容易模仿。核心競爭力不僅表現在所掌握的技術上,更重要的體現在所具有的獨到思想或見解、對某個領域業務的綜合把握。
說到底,技術是不值錢的,只有業務和市場才能為企業贏利,技術只是實現業務的一個工具而已。因此,一個人要想具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對所在行業、所在企業的業務有深刻的理解,這遠遠不是學一兩門程序設計語言就能搞定的事情。例如,朋友的同學搞Java培訓班,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對IT培訓業務的理解和洞察,而不是其Java程序設計的能力。(即使是Java程序設計能力,只畢業2年的學生,能核心到哪里去呢?如果有10年8年的經驗,還說得過去?。┤绻淙狈ε嘤枠I務的理解,缺乏培訓公司運作的經驗,其生存將是十分艱難的,倒閉就是眼前的事情。
個人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只能說某個人在某個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而不能籠統說甲具有核心競爭力,乙不具有核心競爭力。比如,拿大學教師為例,中文系的老師中會出名教授(具有核心競爭力),數學系的老師中也會出名教授(也具有核心競爭力)。但是,如果把中文系的名教授分配到數學系去上數學課,他就沒有競爭力了。
我認為,對于軟件開發人員而言,掌握一門程序設計語言并非是核心競爭力,而只是入門的一個工具而已,能夠利用這個工具熟悉某個行業的業務流程和運作方式,能夠嫻熟地利用這個工具為某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這才是核心競爭力;對于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員而言,能夠把網絡流量變成現金流量,能夠把網絡平臺與單位業務結合起來,能夠洞察互聯網的發展方向,這才是核心競爭力;對于管理人員,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提高整個團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使團隊緊密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向團隊目標努力奮進,這才是核心競爭力。
因此,就個人核心競爭力而言,行業不分好壞,職業不分好壞,工作不分好壞。只要你是有心人,在本職工作中潛心工作,努力摸索。這樣,你收獲的將不僅僅是每個月的工資,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你的能力將不斷提高,對業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將不斷加強,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總結于一點,將自己的技能無論采用什么辦法一定要達到和市場直接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