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爪哇東南的自留地

    學習探討開源和web開發

    導航

    <2006年10月>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1)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相冊

    收藏夾

    life

    technique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數碼攝影中的光及用光技巧

    大家都知道,攝影是光的藝術!沒有光線,就沒有攝影;用光不當,就得不到一幅滿意的照片。因此,光是攝影的基礎,有了它,感光材料才有感光的可能;有了它,物體才能顯現出形態、色彩和質感。

    ??? 布光,則是攝影中的一項創造性工作,它體現著一個攝影師的個性和風格,也關系到一幅作品的成敗。

    ??? 從某種意義上講,不管是攝影師,還是我等普通“色友”,對光線運用和用光技巧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

    一、光的特性及其描述

    ㈠、什么是光?

    我們在普通攝影領域所談到的光只是寬廣的電磁輻射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眼所能直接看到的可見光,可見光譜的波長大約在 400 納米~ 700 納米( 1 納米= 10-9 米)之間。

    1 、光的顏色

    當光源發出的所有波長可見光相對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時,便形成了無色的“白光。但是如果只有某些波長,則可見光要呈現出顏色來,如:波長 400 450 納米之間的光為深紫色波長 450 500 納米之間的光為藍色波長 500 580 納米之間的光為藍綠色波長 580 600 納米之間的光為黃色,若波長再增加,光將由黃色變成橙色,而波長為 650 納米時光為紅色。當波長趨近可見光波長范圍極限 700 納米時,光就變得越來越暗。

    2 、光的特性

    可見光是來自太陽或其它輻射源的能量流,它同時具備以下幾個重要特性:

    ? 光以波的形式傳播。不同波長的光呈現不同的顏色。

    ? 光以直線傳播。

    ? 光速極快,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00,000 千米 / 秒,在空氣中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 光中具有含能粒子,即“光子”,因此能引起乳劑等物質的化學變化。光線越強,所含的光子越多。

    ?

    ㈡、光的描述:

    為了更好地區分光的類型和特性,攝影上一般從六個方面來描述光,它們分別是 光度、光質、光位、光型、光比 光色

    1 、光度

    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發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所呈現亮度的總稱。光度與曝光時間直接相關,光度大、所需的曝光時間少,光度小、所需的曝光時間多。

    光度的大小也間接地影響景深的大小和運動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與快速膠片會導致使用小光圈和高速快門,從而產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和慢速膠片則會導致使用大光圈和慢速快門,容易產生小景深和模糊的運動影像效果。

    ?

    2 、光質

    光度指光的硬、軟性質。所謂硬,指光產生的陰影明晰而濃重,輪廓鮮明、反差大;所謂軟,指光產生的陰影柔和而不明快,輪廓漸變、反差低。

    硬光帶有明顯的方向性,它能使被攝體產生鮮明的明暗對比,有助于質感的表現。硬光往往給人剛毅、富有生氣的感覺。( 注: 靜物拍攝時,用硬光照明,會使物體影紋明晰、投影濃重光。

    軟光則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它適于反映物體的形態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現物體的質感細節,軟光往往給人輕柔細膩之感。

    光質的軟硬同光源的大小、光源與被攝體距離有關。一般而言,小和遠的點光源往往會產生明顯的硬光效果,如聚光燈、小型閃光燈及直射的太陽等;大而近的面光源則較容易產生軟光效果,像大型的蒙罩光源、薄云遮日的天空等。

    光質的軟硬有時可以轉換。在任何一個硬光光源和被攝體之間放置一大張漫射材料,如半透明的描圖紙或白布,就可給出軟光照明;而用一張上面只留一個小孔的黑紙來阻斷來自大型軟光光源的光,則會得到硬光照明效果。另外,從光源與被攝體的距離看,即使是小而強的硬光源,如果距被攝體很近,產生的光效也會柔和些。如用小型電子閃光燈拍攝戒指,當離戒指很近時,它的光效果與一大片天光相似;反之如果離數米遠,就變成了點光源,光質變硬,影像反差也變大。

