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啦 ...終于回家了....
大學生涯最后一個寒假....happy new year~~~
珍惜擁有....
posted @
2005-01-31 09:44 小毅 閱讀(21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忘記以前的天真,無憂。。。。。在這一年里即將踏入社會。我知道現在我是新人,生活法則,社會規則,我必須一點一滴的從頭開始。。。。2005 奮斗的一年,那里有一座陌生的城市等我去闖蕩,那里有嶄新的事業等我去開拓,以后回頭------我必須告訴自己。。。2005年,我為我自己選者的路而驕傲
posted @
2005-01-29 22:52 小毅 閱讀(19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Thread 線程
它能鎖定任何對象占用的內存(內存實際是多種共享資源的一種),所以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線程使用特定的內存空間。為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使用synchronized關鍵字。
瀏覽器最初只是純粹的查看程序,這是由于每次采取一些要求編程的操作時,必須將信息反饋回服務器,在服務器那一端進行處理。所以完全可能需要等待數秒乃至數分鐘的時間才會發現自己剛才拼錯了一個單詞。這就叫作“客戶端編程”。
applet 程序片
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對象是什么?(怎樣將自己的項目分割成一系列單獨的組件?)
(2) 它們的接口是什么?(需要將什么消息發給每一個對象?)
在確定了對象和它們的接口后,便可著手編寫一個程序。出于對多方面原因的考慮,可能還需要比這更多的說明及文檔,但要求掌握的資料絕對不能比這還少。
想象成用遙控板(句柄)操縱電視機(對象)。只要握住這個遙控板,就相當于掌握了與電視機連接的通道。但一旦需要“換頻道”或者“關小聲音”,我們實際操縱的是遙控板(句柄),再由遙控板自己操縱電視機(對象)。如果要在房間里四處走走,并想保持對電視機的控制,那么手上拿著的是遙控板,而非電視機。
此外,即使沒有電視機,遙控板亦可獨立存在。
Heap 堆
Java對象本身永遠都不會置入靜態存儲空間
wrapper 封裝器 Scope 作用域
class ATypeName {/*類主體置于這里}
這樣就引入了一種新類型,接下來便可用new創建這種類型的一個新對象:
ATypeName a = new ATypeName();
我們在Java里的全部工作就是定義類、制作那些類的對象以及將消息發給那些對象
class DataOnly {
int i;
float f;
boolean b;
}
這個類并沒有做任何實質性的事情,但我們可創建一個對象:
DataOnly d = new DataOnly();
可將值賦給數據成員,但首先必須知道如何引用一個對象的成員。為達到引用對象成員的目的,首先要寫上對象句柄的名字,再跟隨一個點號(句點),再跟隨對象內部成員的名字。即“對象句柄.成員”。例如:
d.i = 47;
d.f = 1.1f;
d.b = false;
Method 方法
Java的方法只能作為類的一部分創建。只能針對某個對象調用一個方法
import的作用是指示編譯器導入一個“包”——或者說一個“類庫”
posted @
2005-01-24 22:33 小毅 閱讀(20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梵天:印度教神話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創造者。佛教吸收其為護法神,稱“大梵天王”
。
濕婆:印度三大神的第三位。又叫“西哇”。是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象征“昌盛”和“吉兆”的神。同時又象征“毀滅”,是起死回生之神。一般被視為“破壞神”。同時他也是生殖之神,傳到中國后與藏教密宗中的大歡喜菩薩互相影響。有時也被人塑成一面目猙獰的怒漢和一極美女子交合的形象。濕婆表現憤怒的一面傳入日本后,作為大黑天十分聞名,是武士和浪人的保護神。
毗濕奴:三大主神之一,與前兩者并稱為三聯神。稱謂極多,有一千種以上,常見的為“那羅衍”,“世界之主”等。
因陀羅:雷電之神,眾神之首,后成為天王。被佛教吸收后又叫“帝釋天”,為善見城城主。
吉祥天:即拉克什密。被稱為毗濕奴的妻子。在最古老的神話中與大梵天,俱毗羅,因陀羅聯系在一起,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毗沙天門王之妹,號稱“功德天王”。毗沙天王是北方天王,是財富之神,勝利,護法之神。
釋迦: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相傳為印度北部小國王子,后舍棄家庭,權位,獨自出走。七年后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又被稱為大日如來。佛教中最為崇高的神,曾降伏過中國的戰斗之神齊天大圣。
