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的結構圖可以看出,Hashtable的實質就是一個數組+鏈表。圖中的Entry就是鏈表的實現,Entry的結構中包含了對自己的另一個實例的引用next,用以指向另外一個Entry。而圖中標有數字的部分是一個Entry數組,數字就是這個Entry數組的index。那么往Hashtable增加鍵值對的時候,index會根據鍵的hashcode、Entry數組的長度共同決定,從而決定鍵值對存放在Entry數組的哪個位置。從這種意義來說,當鍵一定,Entry數組的長度一定的情況下,所得到的index肯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插入順序應該不會影響輸出的順序才對。然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沒有考慮,就是計算index出現相同值的情況。譬如代碼中 "sichuan" 和 "anhui",所得到的index是相同的,在這個時候,Entry的鏈表功能就發揮作用了:put方法通過Entry的next屬性獲得對另外一個Entry的引用,然后將后來者放入其中。根據debug得出的結果,"sichuan", "anhui"的index同為2,"hunan"的index為6,"beijing"的index為1,在輸出的時候,會以index遞減的方式獲得鍵值對。很明顯,會改變的輸出順序只有"sichuan"和"anhui"了,也就是說輸出只有兩種可能:"hunan" - "sichuan" - "anhui" - "beijing"和"hunan" - "anhui" - "sichuan" - "beijing"。以下是運行了示例代碼之后,Hashtable的結果:
以上的討論基于Java展開的,在C#中的Hashtable實現會有所不同,但是我相信兩者的設計應該是差不多的。感謝葉漂和quitgame,給了我思考的機會,也讓我感到了基礎知識的匱乏,看來是要補補基礎知識了。 [補充]:在Hashtable的實現代碼中,有一個名為rehash的方法用于擴充Hashtable的容量。很明顯,當rehash方法被調用以后,每一個鍵值對相應的index也會改變,也就等于將鍵值對重新排序了。這也是往不同容量的Hashtable放入相同的鍵值對會輸出不同的鍵值對序列的原因。在Java中,觸發rehash方法的條件很簡單:hahtable中的鍵值對超過某一閥值。默認情況下,該閥值等于hashtable中Entry數組的長度×0.75
posted on 2008-02-19 11:07 曉宇 閱讀(1663) 評論(0) 編輯 收藏
Powered by: BlogJava Copyright © 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