    3 、光位

    光位也稱光的方向,是指光源相對于被攝體的位置。拍攝中,光位決定著被攝體明暗所處的位置,同時也影響著被攝體的質感和形態。光位可以千變萬化,但在被攝體與相機位置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光位可分為 順光、側光、逆光、頂光、腳光 散射光 等六種。

    1 順光:

    也叫做“正面光”,它從正面照射被攝體,此時,光線的投射方向和拍攝方向相同。在這樣的光線下,被攝體受光均勻,景物沒有陰影,色彩還原真實、飽和,能表現豐富的色彩效果。但缺乏應有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也不利于表現被攝體的質感,拍出的照片好像平鋪直敘、不生動。另外,順光還使被攝體的明暗變化不大,容易產生灰平的影調。

    注: 拍攝高調作品,順光是常用的光;在人像攝影中,順光常作為輔光;在建筑攝影中,順光因缺乏立體感而是忌用的光。

    2 側光:

    側光是指從被攝體斜側處照射過來的光,它通常又分為前側光正側光后側光

    前側光:一般指 45 °方位的正面側光。 是攝影很常用的光位,這種光的表現力極強,它能夠讓被攝體在接受一定量光線的同時塑造出完美的光影效果,使照片顯得立體生動,也會使很多被攝體產生一種戲劇性的表現力。它通常出現在上午九、十點鐘和下午三、四點鐘。

    注: 45 °側光是最佳的拍攝用光,因為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從黑白照片中我們就更容易看出,利用這種光拍攝的照片,黑、白、灰的層次十分鮮明,可以把在正面光下難以捕捉到的細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人們更是經常使用這種光線,事實上,在室內拍攝的人像也主要運用 45 °的側光。

    正側光:一般指 90 °方位的正面側光。 這種光線正好在和被攝體水平的角度上,從正側面來照射被攝體。正側光比前側光更能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使被攝體產生戲劇性的陰陽效果、照片中的明暗差別很大,這樣,被攝體的微小細節也得到了更大地發揮,看上去比較硬,也比較有個性。這種光線通常被稱作“結構光”。

    后側光 :通常來自被攝體的側后方,它的最大特點是使被攝體在暗背景前產生一條明亮的輪廓線,被攝體從背景中得以分離而具有較好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3 逆光:

    逆光是指從被攝體背面照射過來的光。同后側光一樣,逆光首先使被攝體在深暗的背景前產生一條更為明亮的輪廓線而具有很好的立體感(故又稱“輪廓光”)。其次,逆光會使被攝體及其所處的環境產生較好的空間感。第三,逆光會使一些半透明的物體,如絲綢、花瓣等在其照射下產生很好的質感,而在順光照射下,這些物體通常顯得平淡無奇。

    當然,逆光拍攝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被攝體正面處于背光狀態,正面的細節難以表現,這一般通過拍攝時對正面進行補光來改善。此外,如何消除由逆光造成的被攝體前方投影,也是我們在拍攝中需考慮的一項比較煩惱的事。

    注: 我比較喜歡拍“朝霞”、“夕陽”和逆光效果下的“剪影” PP 。個人的一點小心得是,逆光拍攝時如果需要補光,就把 DC 設置為“強制閃光”,同時,根據補光效果明暗要求,調整鏡頭與被攝體的距離。

    feng_yes 《艄公剪影》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316798

    《夕陽——不落的希望》 ?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317747

    4 頂光:

    頂光指來自被攝體正上方的光,如正午的陽光等。頂光在攝影中很少用,通常只在拍攝一些大場面的景象時才考慮選用。頂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缺乏中間層次,拍景物、人物顯得沒有生氣,是一種不夠理想的光線。

