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產系統的物流配送大部分仍處于較落后的狀態,使用單位有物料需求時通過電話或郵件與配送單位進行溝通,這種方式存在溝通不及時和缺少數據記錄的缺陷。在出現缺料問題時造成無法追究問題的責任單位,容易出現推脫等問題,對管理和考核造成極大的不便。
1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系統的硬件包括:電腦、PIC 單片機控制系統、ZigBee無線模塊、警告指示燈,硬件連接圖如圖1。

圖1 系統硬件連接圖
2 系統硬件設計
2.1 微控制器選擇
單片機控制系統中使用的芯片為PIC18F442,PIC18F442 系列控制芯片是一種帶16K 字節閃爍可編程可擦只讀存儲器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8 位微處理器。
該器件采用低功耗高速閃/EEPROM 技術,全靜態設計,寬工作電壓范圍(2.0V~5.5V)。增強型典型閃存程序存儲器可擦寫100,000 次,閃存/ 數據EEPROM 保存期大于40 年,并能夠通過軟件控制下可自行再編程,可以通過兩引腳進行在線調試(In-Circuit Debug,ICD)。
2.2 ZigBee無線模塊選擇
系統選用的ZigBee模塊為即聯科技JL13 ZigBee無線模塊,JL13 ZigBee無線模塊工作電壓為3.3V,Zigbee 網絡基于IEEE802.15.4 國際標準、上層協議為ZigBee 協議棧,具有低功耗,低速率,高可靠性,網絡路由功能強大的特點。
其內核芯片JL13 ZigBee無線模塊是一個真正的單芯片解決方案,遵從ZigBee 規范和IEEE 802.15.4 標準,它由一個含有基帶modem 的射頻收發器、硬連線的MAC 和內嵌8051內核的微控制器(帶有內部Flash 存儲器)組成。
2.3 外圍電路設計
單片機PIC18F442 的TX、RX 端與ZICM2410 的TX、RX 直接相連,同時與電腦的DB9 端口進行連接,形成三方通訊的連接電路。同時在控制系統中設計5V和3.3V 的穩壓電路,為單片機與無線模塊工作供電。在單片機中選取兩個未被使用的I/O 口作為物料呼叫的觸發輸入和警示裝置的輸出,因為一般的警示益的驅動電流較大,需在單片機輸出端口處外接一個ULN2003 模塊進行電流放大再與警示裝置進行連接,保證系統工作正常。JL13 ZigBee無線模塊的P0_0、P0_1、P0_2,三個引腳分別連接三個發光二極管,三個二極管分別下拉一個1K的電阻接地,用于觀察模塊工作狀態,若模塊正常發送數據,P0_0 處于高電平狀態,若模塊正常接收數據P0_1處于高電平狀態,若模塊發生通訊故障,P0_2 處于高電平狀態。
3 系統控制邏輯

圖2 系統控制邏輯流程圖
4 系統調試
首先要測試各器件本身是否能正常工作,畫出元器件的引腳圖,然后再將元器件按照原理圖排列并連接好所有導線,并用萬用表測試連接導線是否能夠正常導通,確保單片機能正常工作和硬件電路連接正確后開始進行電路調試,調試過程先按設計電路逐個模塊進行測試,確保所有模塊正常工作,上電之前必須先測試電源正負極是否存在短接情況。
首先是軟件調試,在Proteus 仿真平臺上進行硬件仿真來調試各功能元件是否能正常運行,模塊之間能否正常通訊,程序是否正確執行。
其次是實物調試,測試線路確定無誤時連接開關電源調試。JL13 ZigBee模塊在出廠時需要進行一定設置才能更好的使用,把硬件與電腦的DB9 串口進行連接,使用串口調試助手進行模塊初始化設置,主要更改技術參數為“本地網絡地址”、“目的網絡地址”、“信道號”等的設置,所有從機的目的網絡地址都必須設置為電腦端模塊的本地網絡地址,所有模塊的本地網絡地址不允許出現重復的現象,為避免其他系統的無線模塊之間存在數據干擾,模塊工作的信道號必須在工作范圍內唯一,傳輸數據波特率、數據位、校驗位、停止位等信息必須與單片機程序中使用的數據信息匹配,避免造成通訊協議不同而造成數據錯誤。除了數據協議,還需要設置模塊的通訊傳輸速率以及模塊發送功率,在使用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功率的設置,JL13 ZigBee無線模塊在實際環境中,有普通障礙的實際通訊距離為50-100 米,如由于需求或其他原因造成兩個通訊點之間的距離大于模塊工作距離,可通過在中間增加模塊進行信號中轉,同時把模塊的設備類型改為“路由設備”。在調試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抖動干擾等現象,需在程序中添加各種抗干擾語句,增加程序可靠性。
5 總結設計
采用單片機PIC18F442 與 ZigBee模塊作為核心,實現物料呼叫系統的無線通訊。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無線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減少現場布線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而單片機的低廉價格也為系統的推廣和研發降低了經濟負擔,整個系統具有較好的應用優勢與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