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天涯
?
作者 哈吉穆拉特
?
緣起:1992年
報上看到,捷克斯洛伐克忽然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叫捷克,一個叫斯洛伐克。
1996年前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僅限于一個捷克作家,他叫哈謝克,他有一本書叫《好兵帥克》,挺逗的。
1996年
“本屆歐洲杯決賽是捷克對英格蘭”,捷克隊主教練布赫林如是預測,他對了一半。
捷克隊如風似的席卷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國挺進決賽,有一個小青年在于意隊的小組決勝一役中打進制勝一球,后來知道那人叫內德維德。還有一個叫波博斯基的長發青年在對葡萄牙的比賽中打進全場唯一一球,這個面對四人堵搶的挑射很多年以后還被認為是絕對的經典,英格蘭的球迷喜歡這個被認為是歐洲冉冉升起的優秀球星,這屆比賽后,他留在了曼聯
決賽中另一個長發青年打進一個點球,他叫博格,后來去了利物浦。捷克最后輸給了德國最后一張底牌——比埃爾霍夫。
1997-1998年
世界杯預選賽,當西班牙在布拉格帶走三分后,聽到一句話:“捷克隊還沉睡在去年的歐洲亞軍中。” 分到西班牙、南斯拉夫一起的變態小組,捷克隊沒有出線。
那個長發帥哥波博斯基沒有抗住另外一個帥哥在右前衛的強勢,他于1998年離開曼聯。
那個短發帥哥還是短發,他在拉齊奧嶄露頭角。
我買了一個捷克人寫的書,他叫卡夫卡,看了看,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大,但是挺有意思,他被稱為現代派文學的鼻祖。開始我以為他是奧地利人。
1999-2000年
歐洲杯預選10戰全勝出線,其結果是被分到一個小組,該組有世界杯冠軍法國和東道主荷蘭,還有個世界杯8強丹麥。還有,他們的左前衛博格——被視為當時英超的一流中場,停賽2場。
第一場對荷蘭,打了兩三個門柱后在最后一分鐘被科利納判了一個點球,0:1輸給東道主荷蘭。
賽后內德維德被媒體稱為“歐洲最杰出的中場之一,具有無比的統治力。”
第二場對法國,在率先被亨利偷襲一球后,波博斯基運用點球扳平比分,隨后他用了一個腳底拉花后順勢遠射,球擦門柱而出,有時我想,這個球進了,也許事情會不同
和當時的法國進行主動出擊的結果可想而知,但這是小組出線的最后一絲希望,最后全場為2:1,法國勝。
這場比賽,替代停賽的博格帥哥出場的是一個愣頭青,他叫“羅斯基”。后來叫羅西基。
?
最后荷蘭射失4個點球缺席決賽,法國最后奪了冠。
捷克被認為有很好的前途。
2001-2002年
捷克隊被擠到了附加賽,他們對比利時。
兩個0:1,被淘汰了,內德維德在最后幾分鐘被罰下。
記得足球周刊有一篇捷克的悼文,悲觀的預測內德維德、波博斯基等人與世界杯的永別,我信。
我看到米蘭.昆德拉寫的一本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他也是個捷克人。
2002年5月,波博斯基的兩個進球幫助早已由短發變成長發的內德維德獲得了其第二個聯賽冠軍。
2003-04年
03年,內德維德成了歐洲足球先生,這是繼60年代的偉大球星馬索普斯特以后捷克的第二個巨星。
04年歐洲杯,捷克又分到了一個吸引眼球的組,這個組有德國和荷蘭。
我旁邊有一哥們號稱是捷克球迷,首發掃過一個個波希米亞人的時候,他對著內德維德大叫,但是掃過那個長發變成短發的波博斯基時,他不認識。
我告訴他,這哥們8年前比內德火。
?
捷克隊的攻勢足球再次震驚了歐洲,忽然多了很多捷克球迷,盡管我知道,他們中很多人歐洲杯后,會很快忘記這支球隊。
四強進二時,他們被希臘人絞殺。
2005年
捷克隊又分到了與荷蘭、羅馬尼亞一起的一個小組,又被擠到了附加賽。
11月的一天,盡管要備考,我仍然在一個晚上看到這幫人在布拉格殺入世界杯,是的,捷克歷史上第一次,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波博斯基還在,33了,一臉滄桑感,他還在右邊跑上跑下。
內德維德也回來了。
足球周刊錯了,也許是這本書令我最高興的一次錯誤。
2006年
3:0,捷克世界杯開門紅。
那個叫羅西基的,他其實一直叫羅西基,成為了本場比賽的最大英雄。
沒滿34歲的內德維德和滿了34歲的波博斯基聯袂出場,他們還把持著左右兩個走廊。
我還想起了沒來的博格和斯米切爾,還遠點,那個來過中國的內梅切克。
終場了,我似乎沒有什么激動,似乎來到這個賽場,是10年來注定的宿命,雖然晚了點,但還是來了。
?
科勒傷了,巴羅什也還有傷,不知道捷克隊能走多遠。
也許表現出以往的風采就足夠了,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走遠點,哪怕是多走遠一點。
繼續,捷克。
posted on 2006-06-17 22:50
matthew 閱讀(180)
評論(2)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