    人像攝影時一般忌用頂光,因為頂光會在人物臉部產生令人生厭的濃重陰影。但對于老頭兒、老農婦等特殊人物,頂光對發黑的眼窩、突出的顴骨、刀刻的皺紋很有表現力。

    5 腳光:

    腳光通常來自指被攝體下方。腳光在攝影中很少采用,一般只用于商品攝影人像攝影。商品攝影時,通常將角光用作細小商品的半透明背景底光以渲染某種氣氛或情調;而在人像攝影中,一般利用腳光所產生的恐怖、怪異的效果來丑化人物形象。

    注: 對腳光的理解,可參照“數碼生活”月塘版斧最近的一個帖子。

    月塘 —《融 化》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325131

    腳光在自然光中一般不存在,因為自然光總是高于被攝體的。不過,早晨和黃昏時,從地平面剛升起或將落下的太陽光線(也叫“ 低光 ”)類似腳光,低光下拍出的景物十分生動,很有生氣,而且這種光線色溫低,呈暖紅色調,具有特殊的色彩效果,是一種較理想的光線。

    6 散射光:

    散射光沒有一定的方向性,如陰天的光線就是散射光。從光質上說,散射光是軟光,它的照度平均、光線柔和,光比小,色差小,在被攝體上沒有明顯的投影。這種光宜表現恬靜美好的生活、純情的少女和天真的兒童。

    用散射光可以拍攝一些高調照片,但若控制不當,則很容易造成畫面影調灰平。

    注: 我認為“ English ”大師對用光的把握有較深的造詣,看看他曾發表的兩個帖子,大家就會有所感悟。

    english- 《杯·水·飛舞》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295948

    english- 《靜物隨拍—龍頭》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291407

    4 、光型

    對被攝體而言,拍攝時所受到的照射光線往往不止一種,各種光線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就是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對被攝體起的作用。光型通常可分為 主光、輔光、輪廓光、裝飾光 背景光 等五種。

    1 主光:

    主光是被攝體的主要照明光線,它對物體的形態、輪廓和質感表現起主導作用。拍攝時,一旦確定了主光,則畫面的基礎照明和基調就得以確定。

    從光位來說,順光、側光、逆光,甚至頂光、腳光都可用作主光,只要對被攝體的表現有利就行。

    注: 對一個被攝體而言,主光只能有一個。否則,若同時將幾個光源作主光,被攝體要么受光均等、畫面平淡無味;要么幾個光源同時在被攝體產生陰影,畫面雜亂無章。

    2 輔光:

    輔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產生陰影部分的亮度,使陰暗部位也呈現出一定的質感和層次,同時縮小影像反差。在輔光的運用上,有一點必須明確,輔光的強度應小于主光的強度,否則,就是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并容易在被攝體上出現明顯的輔光投影,即“夾光”現象。

    3 輪廓光:

    輪廓光是用來勾畫被攝體輪廓的光線。輪廓光賦予被攝體立體感和空間感。逆光和側逆光常用作輪廓光,輪廓光的強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強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輪廓光的突出。

    4 裝飾光:

    裝飾光主要用來對被攝體局部進行裝飾或顯示被攝體細部的層次。裝飾光多為窄光,人像攝影中的眼神光頭發光以及商品攝影中首飾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裝飾光。

    5 背景光:

    背景光是照射背景的光線,它主要用于襯托被攝體、渲染環境和氣氛。自然光和人造光都可以做背景光,背景廣的用光一般寬而軟,并且均勻

    在背景光的運用上,應特別注意不能破壞整個畫面的影調協調和主體造型。

    5 、光比

    光比是指被攝體上亮部與暗部受光強弱的差別。光比大,被攝體上亮部與暗部之間的反差就大,反之則小。

    通常,主光和輔光的強弱及與被攝體的距離決定了光比的大小。所以,拍攝時調節光比的方式有兩種:

    調節主光與輔光的強度。加強主光強度或減弱輔光強度會使光比變大;反之,光比變小;

