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是基于面向對象設計的,java的特性肯定繼承了面向對象的特性。下面我們就來結合面向對象來學習一下java的特性。
1.抽象:
抽象就是忽略一個主題中與當前目標無關的那些方面,以便更充分地注意與當前目標有關的方面。抽象并不打算了解全部問題,而只是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暫時不用部分細節。抽象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過程抽象,二是數據抽象。070-447
2.繼承:
繼承是一種聯結類的層次模型,并且允許和鼓勵類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種明確表述共性的方法。對象的一個新類可以從現有的類中派生,這個過程稱為類繼承。新類繼承了原始類的特性,新類稱為原始類的派生類(子類),而原始類稱為新類的基類(父類)。派生類可以從它的基類那里繼承方法和實例變量,并且類可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適合特殊的需要。
3.封裝:
封裝是把過程和數據包圍起來,對數據的訪問只能通過已定義的界面。面向對象計算始于這個基本概念,即現實世界可以被描繪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裝的對象,這些對象通過一個受保護的接口訪問其他對象。
4.多態
最后討論多態是因為多態和其他三個特性相比,應該是比較難理解的。
多態性是指允許不同類的對象對同一消息作出響應。多態性包括參數化多態性和包含多態性。多態性語言具有靈活、抽象、行為共享、代碼共享的優勢,很好的解決了應用程序函數同名問題。642-414
多態有兩種表現形式:重載和覆蓋
首先說重載(overload),是發生在同一類中。與什么父類子類、繼承毫無關系。
標識一個函數除了函數名外,還有函數的參數(個數和類型)。也就是說,一個類中可以有兩個或更多的函數,叫同一個名字而他們的參數不同。
他們之間毫無關系,是不同的函數,只是可能他們的功能類似,所以才命名一樣,增加可讀性,僅此而已!
再說覆蓋(override),是發生在子類中!也就是說必須有繼承的情況下才有覆蓋發生。 70-223
我們知道繼承一個類,也就有了父類了全部方法,如果你感到哪個方法不爽,功能要變,那就把那個函數在子類中重新實現一遍。
這樣再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就是執行子類中的過程了。父類中的函數就被覆蓋了。(當然,覆蓋的時候函數名和參數要和父類中完全一樣,不然你的方法對父類中的方法就不起任何作用,因為兩者是兩個函數,毫不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