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Ubuntu7.04一個多星期了覺得挺很不錯,很多方面比在windows下好很多。方便的硬盤安裝。一開始是在家里的電腦安裝的,之后把硬盤拿到學校的電腦一插上去就可以用了,只需在命令行界面配置顯卡和校園網就OK了。Ubuntu的硬件的兼容性真是沒得說,還有人還制作了一個可以放在U盤的精簡版本。Linux的整個系統加上所有的常用軟件比windows加上所有常用軟件的磁盤占用小很多。
記得剛剛接觸電腦的時候就用了一段時間的RH9,覺得很神秘很帥。后來來到學校后發現校園網上不到網,用xrgsu要么掉線要么上不到,試了sesu和fc都是這樣。因為萬惡的銳捷又不能用虛擬機上網。這次是因為有個師兄用ubuntu7.04成功的上到了所以我又用回了Linux,用回了久違的VI。我不知為什么學了vi和emacs兩個編輯器,但是一直都用不慣emacs,vi就用得很順手。Linux下的編輯器就好在可以雙手不離開鍵盤,不用去用到鼠標,不過太久沒有用了,時不時手還是會想去摸鼠標,然后想一想手又縮回來按快捷鍵。
Ubuntu的中文社區很活躍,中文的資料又多得不得了,一般有什么問題搜索一下就可以查找到。
Ubuntu下用得最爽的是FireFox,好像沒有windows下的內存泄漏現象。Linux下的BT軟件就不怎樣,還是用wine+比特精靈比較好。相對于bt,linux下的電驢軟件就很厲害了,MLDonkey很快,最高能過1M/s。
下載安裝軟件,Ubuntu繼承了Debian系的apt-get系列的方便,很大得方便了我這類懶人。只要一個命令就可以簡單地在非圖形界面安裝軟件,而且自動安裝軟件源中最新的版本,一并安裝配置。只是把軟件安裝到哪里要自己去查找,有時是挺麻煩的,比如在安裝后要修改配置文件的時候,特別是安裝時文件分得很散,在配置radrails時要求輸入rails和rake的路徑。不過用了一段時間后熟悉了目錄的配置之后就要找程序文件就簡單多了,程序文件一般放在/usr/bin下。
不過有時一些軟件還是自己手動安裝好。第一有個權限問題,我的電腦還是主要用來做開發和學習的,而且又是我自己一個人用,對于Linux系統一向來的用戶安全機制對我來說有點多余。自動安裝的一些軟件,有時要設置權限,比較麻煩。第二就是版本問題,軟件源里的軟件雖說都是穩定版本,但是我有時想要新一點的版本,比如Eclilpse3.3,NetBeans6。
在開發時最大的好處就是編碼問題在Linux下對utf-8的支持很好。還有好像一些ide在Linux下好像速度快一點,還有ruby也是,反應快了很多。正在試著Gvim+rails.vim的感覺。不過還是習慣eclipse。Linux下的軟件,要么是gtk的,要么是Qt,要么java的,感覺上至少比win32程序用起來覺得舒服一點,完全是心理作用。

最后有兩件事讓我不爽,一個是特效開不到,我的顯卡是Ati 的X1650,萬惡的ati官方驅動不支持XGL,開源驅動又不支持X1650。另一件事是我用eva和QQ2006上了幾天之后登錄的時候竟然說我“您的IP不能用低版本的QQ”,真是萬惡的騰訊。我最后找了飄云版的QQ2007(因為不帶鍵盤鎖)才能用wine跑QQ2007。用wine+qq的時候發現打字那個提示框很快會不見,我用的是fcitx,還有我不能發起語音請求,發起時qq會崩潰,別人發起我接受就正常。
Ubuntu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