    調節主燈、輔燈至被攝體的距離。縮小主燈與被攝體的距離或加大輔燈與被攝體的距離會使光比變大,反之光比變小。

    6 、光色

    光色是指光的“顏色”,通常也稱為色溫。對黑白攝影來說,光色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彩色攝影中,光色就非常重要了,普通膠片攝影時,必須選擇同膠片平衡色溫相一致的照明色溫,否則,就會使拍攝出來的影響出現偏色現象。

    在數碼攝影中,對光色的正確還原(色溫調節)則主要依賴 “白平衡”調整 。其作用和傳統彩色攝影 時加色溫轉換濾色鏡的作用是類似的,只是數碼相機的色溫調節不需要在鏡頭上加濾鏡,而是采用電路調解方式,靠電子線路改變紅、綠、藍三基色的混合比例,把光線中偏多的顏色成分修正掉。

    不同形式的光源(日光、熒光燈、鎢絲燈等)將會改變畫面的色彩。人的眼睛可以自動調節以適應各種光線,但數碼相機的圖像感受器( CCD CMOS )卻做不到,所以需要進行一些調整。舉個例子,熒光燈的光人看起來是白色的,但是用數碼相機拍攝出來卻有些偏綠,人的眼睛之所以把它們都看成是白色的,是因為人眼進行了修正。但是, CCD 本身沒有這種修正功能,因此就有必要把它的輸出信號進行修正,這種修正就叫做 白平衡調整 。經過這樣的調整以后,照片上的顏色和人眼看到的就會是一致的了。

    低檔數碼相機一般是預設的“日光 / 閃光燈”結構,而現在大多數先進的數碼相機都具有多種白平衡的功能選擇,如“自動白平衡、熒光燈、室內燈光、室外陽光、閃光燈、陰天”以及預先設定的白平衡等,供拍攝者選擇。

    ??? 下面是我在晚上室內為日光燈照明時,運作不同的“白平衡”功能拍攝的對比圖。其中,白平衡為“ in door ”時是最真實的色彩!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 有時 DC 的“自動白平衡”設置仍會出現一次錯誤,如下圖



    Exif版本:2.10 相機品牌:SONY 相機型號:CYBERSHOT 光圈:3.2 快門:10/300 感光度ISO:64

    二、自然光用光技巧

    ??? 使用自然光,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的是:你不能營造自然光,只能去尋找、等待或捕捉自然光。在自然光攝影中,學會發現和觀察是相當重要的,平平淡淡的光線效果可以說比比皆是,而拍攝需要的、理想的,或創造性光線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才能捕捉到。

    ??? 自然光的基調也是不斷變化的,要想取得最佳拍攝效果,往往需要我們在一天的不同時間,甚至在不同的日子里,對被攝對象進行觀察,直至出現最美妙的一瞬為止。

    1、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自然光用光技巧:

    多云天氣

    ??? 多云的天氣對攝影者來說,也許是上天的一種恩賜,因為它可以使一些復雜的問題變得容易。

    ??? 天空上的云層把光線散射,影子減弱或者說幾乎消失了。在這種氣候條件下,被攝體有著良好的細節表現,且色彩特別豐富飽和,反差也適中。此時的光線有利于將被攝體表現得淡雅、柔和和細膩。

    ??? 多云天氣下的光線是一種特別適合拍攝人物照片的光線,它的光線柔和,并可加重色彩。

    ??? 多云天氣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讓相機的測光系統容易地計算出正確的曝光量。由于光線是散射的,所以就沒有特殊的情況,而特殊情況往往是我們在曝光設定時需認真考慮的重要因素。

    晴朗無云的天氣

    ??? 當天空燃燒著太陽,看不到云彩時,色彩將變得粗糙,影子會很多,而且隨著太陽位置的不同,光線很可能破壞畫面的效果。

    ??? 在這樣的情況下拍攝人物,特別是太陽正掛高空時,會在人物的眼部造成非常不美的影子。

    ??? 另外,強光會導致被攝體明暗部位對比度加大,很可能超過 DC 圖像感受器的曝光寬容度(曝光區域)。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決定(對于曝光設定)是失去亮部區域還是損失陰影部分的細節和層次。