天龍八部:即八部眾,說法見于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曾提到過:“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天:即帝釋天為首的天神。天神的壽命也會完結,這是因為佛家相信事事皆有無常。天神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征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哀”。
阿修羅:阿修羅是與天對立的一族。他們非常好戰,男的極丑,女的極美。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雙方常因此而互相爭斗,場面十分慘烈。“修羅場”的說法即從此來。阿修羅一族被視為戰神,他還有個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龍:龍無論在東西方神話,還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個非常歡迎的角色。以其獨特的外形,強大的力量備受青睞。可以說一說到奇幻,人們就會想到龍,龍幾乎成了奇幻文學的代表。東西方的龍雖然有所不同,但它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頭部特征,善飛翔,會從嘴中吐出物質攻擊等。這些驚人的巧合讓人忍不住懷疑是否以前有此一類生物存在。龍的記載在我國由來以久,大量詳實,準確,生動的記錄貫穿著整個古代正史,有紀可考的記錄最后見于民國初年,讓人十分迷惑。但天龍八部中的龍其實說的是一種大蟒蛇。
乾達婆:擁有黃金之翼半人半鳥的精靈。天界的音樂家。
迦樓羅:中國人很熟悉的一種大鳥,傳入中國后演變成了金翅大鵬鳥。原型是種翅有種種莊嚴寶色的神鳥,一天吞噬一條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哪來這么多龍讓它吃?),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后又從火焰中復活,鳳凰重生的傳說即來源于此。
其他有代表性的神
巴爾:又名巴盧爾或巴卡爾,出現在不同神話中,名稱也不同。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的主神,掌管雷電和農牧,生殖。也是死而復生之神。與兄長穆圖是死敵。起先是善神,后在基督教義中被視為邪神。在《暗黑破壞神二》中登場,被視為毀滅之王。
穆圖:也名莫特。死神,冥界之神,混沌之神,干旱和歉收之神。是巴爾的兄長和主要對手。出自閃米特族神話。
阿卡特拉姆:凱爾特神話中的勇敢之神,達努神族努阿達的別名。曾與邪神巴爾殊死作戰。
須佐之男:日本神話中最早的大神依邪那歧三子女中的最幼者,另兩為就是日本最高神天照大神,和月讀了。他全名為素盞鳴尊,亂暴之神,因其狂暴的性格而被視為破壞神。他斬殺了八歧大蛇,成為神話中的英雄。
伊希斯:埃及神話中神力非凡的巫師,被視為魔法的始祖。
塞特:出自埃及神話,希臘人稱之為緹豐,為惡靈的化身,永遠與善良作對。傳說他曾化身黑豬,每月攻擊啖食月亮。
哈奴曼:印度版孫悟空,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風神和母猴所生之子。在英雄敘事詩《羅摩衍那》中登場成為幫助羅摩王子的好幫手。他聰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騰云駕霧,變幻形象和大小(還說不是孫悟空?),多次救助羅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塞克爾:埃及神話中的死者之神。以鷹頭木乃伊的形象出現,傳說為冥界的判官,常用一架天平來稱量死者的心臟,以決定他的待遇。在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的壁畫上大量出現,在羅。斯托神廟中被膜拜。
posted @
2005-01-23 19:08 小毅 閱讀(61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奧丁:北歐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戰神,權力之神,魔法之神。曾冒死以一人之力闖入冥界,為人類取得古文字而擁有大量知識,為此失去一只眼睛。他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騎八足神馬“斯萊普尼斯”,手持名槍“岡尼爾”,居住在“瓦爾哈拉”的神殿中,讓女武神收集死者的魂魄,為終末之戰“饒納諾克”即“諸神的黃昏”做準備。為舉世聞名的北歐蠻族,維京人所信仰。他們堅信如果英勇戰死就可以進入“瓦爾哈拉”,所以戰斗是勇猛無比,曾席卷過大半個歐洲。
女武神(瓦爾基里):侍奉主神奧丁的女神,奉命奔波在戰場上,收集戰死的勇士的靈魂,帶往“瓦爾哈拉”,讓其復活以應付諸神與巨人族的“諸神的黃昏”的最終戰。女武神們各個武技高超,為人類的保護神 。著名劇作家瓦格納曾為其譜寫過名曲《女武神的飛馳》(瓦格納以及他的作品和生平會在以后介紹,他的著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歌劇版的奇幻小說,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聽聽,十分精彩!)
