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靜態代碼塊以及構造函數的執行先后順序,一直很迷惑,看了孫偉琴老師的《java面向對象編程》又結合畢老師的java基礎視頻中的講解,現用下面的這段小程序來簡明扼要的敘述一下,以加深理解,與君共勉....
public class Fu {
static {
System.out.print(1);
}
public Fu() {
System.out.print(2);
}
}
public class Zi extends Fu {
static {
System.out.print("a");
}
public Zi() {
System.out.print("b");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u = new Zi();
fu = new Zi();
}
}
1.
當父類與子類都有靜態代碼塊和構造函數的時候,執行順序如下:
父類靜態代碼塊 > 子類靜態代碼塊 java虛擬機加載類時,就會執行該塊代碼。
父類構造函數 > 子類構造函數 (先有父親,后有孩子)
如果是多級繼承關系的話,高層的父類首先執行,然后依次遞減
總結:靜態優先執行,父類優先于子類執行
靜態代碼塊是在JVM加載類的時候執行的,而且靜態代碼塊執行且僅執行一次
2.
在調用類中的方法時,在方法體執行之前,首先要對類中的成員變量進行賦值,如果代碼中沒有賦具體的值,就會賦予變量默認值。成員變量的賦值順序按照前后順序進行。如果代碼中既有直接賦值,也有構造方法賦值,那么根據先后順序執行
3.
重寫(Override) 重載(Overload)
重載,在一個類定義中,可以編寫幾個同名的方法,但是只要它們的簽名參數列表不同,Java就會將它們 看做唯一的方法。簡單的說,一個類中的方法與另一個方法同名,但是參數表不同,這種方法稱之為重載方法
重寫,子類重新實現父類中的方法;
1. 發生方法重寫的兩個方法返回值,方法名,參數列表必須完全一致
2. 子類拋出的異常不能超過父類相應的方法拋出的異常
3. 子類方法的訪問級別不能低于父類相應方法的訪問級別(public,package,protected, private)
4.
動態綁定思想:在運行時環境中,當通過子類B調用一系列的實例方法(包括一個方法調用另一個方法),將優先和B類本身包含的實例方法動態綁定,如果B類沒有定義這個實例方法,才會與從父類繼承來的實例方法動態綁定。
看了上面的說明,大家也應該知道上面的程序輸出結果了。
輸出結果為:1a2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