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4日
摘要: Oracle中日期時間的操作比較和加減-入門基礎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1-11-11 15:34 Werther 閱讀(127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某些網站的文章標題由于過長而只顯示一部分,另一部分用省略號來表示,這是為了防止標題過長而導致頁面排版不好看。那么這個文章標題省略號是如何實現的呢?目前常見的方法是通過動態語言程序來控制,判斷標題的長度,然后截取部分來顯示,其余的用省略號顯示,這樣往往在英文和中文的長度上難以判斷。今天在網上看到可以用CSS來實現,效果還不錯,拿來分享。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1-01-17 11:13 Werther 閱讀(2316)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摘要: init是Linux系統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謂的init進程,它是一個由內核啟動的用戶級進程。
內核自行啟動(已經被載入內存,開始運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和數據結構等)之后,就通過啟動一個用戶級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導進程。所以,init始終是第一個進程(其進程編號始終為1)。
內核會在過去曾使用過init的幾個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確位置(對Linux系統來說)是/sbin/init。如果內核找不到init,它就會試著運行/bin/sh,如果運行失敗,系統的啟動也會失敗。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12-01 22:39 Werther 閱讀(118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程序員編寫程序的過程中,每個程序都會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這就需要程序員很好的管理代碼,在需要的時間可以取出需要的版本,并且每個版本都有一個完整的說明。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11-08 10:39 Werther 閱讀(76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Xmx Java Heap最大值,默認值為物理內存的1/4,最佳設值應該視物理內存大小及計算機內其他內存開銷而定;
-Xms Java Heap初始值,Server端JVM最好將-Xms和-Xmx設為相同值,開發測試機JVM可以保留默認值;
-Xmn Java Heap Young區大小,不熟悉最好保留默認值;
-Xss 每個線程的Stack大小,不熟悉最好保留默認值;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8-17 10:08 Werther 閱讀(687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Java程序中也可能會發生內存泄露的問題,但是Java中引入了垃圾回收機制。這里所說的垃圾就是那些泄露的內存。
在Java語言中,沒有引用句柄指向的類對象最容易成為垃圾。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7-06 16:27 Werther 閱讀(1268)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通過使用一些輔助性工具來找到程序中的瓶頸,然后就可以對瓶頸部分的代碼進行優化。一般有兩種方案:即優化代碼或更改設計方法。我們一般會選擇后者,因為不去調用以下代碼要比調用一些優化的代碼更能提高程序的性能。而一個設計良好的程序能夠精簡代碼,從而提高性能。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7-06 16:12 Werther 閱讀(2499) |
評論 (4) |
編輯 收藏
摘要: JAVA已經成為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技術平臺,對于開發人員而言,要想更好的掌握JAVA技術,深入理解底層的技術處理細節必不可少。對核心概念和思想的掌握可以幫助我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助于提升我們對整個Java平臺的理解力。這里所介紹的是Java技術平臺的幾個核心概念,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有助于我們更深刻的理解Java技術。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6-30 12:59 Werther 閱讀(81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這是一些分析jQuery框架的文字
針對jQuery 1.3.2版本
面向的讀者應具備以下要求
1.非常熟悉HTML
2.非常熟悉javascript語法知識
3.熟悉javascript面向對象方面的知識
4.熟練使用jQuery框架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5-05 22:50 Werther 閱讀(3244) |
評論 (7) |
編輯 收藏
摘要: set --其中的值不允許重復,無序的數據結構
list --其中的值允許重復,因為其為有序的數據結構
map--成對的數據結構,健值必須具有唯一性(鍵不能同,否則值替換)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3-17 11:01 Werther 閱讀(77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由于Struts框架在全球的廣泛使用,學習它的人也非常之多,但是大部分人花費了太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導致學習代價高昂,成效也不是很好。我這里根據多年學習經驗的總結,精心設計了一套學習Struts框架的曲線,讓大伙學習Struts框架既快且準,節省大伙寶貴的時間,一定會對各位學習者大有幫助。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2-24 14:30 Werther 閱讀(2349) |
評論 (2) |
編輯 收藏
摘要: 一、Struts2 的簡介
1. 雖然 struts2 號稱是一個全新的框架,但是這僅僅是相對于 struts1 而言的.
2. Struts2 和 struts1 相比,確實有很多革命性的改進,但是并不是新發布的新框架
3. 是另一個框架 WebWork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4. Struts2 沒有繼承 struts1 的血統,而是繼承 webWork 的血統.
