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7-06-27 23:55
小強摩羯座 閱讀(22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好文章
男人總是花心的經濟學解釋
上周自南昌出差上海,途中空閑便拿夏業良先生的《經濟學能做什么》翻閱。鄰鋪一女子,年齡大約二十七八,氣質較好,但形容有些憔悴,正在讀《環球時報》一篇關于臺海局勢的文章。途中,互換閱讀物,開始交談,話題便是臺海局勢。是戰?是和?是統?是獨?我用經濟學的眼光進行了一些分析,女子感到我的分析方法另辟蹊徑,我的結論新穎獨到,于是說:“想不到經濟學如此有趣!不知是否可以解釋情感方面的問題?”旅途勞頓,單調困乏,我一聽有情感故事大餐共享,豈不美哉!連忙說:“應該可以,但結論是否正確還要你自己去評判。”
于是,一場關于情感、戀愛、婚姻的經濟學即興問答拉開序幕。為便于閱讀,我將她的提問逐條編號。
先是女子的自我介紹:“我今年28歲,我和我的男朋友是同班同學,畢業于長春機電學院。幾年前我和他一同來到杭州找工作,我的工作比較理想,在一家電表廠做設計,他的工作不太好,于是我鼓勵他去考研??既『螅夜┝怂?,沒想現在他快畢業了,居然提出要分手。后來,我才搞清楚,他在網上談了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我真的很痛苦,沒想到幾年的情感和心血付諸東流) …”
一、“我想問你,為什么男人總是那么花心!經濟學能解釋這個問題嗎?”
“用經濟學的理論,很容易解釋這個問題,那就是邊際效用遞減。什么是邊際效用遞減呢?就是說一樣東西當你擁有得越多的時候,對你的作用就越些 比方說,你餓了,吃第一個包子特香,第二個很香,第三個還可以,第四個飽了,第五個吃不下,第六個看見都煩!也就是說第六個包子的作用為零甚至為負。邊際效用遞減,是經濟學的公理,是整個微觀經濟學的支柱之一。由于邊際效用遞減,從現在戀愛的角度看,由于你們長時間的親密接觸,你的效用比不上那個網上的女孩(我本想說,你就是那第六個包子,而那個女孩卻是第一個包子,然而,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這也是許多的男人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卻要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經濟學理由。”
二、“既然邊際效用遞減是公理,那么為什么花心的女人卻比較少?我想說的是,為什么很少聽說女人花心而不斷去找男人故事?假定邊際效用遞減成立的話,那么女人也應該不斷地在外面找男人養情夫,可是實際上這樣的故事比較少) 女子顯得有些不太服氣。
“花心的男人應該和花心的女人一樣多,一個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個花心女人。假定花心的男人沒有花心的女人相呼應,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準確地說,應該是結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較少!但這并不等于說,邊際效用遞減在結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結了婚的女人在內心深處未必沒有喜歡更英俊更年輕更富有男性的念頭?只是一般她們不會采取采花行動,這里的道理可以用經濟學的成本收益方法來分析。”
“成本收益方法?像會計一樣計算產成品的利潤率?”女子有些疑惑。
“在經濟學的假設中,人都是理性的,人們采取一項行動都要在心里盤算值不值。假如說收益大于成本,這樣的才值得考慮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無論如何不會去做的!從我們的日常觀察中可以看到,已婚男人花心,相對于已婚女人其成本是比較低廉的,最多是花幾個小錢,很少有妻子因為丈夫花心而堅決要離婚的,外界甚至還會羨慕他的艷遇與能干。就算是要離婚,男人也許正好順水推舟,說不定找個更年輕漂亮的!假定已婚女子有紅杏出墻打算,心中必定會做一番權衡:這樣做值不值?一般來說,已婚女子花心一旦被發現,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對大部分男人(包括很花心的男人)來說,戴綠帽子是無論如何不能忍受的,離婚是必然的選擇;而離婚女子在現在的世俗眼里,名聲肯定又是不好的;要想再找對象,也很難再找到與自己年齡相仿男人,一般只能找比自己大得多的男人,這在心理上又很難接受;如果是經濟不獨立的女子,離婚后的生活又缺少了經濟來源;還有對子女的牽掛,又使女人多了一分負擔。正是因為已婚女子紅杏出墻的成本遠大于收益,所以盡管有邊際效用遞減的公理存在,但她們仍然會做出堅決不紅杏出墻的理性選擇。有一種現象可以反襯我解釋的合理性,你看,花心的男人一般找的二奶、情人大都是遠離家鄉的未婚女孩子。”
三、女子神情憤怒:“可是他也太不講道德了!畢業之前他吃我的用我的,現在快畢業了卻和我分手,是不是也太市儈了?他要是三年前提出分手,我并沒有這么難過,現在我是人財兩空)
“經濟學一般并不研究道德,因為道德要求的是多為他人著想,而經濟學理論的前提卻強調人都是自利的。假定一個人要散盡錢財,甘愿貧困潦倒,流落街頭,這用經濟學是沒法解釋的,也許倫理學、心理學或者哲學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不過,經濟學可以解釋他為什么三年前不提出分手,臨近畢業卻堅決要分手)
女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讓我接著說。
“經濟學認為,人在約束條件下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學時期與你談戀愛,那個時候生活基本無憂,追求激情就是戀愛利益的最大化;三年讀研之中,你們之間激情已經沒有了,但是此時他心中的最大利益是為了獲取文憑以便日后能找個好工作,此時,如果和你一刀兩斷,經濟來源就沒有了,請問他怎么能把書讀完?現在他臨近畢業開始實習了,他對自己的前途已經充滿了信心,更不象當初那樣急迫地等著錢用,于是,年青漂亮而充滿激情又成了他戀愛利益的最大化。”
四、“……我當初只是想,如果他能讀個研究生畢業,我們今后一家人的生活會更好些,沒想到現在竹籃打水一場空) 女子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
“這說明你在決定供他讀研之前,忘記了經濟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什么原則?”