齊格弗里德:德國著名英雄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里登場的英雄,他得到了擁有至高力的指環,可以聽懂鳥語。他殺死過巨龍,沐浴過龍血,成為有最強肉體的不死男人。但卻因為沐浴時一片樹葉掉在了背上,肩胛骨下的一處成為致命弱點而被人殺死。(詳情請參閱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洛基:最初被看作仁慈之神,因為其杰出的才能和外貌而被阿斯神族接受,但身為巨人族的他生性喜歡喜歡挑撥其他神爭斗,還殺死了主神奧丁的兒子,被諸神囚禁,在諸神與巨人族的終末戰“諸神的黃昏”時爆發,加入巨人族陣營戰斗,最后帶來了諸神的毀滅。
瑟特:住在火之國度的巨人,“諸神之黃昏”中率火巨人出戰。
赫爾:主宰地下世界的女神,據說是洛基的女兒,奧丁賦予她到冥界尼弗爾海姆,統治九界的權力。
焚里爾: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魔獸,洛基的子女之一,巨大狼形怪物,傳說當他張開嘴后上下鄂可以頂住天地,因其性格兇暴而被矮人族囚困,直到終末戰時,他才脫困,并且吞下了太陽和主神奧丁。
托爾:著名的雷電之神,名字即“轟鳴者”的意思,諸神中最具怪力的神,以巨大鐵槌作戰。他的鐵槌也很著名,“托爾的鐵槌”在許多作品中幾乎成為了力量的代表。他還是豐饒之神,主管一切人類所必須經歷的儀式,如婚喪嫁娶等。“諸神之黃昏”中托爾和世界蛇尤蒙岡多同歸于盡。尤蒙岡多是一條自己銜著自己的大蛇,象征無限。
北歐命運三女神:掌握“存在”和“未來” 斯克爾特 掌握“必然”和“現在” 威爾珊迪
掌握命運和過去 ???(沒找到。)
多瓦夫:矮人中的妖精族(奇怪的組合)。據說當初是蛆蟲,因啃食了最初巨人尤米爾的遺體而獲得了人形和智慧。擁有天才的鍛造本領,是武器和工藝品的杰出制造者,也就是奇幻小說中常常出現的矮人族設定的原形,代表人物很多,如《龍槍》中弗林特。火爐。他們共同的特點為矮胖的身體,大胡子,手持戰斧,忠誠而脾氣暴躁。
BERSERK:巴薩卡,這個詞源于古代北歐語言,意思是“披著熊皮的人”后為“狂戰士”的稱謂。是奇幻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職業設定之一。狂戰士受主神奧丁的加護,戰斗中會陷入極度興奮的忘我狀態,以超強的肉體打擊敵人,沒有恐懼,疼痛的感覺。嚴重者會陷入癲狂而死。
posted @
2005-01-23 19:07 小毅 閱讀(80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