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到jboss seam 的 組件驅動的事件,感覺真是太棒了。從它的中文手冊中摘抄如下:
Seam組件可以通過方法間簡單的調用相互影響。狀態組件甚至實現 Observer/Observable 模式。 但在組件直接調用彼此方法的時候,為了使組件在一個比可能存在的更加松耦合的方式下相互作用,Seam提供了 組件驅動事件。
我們在 components.xml 里指定了事件監聽器(觀察者)。
<components>
<event type="hello">
<action execute="#{helloListener.sayHelloBack}"/>
<action execute="#{logger.logHello}"/>
</event>
</components>
在這里,event type 是任意的字符串。
事件發生時,該事件已經注冊過的動作將按照它們在 components.xml 中出現的順序被依次調用。 組件如何發起事件?Seam為此提供了一個內置的組件。
@Name("helloWorld")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void sayHello()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World!");
Events.instance().raiseEvent("hello");
}
}
或者你可以使用注解。
@Name("helloWorld")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RaiseEvent("hello")
public void sayHello()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World!");
}
}
注意這個事件產生器沒有依賴任何事件消費者。事件監聽器現在可以完全不依賴于產生器而實現:
@Name("helloListener")
public class HelloListener {
public void sayHelloBack()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to you too!");
}
}
上述在 components.xml中定義的方法綁定關心把事件映射到消費者去。 如果你不喜歡 components.xml 文件中的那一套,可以用注解來替代:
@Name("helloListener")
public class HelloListener {
@Observer("hello")
public void sayHelloBack()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to you too!");
}
}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么在這個討論中沒有提到關于任何事件對象的東西。 在Seam中,對事件對象而言,不需要在事件生產者和監聽器之間傳播狀態。 狀態保留在Seam上下文中,在組件之間共享。然而,如果你真想傳遞事件對象,你可以:
@Name("helloWorld")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ayHello()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World, my name is #0.", name);
Events.instance().raiseEvent("hello", name);
}
}
@Name("helloListener")
public class HelloListener {
@Observer("hello")
public void sayHelloBack(String name) {
FacesMessages.instance().add("Hello #0!", na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