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法1:以Eclipse為啟動點,將appserver做為一個應用啟動。

做法:
在Launcher 當中啟動Eclipse Platform。此處的ClassLoader 為系統的loader。
Eclipse Platform 會查找到Core Application,并且將其啟動。
在Core Application 當中,ClassLoader 為 Eclipse 的 ClassLoader。
在Core Application 當中,我們啟動Jetty,并處于等待狀態。
當Servlet/JSP被調用時,Jetty 將Servlet/JSP初始化,并執行相應動作。
Servlet 的 ClassLoader 是 Context ClassLoader,符合Servlet 規范的。
曾經碰到的問題:
Core Application采用的是Eclipse ClassLoader,缺省情況下,該ClassLoader 的 parent 為 null。這樣,在Servlet ClassLoader 當中,能夠接觸到System ClassLoader,但是Core Application 不能訪問,它們相互間不可見。
解決辦法:EclipseStarter 有個配置項叫做parent.Classloader,將其設置為app,即可解決該問題。
Servlet ClassLoader按照Servlet 2.3的規范,首先由Context ClassLoader去查找,如果找不到,再交由parent 去load。而當時我在webapp/WEB-INF/lib目錄下放了一個runtime.jar文件。這樣,runtime.jar當中的類都被Context ClassLoader給裝載進來了,而對于EclipseStarter當中裝載的runtime.jar中的類互相不可見,從而也出現問題。
解決辦法:把lib目錄下的runtime.jar刪除就好了。
由于所有的與eclipse有關的內容,只能由Core Application 的ClassLoader才能裝載,因而相互間是可見的。從而達到了利用eclipse核心的目的。
做法2:以app server 為啟動點,以eclipse 核心為web app的核心:

和做法1一樣,重點是將Core Application的ClassLoader設置為System的loader,這樣,在其他的地方(例如Servlet當中)也同樣可見了。
很重要:runtime.jar和osgi.jar一定要放在jetty的啟動路徑當中。這樣才會用System的loader 首先找到這兩個jar文件,從而保證大家都在這個基礎上來互相看到。
做法3:以Eclipse為啟動點,將appserver做為一個應用啟動,appserver以dispatcher身份出現。
這個做法和做法1一致。區別在于,appserver 本身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做為一個 dispatcher 出現。它提供一個 extension point,其他插件擴展該 extension,相當于注冊 servlet,以及mapping。當有http request 時,dispatcher根據 servlet 的注冊和mapping,自動的分發給對應的servlet。此時,各個servlet的 class loader 還是 eclipse classloader,而 servlet 的 context classloader 在這種模式當中只是曇花一現,做了一個 dispatcher 之后,就將工作移交給了定義serlvet 的插件的那個 eclipse classloader。
這樣,servlet 是可擴展的,再也不依賴于 web.xml了。
主站:
http://blogsite.3322.org/jsp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