    ??? 依據不同的拍攝對象,晴朗無云天氣下的強烈、直接和粗糙的光線,可能是福音,也可能是災難。

    ???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晴朗天氣下的典型光線,在自然風光攝影中,往往用于表現一種獨特的情感。

    ??? 對于陽光燦爛的晴朗天氣,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想拍攝人物時有柔和的光線,可以去找一塊大面積的陰影地方,如大樹冠下面。

    2、一天不同時段內的自然光用光技巧

    日出

    ??? 這個時候光線的色溫較高,在日出前后,大地呈現出一片淡淡的橙紅色,此時進行拍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似乎周圍所有的景物都變得很富有戲劇性。此時,我們還可以拍攝太陽的升起,而完全不用擔心曝光過度。

    ???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日出的過程給人感覺是緩慢的(日落也一樣),但實際卻進行很快,持續時間往往只有數分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行動迅速才能拍到美景。另外,由于光線的強弱隨太陽的升起而變化很大,因此,曝光宜以包圍式曝光為佳(多拍幾張,其中一定會有最好的)。

    feng_yes :《東方紅、太陽升》 http://www.clubbenq.com.cn/BBS/Board/LabelList.aspx?TopicID=293418

    黎明

    ??? 這是太陽升起后的幾分鐘照射,這個時候的光線仍然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光線全部都是慢散射狀態,柔和而有層次。這個時候我們去拍攝那些有幾分霧氣的田園風光最合適不過了

    清晨

    ??? 此時的陽光已經從暖色調、拂曉的橙紅色和黎明時分的淡紅色變成了有一些明亮的金黃色,并且由于照射的角度比較低而使得被攝體可以在地面上留下長長的影子。如果您此時走在一片樹林里面,您會發現里面樹影斑駁,很有味道。而且在陽光照射的那一方向,被攝體的側面會有一圈金黃色的輪廓光,很自然又極富藝術性

    ??? 晨光純凈、柔和,別具一格的情調是拍攝人像、風光、建筑……幾乎一切題材的好時間。

    正午

    ??? 太陽終于爬到了腦袋頂上,這個時候的陽光給被攝體的投影很短,而且光線會很強,這種情況并不很適合拍攝,因為很難讓光和影的效果出來。

    ??? 不過,我們可以嘗試著拍一些對比較強的建筑物,并考慮采用一些讓色彩更為明快的濾鏡,上調飽和度

    下午

    ??? 下午的光線比起正午來就顯得比較柔和,光照的角度也相對降低了。這個時候我們又可以重新看到一些投影,而且被攝體的質感和細節變得清晰,但不像清晨那樣明亮,相對顯得比較冷淡。

    ???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掌握好一定的拍攝角度,就可以拍攝出很負有情趣的照片來。要注意的是,此時光的色彩偏藍,我們需要動腦筋,讓主體的色彩盡可能地分離出來

    日落

    ??? 一天就要結束了,陽光再也不能發射出強烈的光芒。此時的光線為慢反射狀態,更加黯淡、柔和。天空呈現出大片的余紅,我們常說的火燒云也出現了,周圍的建筑物被撒上了一片微紅,又出現了很多朋友所偏愛的暖色調。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捕捉到建筑物的剪影效果,而且可以保證背景的細節也清晰、有層次。我們更可以拍下日落,夕陽陽慢慢落下枝頭時的美景

    ??? 日落前傍晚時分的陽光,雖然不能使照片具有像晨光那樣的清晰度,但可使照片具有更溫暖柔和的品質。同樣,此時也是拍攝人像、風光、建筑等多數題材的好時間。

    黃昏

    ??? 日落完畢,整個地區的色調很快變得很冷,更加偏藍。這個時候我們的相機還可以拍攝出一些有趣的效果來。比如我們可以同時捕捉到室內和室外的光線 —— 一幢房子里面亮著的燈和房子外面的其他建筑物等