“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你當時只看到了供他讀研畢業后的收益,卻沒有看到他讀研畢業后的風險。一般來說,收益越高的事情,就意味著風險也越大。假定你找個拉黃包車的,風險基本沒有,他不會與你離婚,甚至對你百依百順,但是收益也很小,家庭的經濟來源肯定要以你為主,你帶出去參加應酬也會覺得很沒面子;假定你找了李澤楷,人稱至尊王老五,收益肯定會很高,比如說給你一筆錢或者婚禮絕對很風光,但是離婚的可能性也許是百分百!因為像李澤楷這樣的稀缺資源是每個女人都喜歡的)
五、“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控制風險呢?”女子急切地問道。
“有哇,打結婚證哪!我個人認為,結婚與理想中的愛情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如果按照大家都認可的這句話來理解,愛情就是為他(她)生為他(她)死。也就是說,如果他愛你,為他生為他死都值;如果他不愛你,你就一定會離開他的,因為你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他,沒有結婚證豈不更方便!然而,人類卻要設計一個結婚登記制度,為什么?其實,結婚證就是婚姻當事人中弱者的護身符。如果當初你和他領了結婚證,他現在要分手就沒那么容易了,或者說成本就大得多。首先,婚姻法規定,夫妻離婚有過錯的一方要對無過錯的一方進行經濟補償;其次,他會面對更多的輿論譴責和心理壓力;再次,他今后在社會上的形象就是一個離過婚的男人,總比未婚的純真少年要差;最后,如果你們有了孩子,那就有了共同的利益,離婚就意味著他要放棄血脈親情。”
六、“這一條方法現在恐怕是來不及了) …我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沒想到全部落空了,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現在感覺到天都塌下來了) 女子很有感慨。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其實也是符合經濟學道理的。經濟學有一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一般來說,同樣的事物效用大致是相當的,但是期望值越高,則幸福感越少。舉個例子:假定我和乞丐都撿到了1元錢,1元錢的作用對兩人來說是一樣的,比方說可以買一碗白米飯。但是,我現在的期望是去美國夏威夷去度假,需要10萬元,1除以10萬,結果我的幸福感是十萬分之一;而乞丐的期望值是今天能夠吃碗白米飯,1除以1,結果他的幸福感是100%。你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也就是期望值近似無窮大,而現在他卻要和你吹,效用接近于零,分母無窮大,分子接近零,那幸福感當然就沒有了。所以,一開始對男友期望值不高的人,分手時痛苦也就不多。”
七、“我現在應該怎么辦?”
“你現在對這件事的感覺何如?”
“痛不欲生)
“那就再去找找他,動之以情或許還有挽救哇?”
“他現在的確還是在猶豫,而且他的家人也在給他施加壓力,可是我也不想勉強他,萬一他勉強和我結婚,婚后他卻對我不好,我豈不是更痛苦?”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你還是應該去的。”
“為什么?”
“假如你給老板做完了一份設計,報酬是10萬元,但付酬方式有兩種可供你選擇。一種是一次性付10萬,另一種是付你15萬,但卻要分15年給,你選哪一種?”
女子很快搶答:“我選第一種。”
“為什么呢?”我反問。
“因為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天知道幾年后這個錢還有沒有?再說,到那個時候,錢也不值錢了)
“你說得很對!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那么同樣的道理,現在的痛苦就比未來的痛苦更痛苦。因為,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也許沒有了痛苦,也許比現在的痛苦要輕,但現在的痛苦卻是實實在在的。再退一步說,就算你不與他結婚,你又能肯定能找到一個對你絕對真心的人?你們倆畢竟有很深的感情基礎,就這樣放棄了也實在可惜,也許結了婚,特別是有了孩子,你們也許能夠過上幸福生活的!你看很多電視電影中都有相似的情節,當初的戀人都后悔一時氣惱而斷絕了關系,以至婚后又后悔莫及,舊情重續。”
八、“萬一勉強結了婚,婚后他又對我不好呢?”
“那就又回到了前面的原則:收益越高,風險越高。你既然想獲得高收益,就必須面對高風險,此事不可能有兩全方法)
“我明白了,杭州我就不下了,直接去上海找他。”女子似乎是大徹大悟!
……
次日清晨,車抵上海,我們相互道別。望著她的背影,心里沉思:不知昨夜的婚戀經濟學理論是否真的能撥開她心中的迷霧?又想,如果能讓更多的少男少女懂得一些婚戀中經濟學的道理,或許在戀愛婚嫁的過程中就能少走一些彎路!于是,回到家中,整理思緒,奮筆疾書,遂成此文。
來源:經濟學茶坊
作者:徐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