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抓市場熱點?這樣的文字以前寫過很多,或許很多人沒有去認真查閱,這里簡要概括下。
第一:從基本面和政策面上選取。市場的熱點始終和政策面、基本面的信息緊密相關,比如去年的1664點大B浪反彈,就和國家4萬億內需拉動刺激政策出臺密切相關,在08年11月期間,建材、工程機械等個股就是熱點股,第一批上漲50%的個股群基本都是從這些板塊出現的;而到了下一個階段,市場熱點就開始向業績成長轉移,與年度報表行情相呼應。本次原始第一浪行情的孕育,包括在國慶節前的挖坑洗盤后,都是圍繞資源壟斷、四新、三低這個范疇,消息面起催化作用的就是國際大宗商品走牛,刺激了資源股和其他大宗商品牛市,而國家產業政策上接連出臺振興、推廣新能源、新科技、新技術政策,使這些行業、領域的股票聞聲大漲,還有一點就是國家對稀土資源的控制、限制出口,也成為了稀土資源個股出現風起云涌行情的導火索。因此,投資者在選股、選取市場熱點方面,一定要多結合社會環境以及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比如投資者只要長期認真關注《94年以來美圓指數和黃金價格關聯變化》一定不會錯過黃金股的機會,比如投資者每天關注了國家產業政策信息,就完全會知道稀土資源的限制出口必定會促使稀土資源股的走牛機會,比如投資者一直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扶植的《五朵金花》等,它們在06年到現在所表現的波段機會都是比其他品種要強的。
第二:從技術面上選取。7月中旬以來,我寫過一些技術上選取強勢股的文字,其中重要一點就是選取先于大盤收復20、30日線的個股,為什么要說這個條件,這是因為,只有這樣技術形態的個股才說明它們獲得了新多資金關照,也只有在新多資金的關照下,它們才有先于大盤收復中長期趨勢的希望,有主力資金關照的個股肯定是強于大盤的個股,如果忽視這一點,盲目介入還在走下降趨勢的股票,則是極其不妥的。隨著行情的展開,前期溫和的上升通道運行的股票,都會遭遇主力洗盤,因此,只要上升趨勢沒有出現過密集放量,那么,7月至今的主力是沒有希望順利出逃的,一旦這些個股進行兇橫的挖坑洗盤,也是我們重新布局的機會,洗得越厲害,未來的上漲才會越激動人心,因此,挖坑的時候,不但不要怕,而且應該大膽捂股。
第三:從資金流向上選取。很多人喜歡每天看盤,每天看盤究竟要看些什么?這一點我也寫過相關分析,應該是在2010年停寫博客的同期,就有一系列的文字。看盤其實就是看主力動向,這個識別方法不需要什么特別軟件,任何一個免費股票軟件都具備這個功能,投資者可以每天關注資金成交前50位個股情況,如果一只個股在長期下跌后,持續幾天進入資金成長前50位,而日K線上股價變化不是很大,那么,我要告訴你,這個股票已經有主力在壓價吃貨,特別是它的換手率高于市場其他個股的平均水平,而且一直在7%以下震蕩運行,這個信號越加值得重視,一旦主力建倉工作完成,隨時會展開拉升行情,主力持倉越高,主力控制籌碼越多,成為熱點的希望就越大。沒有題材,它們會利用輿論編織題材,沒有概念,它們會散布消息策劃概念。事實上,本輪行情到現在,熱門股的資金成交量始終是占據兩市資金成交前50位的,假如你手中的個股資金成交一直位列兩市所有交易品種的最后100名,那么,它就是不折不扣的冷門股或滯漲股。
如果按照每天看盤的思路去選取,則會更簡單,比如大洗盤后,或是大調整以后,哪一只股票先于大盤結束調整,先出現強反彈,那么,它在后一個階段成為領頭羊的概率越大。歷史篇目里寫過一篇牛市之初的第一個無量漲停板應該果斷追擊,誰能夠在大殺跌之后第一個封上漲停板的股票,十之八九都是主力勇敢做多的龍頭,這和行情趨勢要見頂的時候,這和連續衰竭缺口已經出現的漲停板是有完全的本質區別的。
posted on 2010-10-14 10:01
kelly 閱讀(147)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