    3、不同季節情況下的自然光用光技巧

    春天和秋天

    ??? 大自然對攝影者的關愛,在這兩個季節里得到充分體現。春天,太陽在天空中爬得很高,又不像夏日驕陽那樣粗獷;秋天的白天短,但光線清爽。這兩個季節的自然光線和大地景色都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拍攝素材。

    ??? 參照上面提到的技巧,拍春光、攝秋色,只要我們用心,就會經常創造出美麗的畫面。

    夏天

    ??? 夏天的光線通常是明亮和強硬的,它會令人十分不快地在拍攝照片時留下很影的影子。

    ??? 在這種光線下,色彩可以很強烈,但也有可能由于眩光的照射而使畫面模糊。

    ??? 夏季的清晨和傍晚,往往會給我們提供較好的攝影光線,或者說,在夏日有陰影的地方拍攝,也可提高照片的效果。

    冬天

    ??? 冬天的光線可能是荒涼的,就像這個季節一樣。所以,冬天拍攝必須仔細研究光線及色彩。

    ??? 不過,冬季經常遇到多云的天氣,此時光線是漫射的,只要有好的題材,往往也能拍出精品。

    ??? 前面已經提到,雪可以愚弄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影響正確曝光,所以,冬季拍攝雪景時一定要小心。當然,對于一些畫面主體來說,雪往往又是極好的背景,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創造性地運用它。

    ?

    注意?? 注意:在自然光用光中,學會減弱高反差非常重要。無論我們曝光多么正確,強烈的陽光仍很容易產生高反差,濃黑的陰影會使畫面變得極不悅目,減少高反差的辦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將被攝體移到陰影處,這時,被攝體所受的光就近似散射光,反差明顯減弱;

    若被攝體不是很大,可以在其上方拉一張半透明的白紙或薄的白布,此時,直射的陽光被散射柔化,被攝體的陰影也被淡化和柔化。

    對被攝體的陰影部位補光。補光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用閃光燈,閃光強度可通過閃光燈的發光功率和燈距來調節;二是利用反光板,光的強度通過反光板的材料、大小和距離進行控制。

    三、人造光布光技巧

    ?

    三、人造光布光技巧

    ??? 人造光不像自然光,攝影師完全可以根據主觀構思和表現需要,運用嫻熟的布光技巧,去營造奇妙的光影效果。人造光的布光具有極大的主觀能動性和挑戰性。

    ??? (特別申明:本人對此可謂一竅不通,所以只好“照本宣科”,簡單整理一下奉獻給大家,僅供參考)

    ㈠、布光的一般步驟和規律

    ??? 在人造光布光中,初學者常常會出現面對一大堆燈具而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提高布光的效率和速度,一般應該遵循以下步驟和規律:

    1、確定主光

    ??? 主光是主導光源,它決定著畫面的主調。在布光中,只有先確定了主光,才有意義去添加輔助光、背景光、輪廓光等。在確定主光的過程中,要根據被攝體的造型特征、質感表現、明暗分配和主體與背景的分離等情況來系統考慮主光光源的光性、強度、涵蓋面以及到被攝體的距離。

    ??? 對于大多數拍攝題材,一般選用光性較柔的燈具,如反光傘、柔光燈和霧燈等作為主光。直射的泛光燈和聚光燈較少作為主光,除非畫面需要由它們帶來強烈反差的效果。

    ???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攝體,因為,使人感到最舒適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擬自然光的光效。主光過低,會使被攝體形成反常態的底光照明,而主光過高又容易出現頂光,使被攝體的側面與頂面反差偏大。

