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模式是最重要的模式,因為大多數模式都需要用到工廠模式。如果不能正確的運用工廠模式,那么可以說無法成為合格的架構師。
多數設計模式的內容講解的都是如何設計接口。
接口如何產生呢?如果在客戶代碼(類庫的使用者稱之為客戶)中直接使用具體類,那么就失去了接口的意義。因為接口的使用目的,就是要降低客戶對具體類的依賴程度。如果在客戶代碼中直接使用接口,那么就造成了客戶對具體類名稱的依賴。(客戶最終需要以某種方式指明所需要的具體類,如配置文件或代碼,但是只需要指出一次,所以說降低對具體類的依賴程度)。要使客戶代碼不依賴具體類,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客戶代碼不依賴具體類的部分不知道具體類的名稱。知道具體類名稱的部分,僅僅是配置部分。(配置文件或者配置代碼)。
依賴不可能完全消除,除非二者毫無聯系。但是可以將這種依賴的程度降到最低。
既然不能直接創建具體類,那么就需要通過一個創建者類來創建接口的實現類。這樣就產生了工廠類。
那么現在已經知道工廠類存在的理由,抽象創建接口的過程。
這樣,就可以使用簡單工廠。
簡單工廠,一般是兩級結構。工廠類創建接口。
隨著接口創建復雜性的增強,可能在接口創建的過程中,一個創建者類,無法承擔創建所有的接口類的職責。
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定義了一個接口,有6個實現類分別是123456號。但是,這六個實現類不可能用一個工廠創建出來,因為123號是 windows下的實現,而456號是linux上的實現。(假設我們使用的語言不是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的java語言),那么這個時候,我還需要客戶方用相同的方式來創建這個借口,而不是在代碼中到處寫
代碼
if (操作系統 == " windows " ){
}
else {
}
那樣就太麻煩了。設計模式就是為了減少麻煩,而不是什么別的廢話,比如什么太極八卦、天人合一、面向xx之類的。因為怕麻煩,
所以搞出設計模式這個咚咚減少麻煩。如果你發現用了設計模式更麻煩了,那么肯定是你用錯了。
這個時候為了省事,我就把工廠也抽象成一個接口(因為我有兩個相似的工廠,如果只有一個,我還廢話什么呢),這樣就成了工廠方法。
當然,既然工廠方法成了一個接口,那么當然也需要用一個工廠來創建它。這個時候,創建是三級結構,簡單工廠(此時是工廠的工廠)創建工廠接口(本來是個類,現在因為進一步的抽象,成為接口了),工廠接口創建產品。
過了一段時間,隨著我們的工廠業務不斷發展,我們有了很多產品。
比如,我們有錘子和釘子兩種產品。這兩種產品都有windows品牌和linux品牌的。我們給錘子和釘子各自定義了一個創建的接口。
代碼
interface 錘子工廠{
造錘子();
}
interface 釘子工廠{
造釘子();
}
可是,我們發現某些用戶,用windows的錘子去敲linux的釘子,從而把程序敲出了bug。這當然是我們的錯誤,因為我們違反了一條金科玉律:
要想使你的程序穩定運行,你假設用戶是豬。
所以,我們把錘子和釘子的工廠合并,讓一個工廠只能造出配套的錘子和釘子,這樣豬就沒有犯錯誤的機會了。
于是我們搞出一個抽象工廠:
interface 鐵匠鋪{
造錘子();
造釘子();
}
當然,這個鐵匠鋪是個接口,所以同樣需要用一個工廠來創建它。所以,這個時候,工廠還是三級結構。
我們的工廠,業務很多,而且產品一般都是配套使用的(這樣可以多騙點錢),所以,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使用抽象工廠和簡單工廠。簡單工廠用來創建工廠,抽象工廠創建產品。
工廠的作用,就是創建接口。
其實我們不知道什么是設計模式,我們只是怕麻煩。什么是麻煩呢?
我們覺得把同樣的代碼寫兩遍就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寧可多寫幾句,也要解決麻煩。豬不怕麻煩,可以日復一日的重復相同的事情,可是我們不是豬。
例子:
public interface Plant { }
public class PlantA implements Plant {
public PlantA () {
System.out.println("create PlantA !");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 PlantA do something ...");
}
}
public class PlantB implements Plant {
public PlantB () {
System.out.println("create PlantB !");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 PlantB do something ...");
}
}
public interface Fruit { }
public class FruitA implements Fruit {
public FruitA() {
System.out.println("create FruitA !");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 FruitA do something ...");
}
}
public class FruitB implements Fruit {
public FruitB() {
System.out.println("create FruitB !");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 FruitB do something ...");
}
}
public interface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Plant createPlant();
public Fruit createFruit();
}
public class FactoryA implement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Plant createPlant() {
return new PlantA();
}
public Fruit createFruit() {
return new FruitA();
}
}
public class FactoryB implement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Plant createPlant() {
return new PlantB();
}
public Fruit createFruit() {
return new FruitB();
}
}
public Client {
public method1() {
AbstractFactory instance = new FactoryA();
instance.createPlant();
}
}
posted on 2009-04-06 10:02
lanxin1020 閱讀(14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2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