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辭職了,離開了這個工作學習10年的金科公司。
感覺真的像畢業,傷感,興奮,迷茫,憧憬。
不做網絡了,開始做存儲。
終于可以放肆地發表一下對網絡的看法了,免得老擔心被一大堆CCIE們罵。
做過運營商,后來一直做金融銀行網絡,我個人覺得,趨勢一定是銀行網絡運營商化,更進一步,銀行網絡最后一定是完全外包給運營商了。現在出現了一些行自己上DWDM這些底層光傳輸,感覺有點開倒車。
不過,銀行的選擇是無奈的,因為運營商自己在開倒車。
也許是2001年開始的冬天,使得運營商特別害怕帶寬被占用,這就是為什么運營商大肆打壓BT之類的P2P。
真的很奇怪,我覺得運營商就是應該大肆讓用戶占用帶寬,吃得越快越好,不停地擴建網絡就對了。只不過,運營商太大鍋飯了,不懂得真正意義上的運營,大爺慣了,不懂得依靠服務賺錢。
注意到現在虛擬化大行其道,然后,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化,并不是在一臺硬件上跑多個虛擬軟件這么簡單,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化應該是系統虛擬,任何一個業務或者系統都有一個完整的虛擬系統在運行,包括虛擬的網絡,虛擬的主機,虛擬的客戶等等。
基于虛擬系統的概念,運營商就是在建設一個或多個物理基礎系統,然后提供虛擬業務服務。最后,接入就是免費的了,也就是說,運營商白送你一條網線入戶,然后根據業務收費。比如,語音、互聯網、視頻等等,不同的服務就是一個獨立的虛擬系統,相互邏輯上獨立,互不干擾,從底層網絡開始就不需要操心什么帶寬夠不夠,時延是否過長的問題,這都是虛擬系統已經解決了的問題。比如,運營商為個人用戶提供寬帶電視服務,構建一個虛擬寬帶電視網,這個網路已經提供了足夠的帶寬和質量保證,乃至所謂的視頻流分發的問題,剩下就只是如何計費和節目管理了;虛擬電視網根本就不用操心將來這里面是否還有其他業務沖突問題,因為虛擬電視網就只做寬待電視的,語音由專門的語音虛擬網去搞定。
好了,基于虛擬系統的概念,對于企業用戶,特別是銀行來說,就很簡單了,每個業務只需要開通單獨的業務虛擬網絡系統就好了,運營商保證這個虛擬系統24小時不間斷就好了,銀行只需要考慮自己的業務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可以了。虛擬系統本身從邏輯上(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物理上)是與其它業務虛擬系統完全分離的,所以,虛擬系統理論上不會被其它虛擬系統攻擊進來。至于帶寬,其實就無所謂了。
現在按帶寬收費的模式顯然不適合于虛擬系統了,虛擬系統按業務量收費,簡單地看就是流量,不過,從簡單的角度考慮,最后還是會按系統規模搞一個所謂的包月/包年的收費套餐。
初步想法,可能有點亂,以后慢慢完善吧。
posted on 2008-01-23 14:44
J2EE 閱讀(205)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