    2、加置輔助光

    ??? 主光的照射會使被攝體產生陰影,除非我們拍攝畫面需要強烈的反差,一般情況下,為了改善陰影面的層次和影調,在布光時均要考慮加置輔光。

    ??? 輔光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與主光相反的一側。加置輔光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當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間 ,對淺淡的被攝體光比應小些,而對深重的物體光比則要大些。

    ??? 在加置輔光時,還應注意避免輔光過于強烈導致造成“夾光”,并出現多余而別扭的陰影。為了控制多余的陰影,布光時除了使輔光強度弱于主光外,有時還經常采取適當降低光位或者將輔光盡量靠近拍攝機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攝體后方。

    ??? 根據畫面效果的需要,輔光可以一個,也可以多個。在使用各種燈具作輔助光的同時,別忘了盡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產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3、設置背景光

    ???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體或渲染氣氛,因此在對背景光的處理上,既要講究對比,又要不失和諧。

    ??? 拍攝細小物體時, 往往因主體與背景距離很近,一般難以對背景單獨布光,此時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體與背景光比的具體控制中,可通過選擇合適的燈距、方位和照明范圍來控制,或用各種半透明的漫射體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與背景軸線上適當部位進行遮擋,以得到適當的亮度。

    ??? 當被攝體較大, 且被攝體與背景有足夠的距離時,可對背景單獨布光。背景光一般不會干擾主體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蓋面、亮度和勻度。在這種情況的布光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兩點:

    ??? ①、主體和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會出現 “并” 的現象?

    ??? ②、要求亮度均勻的大面積背景是否其中央與四周的照度確實均勻一致?

    ??? 對于這兩點,千萬不能過于相信自己的目測,最好能用測光表作認真的檢測。因為人眼對亮度的微小變化往往不敏感,而相機的感光材料和圖像感受器卻能忠實地給予記錄。

    ??? 另,對經常 拍攝高調或低調照片 的背景布光時,應明白它們的背景光并不像我們想像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過強,所產生的漫射光不僅很容易使鏡頭產生眩光,而且會影響被攝體的光效。拍攝低調照片將背景控制得過黑也沒有必要。一般而言,拍攝高調照片時將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攝體最亮部高一個 EV 值較適宜;而拍攝低調照片時將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攝體最暗處低一個 EV 值即可

    4、加置輪廓光

    ??? 輪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給被攝體產生鮮明光亮的輪廓,從而使被攝體從背景上分離出來。

    ??? 輪廓光通常從背景后上方或側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為一個,但有時根據需要可用二個或多個。

    ??? 輪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燈,它的光性強而硬,常會在畫面上產生濃重的投影。因此在輪廓光布光時一定要減弱或消除這些雜亂的投影。對這些投影的消除或減弱,除了調節燈位外,有時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輪廓光投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在輪廓光布光時還應注意輪廓光與主光的光比,通常輪廓光是亮于主光的。此外,布光時,應根據拍攝主體的需要選擇硬光還是柔光作為輪廓光。柔光的獲得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將傘燈、柔光燈等盡量靠近被攝體,這樣才能使輪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這種方法較費勁;另一種方法較簡便,只需將擴散片用于聚光燈便可使光柔化。

    ??? 有一點應當明確,輪廓光并不是每幅畫面都必需的光線,只有當畫面需要時才添加,不然,會有畫蛇添足之感。

    5、配置裝飾光

    ??? 裝飾光主要是對被攝體的某些局部或細節進行裝飾,它是局部、小范圍的用光。裝飾光與輔助光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為目的,而是彌補主光、輔助光、背景光和輪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

    ??? 眼神光、頭發光以及被攝體明部的重點投射光、邊緣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裝飾光。裝飾光的布光一般不宜過強過硬,過強過硬容易產生光斑而破壞布光的整體完美性。

    6、審 ?