5. struts2是 WebWork 的升級,而不是一個全新的框架,穩定性和性能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保證
6. 而且吸收了 struts1 和 WebWork 兩者的優勢,因此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框架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2-22 09:20 Werther 閱讀(66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一個軟件項目從開始到結束,由于資源、人員、管理、方法學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往往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問題,如需求不明確、項目管理失敗、溝通問題等等,今天無意中看到老外寫的關于這方面的一篇文章,總結的比較全面,翻譯過來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做了點補充和修改,存檔以備時常可以告誡一下自己。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2-06 14:01 Werther 閱讀(54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輕松搞定 ExtJS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801086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2-06 13:14 Werther 閱讀(77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鍵盤上每個鍵作用
F1幫助
F2改名
F3搜索
F4地址
F5刷新
F6切換
F10菜單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2-03 12:52 Werther 閱讀(55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我們需要先到http://www.sysdeo.com/eclipse/tomcatPlugin.html去下載Tomcat插件,tomcatPluginV3.zip解壓后將文件夾com.sysdeo.eclipse.tomcat_3.0.0拷貝到Eclipse的plugins目錄下。之后再啟動Eclipse ,在IDE中選擇“Window”菜單的“Customize Perspective…”,展開彈出窗口的Other結點(或Commands結點,eclipse 3.2),可以看到下面有Tomcat選項,打上鉤按“OK”關閉窗口。做完了這一步,在IDE的工具欄就會有變化,是不是興奮地看到了可愛的Tomcat小貓圖標呢!不過別急著去按小貓按鈕,還需要到“Window”菜單的“preferences”去做些設置,正確選擇你所安裝的Tomcat版本,指定Tomcat主目錄和Tomcat的server.xml配置文件,然后展開Tomcat,選下面的JVM Setting,選擇JRE為“Detected VM”(在eclipse 3.2版中可不設置,但要把TOMCAT不以DEBU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28 20:15 Werther 閱讀(9660)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摘要: 如果我們需要實現一個配置管理的功能,那么為每個配置項目增加一個字段既復雜也不利于擴展,所以我們通常使用一個字符串來保存配置項目信息,這里介紹如何使用json的字符串解析來達到剛才說的目的。引入Json需要的類庫: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20 17:59 Werther 閱讀(322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基于prototype庫實現,除了常見的各種樹功能(展開,收縮,添加/刪除/編輯節點)以外,它還提供了很多強大的特性:
1. 支持拖拉 (drag/drop)
2. 支持ajax/json
3. 支持checkbox,并且有3態(全選,不選,部分選擇)
4. 支持各種鼠標和鍵盤事件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8 20:13 Werther 閱讀(1953)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
摘要: 今天下載了一個新的eclipse-jee-galileo-SR1-win32.zip,解壓后發現無法啟動,不知道為什么,提示錯誤: JVM terminated. Exit code=-1....。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8 09:52 Werther 閱讀(43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Google的使用技巧!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4 09:33 Werther 閱讀(682) |
評論 (4) |
編輯 收藏
摘要: 在這個世界上,有數百萬的人熱衷于軟件開發,他們有很多名字,如:軟件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程序員(Programmer),編碼人(Coder),開發人員(Developer)。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些人也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編碼人員,他們會非常熟悉如何用計算機語言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你還可以需要有幾件事你需要注意,如果你能讓下面十個條目成為你的習慣,那么你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優秀程序員。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3 12:56 Werther 閱讀(33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當我們編寫完代碼,做完單元測試等各種測試后就提交正式運行,只能由運行的系統來檢測我們代碼是否有問題了,代碼中隱藏的錯誤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被發現后,然后再來進行相應的修改,那么后期修改的代價就相當高了。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1 08:55 Werther 閱讀(213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以下操作基于: 進入control panel(控制面板),切換到經典模式,啟動Regional and Language Options(區域與語言選項)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11 08:23 Werther 閱讀(54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ntsd 是一條dos命令,功能是用于結束一些常規下結束不了的死進程。
用法為打開cmd 后輸入以下命令就可以結束進程:
方法一:利用進程的PID結束進程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07 17:04 Werther 閱讀(66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最基本的彈出窗口代碼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07 12:53 Werther 閱讀(36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JS自帶函數
閱讀全文
posted @
2010-01-05 17:26 Werther 閱讀(32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前一段第一次配置DWR,按照一些說明文檔配置,結果總是有問題,最后我用這種簡單的方法搞定了,同大家分享一下,讓第一次配置DWR的朋友再也不會像我這樣痛苦。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9-12-30 09:44 Werther 閱讀(1495)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摘要: 今天解決了一個關于排序的很奇怪的問題,在數據里面定義的是varchar類型,實際存放的是Int類型的數據,按一下查詢語句進行排序: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9-12-25 10:46 Werther 閱讀(2795)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摘要: Workbook類提供的方法,API提供了兩種方式來處理可寫入的輸出流,一種是直接生成本地文件,如果文件名不帶全路徑的話,缺省的文件會定位在當前目錄,如果文件名帶有全路徑的話,則生成的Excel文件則會定位在相應的目錄;另外一種是將Excel對象直接寫入到輸出流,例如:用戶通過瀏覽器來訪問Web服務器,如果HTTP頭設置正確的話,瀏覽器自動調用客戶端的Excel應用程序,來顯示動態生成的Excel電子表格。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9-12-17 18:14 Werther 閱讀(1669)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摘要: UUID含義是通用唯一識別碼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這 是一個軟件建構的標準,也是被開源軟件基金會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OSF) 的組織在分布式計算環境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DCE) 領域的一部份。UUID 的目的,是讓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識資訊,而不需要透過中央控制端來做辨識資訊的指定。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不與其它人沖突的 UUID。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需考慮數據庫建立時的名稱重復問題。目前最廣泛應用的 UUID,即是微軟的 Microsoft's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s (GUIDs),而其他重要的應用,則有 Linux ext2/ext3 檔案系統、LUKS 加密分割區、GNOME、KDE、Mac OS X 等等。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9-12-14 17:19 Werther 閱讀(3072)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