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藝術是一門自我意識的藝術。要學會這門藝術,首先就得感覺到自我的存在。
那么,我們如何在這紛繁雜亂的世界里獲得自我的寧靜呢?答案只有一個,即自己必須渴望寧靜。有了這種渴望,寧靜就會自然到來。有那么一天,你會滿意地發現,“等待”(某人或某事)將成為你一天最大的樂事,這是因為你能有機會獨自在已把“等待”這種苦差事升華成一種泰然自若的時間藝術。而這時,你無須再去尋求寧靜,它會不催自來,而且隨時隨地與你同在。
保持自我寧靜,可使我們與周圍的人和物的復雜關系變得簡單的多了。集中思想可使我們消除與自己思想毫不相干的念頭,這樣就達到了通常所說的“專注”的境地,思考則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什么樣的人在擁擠嘈雜的人群中,能沉靜在自己的天地里,對其他的事情熟視無睹呢?只有戀人、詩人和藝術家,只有對事業充滿崇高熱情的人,因為他們生活在偉大的目的之中,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思考。拿破侖“集中思考”的技巧高超,他可以從一個問題輕松自如地轉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上去。律師和精神醫生也可以毫不分心地把注意力放在一個又一個請教者身上。毫無疑問,這類人比一般人更接近寧靜沉思的境界,就象圖書管理員比一般人更接近書籍一樣。
我們常聽人說“我思想集中不起來“、“我的記憶力很差”。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所謂思想不能集中,原因不過兩種:其一,某些沉重負擔壓力影響智力活動。其二,情緒變化無常,對注意的事情只有表皮的接觸,一旦想集中精力思考某個問題時,就有一系列不相干的意識前來干擾。如果要消除這種混亂,隨之而來的又是一陣緊張不安。每每碰到這種情況,結果會給人以輕浮、空虛的感覺。而人們往往寧愿被視為輕浮,而不愿遭受思考的“痛苦”。
這便是為什么許多人喜歡干些表面的、事物性的工作,而不愿意潛心思考的原因。據我觀察,當在班上讀一篇有趣的故事時,學生們會表現出明顯的煩躁不安;相反,如果是進行日常單調的,甚至是索然無味的數學解題時,他們竟會心滿意足地坐在那里聚精會神地傾聽并參與。因為他們覺的那些故事有趣足以阻止他們思考別的事,而看上去平淡枯燥的課程卻能使他們自由地充分發揮想象力。
我們能學會集中思想嗎?事實上,任何具有全神貫注能力的男女,十之八九是通過耐心的實踐獲得的。心理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添加印象,又不斷極力消除它,而當有了某種需要或強烈愿望時,才能使某一印象或思想占統治地位。<>
任何興趣都能導致思想集中,因為興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的。如果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就會影響注意力的培養,因為讓缺乏興趣占據了頭腦,就不可能有意識地努力鍛煉自己的注意力了。<><p ">至于腦力勞動,我們發現真正的興趣對集中思想并立即發揮它的作用至關重要。同一個小孩,當他作文時可能心不在焉,無精打采;若是讓他解數學題或擺弄一個電視機零件,他可能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而無枯燥之感。所以思考的藝術是努力去尋找那些毫不費力、無須心煩意亂就可以使思考者得到滿足的東西。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對沒有吸引力、很容易使人分散精力的事情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呢?如果身體不適或疲勞,精神抑郁不振,要集中思想是很難的。另外,睡眠過多或不足,飲食過飽或過饑。運動過量或過少,都會使我們的大腦出現空虛。如果此時完全靜默一會兒,或在敞開的窗前小憩十分鐘,或獨自在樹下散散步,或靜靜地品品茶,無疑這些對比其他活動更有助于調節你的思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