    ??? 在以上布光過程中,由于光是一種種添加的,后一種光很可能會對以前的光效產生影響,因此在布光完畢后,還需仔細審視整體光效,如布光有無明顯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濃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適,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現干擾,各光源有否進入取景畫面而造成光暈等。對這些細節的審視,可以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導致前功盡棄。

    ?

    ㈡、布光要領

    ??? 為了取得更好的布光效果,在運用人造光布光時應注意掌握以下一些要領:

    1、控制好光源面積和光源擴散程度

    ??? 光源面積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光源的發光性質,而光源的發光性質又影響到被攝體的明暗反差。因此,控制好光源面積和光源的擴散程度就可較好地控制被攝體的明暗反差效果。需要低反差時,光源面積大,并且擴散程度也大,使光的覆蓋面超過被攝體;需要高反差時,光源面積要小,并且擴散程度也小,光具有方向性。

    2、保證足夠的照明亮度

    ??? 足夠的照明亮度可使我們自如地通過光圈來控制所需的景深。雖然在照明亮度不夠時可采用延長曝光時間或多次曝光的方法來解決,但這兩種方法都會給拍攝帶來不方便。延長曝光時間容易引起曝光互易律失效,從而導致膠片的顆粒變粗,反差降低,色彩出現偏差;而采用多次曝光則要求被攝體和相機的位置在曝光期間紋絲不動,并且曝光量的計算也較為復雜,拍攝的難度大大增加。

    3、選擇合適的燈距

    ??? 首先,燈距的大小直接影響被攝體的受光強度,被攝體的受光強度是按燈距的平方倒數變化,光強受燈距的變化影響非常大。此外,燈距的大小還會影響被攝體的明暗反差效果。當燈距很小,并且光源面積小于被攝體時,光源可看作點光源,被攝體的反差就大;反之,當燈距很大時,光源可看作面光源,被攝體的反差較小。

    4、盡量少用燈具

    ??? 布光中,并不是燈具越多越好,如果使用燈具數量過多,不僅使布光顯得復雜,而且會帶來雜亂無章的投影,而這些投影的消除往往又是很困難的。因此,布光中盡量少用燈具,必要時可選用反光器進行補光。

    5、多用反光器

    ??? 在布光中提倡多使用反光器,除了因為它一般不會產生令人厭惡的投影外,還在于各式各樣的反光器能提供不同光性的反射光,易于控制效果。

    ??? 反光器不僅可作為主光照明,也可對被攝體的暗部作輔光照明,甚至可根據布光需要和被攝體的形狀進行“切割”,對被攝體的某些局部進行補光,極好地控制光域。在商業廣告攝影中,經常會出現使用反光器的數量多于使用燈具數量的現象。

    ??? 對一個專業攝影師來說,能否靈活而有效地使用反光器,往往是評價其布光技術是否成熟的標志。

    6、恰當地控制光比

    ??? 布光中的光比控制牽涉到被攝體自身的反差以及畫面中主體、陪體和背景三者之間的明暗對比,同時也決定著整個畫面的影調和被攝體的質感和細節表現。

    ??? 布光中的光比控制一般以真實表現被攝體本身固有的表面亮度、質感和色彩為原則,如對白色的主體要表現出它的素雅和潔凈,主體宜處理成高調;對黑色的主體要表現出它的深沉和凝重,主體宜處理成低調。當然,一個攝影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習慣,創造性地控制光比,以求得布光上的心意。

    posted on 2006-10-02 14:32 ericli 閱讀(1550) 評論(2)  編輯  收藏

    評論

    # re: 數碼攝影中的光及 2008-10-19 18:11 朱長純

    攝影室燈光的打法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數碼攝影中的光及 2008-10-19 18:13 宇航

    燈光的用法  回復  更多評論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久久九九全国免费|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免费电视剧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香港特级三A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网站|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99爱视频99爱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日本免费一本天堂在线|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野花高清在线电影观看免费视频 |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91麻豆国产免费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美女裸身网站免费看免费网站| 欧美三级在线电影免费|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