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5-11-28 18:10
nemo 閱讀(341)
評論(0) 編輯 收藏
《小鞋子》是這樣的片子: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正算干什么,無論你的生活看來多么糾纏不清,你只看它一個鏡頭就會沉靜下來。那鏡頭是緩的,不空,濃濃的全是伊朗那個國家的味道,淳樸透明的味道。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小哈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學后再換給他去上學。于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于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哈里試圖和父親去城里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后來,哈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于哀求老師批準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哈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后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后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后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并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哈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哈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游來舔舐他腳上的傷口……
片中兒童演員都有透明的眼睛,透明是種質感,一個很簡單,很淡的故事。從慣例來說,人們本可以將類似殘酷、凄涼、絕望的字眼加在這樣的情景設置上。然而主角是孩子,孩子是不懂得煽情的,他們只會偶爾地哭一下鼻子,帶些冤枉的眼神看著這個大人的世界,然后無奈地接受。
很傷感很溫情又沒有一絲造作的痕跡。阿里最終也沒有替妹妹爭取到一雙小鞋子,但是那種純良的美好的感覺已經深深地攝入我們的內心。如果有什么失意的事,我們可以安靜地象伊朗的小男孩阿里一樣坐在一個象是金魚池邊那樣的地方悄悄地體味一下傷感的滋味。如果你是一個真實的人,你需要一種情緒來洗去思想的塵埃,獨自地面對生活中的失意,你將坦然接受此時的落寞。人生有很多失意的時刻,這時候需要的并非借助虛偽的神話來打破現實的失落和純粹,而是寧靜地與自己相守。寧靜的力量是震撼的,《小鞋子》的漂亮結尾給了我這樣的感受。
最令人震撼的,是片中那種與生俱來的樸實,一種或許因為沒有嘗過山珍海味,沒有住過別墅洋房的未被玷污的善良,一種面對貧苦生活表現出的樂觀與從容。
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內心。當我們面對金子般的心靈時,感受到了平凡中孕育著的偉大。在最底層人們的生活中,我們找到了美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