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1984年,Mark B. HiffmanRobert Epstern創建了Sybase公司,并在1987年推出了Sybase數據庫產品。SYBASE主要有三種版本,一是UNIX操作系統下運行的版本,二是Novell Netware環境下運行的版本,三是Windows NT環境下運行的版本。對UNIX操作系統目前廣泛應用的為SYBASE 12.6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開發和推廣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開發的,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個OS/2版本。SQL Server近年來不斷更新版本,1996年,Microsoft推出了SQL Server 6.5版本;1998年,SQL Server 7.0版本和用戶見面;SQL Server 2000Microsoft公司于2000年推出,目前最新版本是SQL SERVER 2008

由此可見Sybase數據庫比我們平時常見的Sql Server出現的要早。Sybase公司一直面向電信、證券、金融、政府、交通與能源等領域穩步發展。尤其在電信行業一直在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

特點

Sql Server一樣他們都是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這里就簡單解釋一下什么是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


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

早期的數據庫應用程序都是在單臺計算機系統上創建的,擁有計算機的部門需要專業人員編程和維護,各部門需存儲相似的數據。但由于各部門的計算機系統不同,存儲的數據格式不同,彼此之間不能共享現有的資源,包括軟件資源(如數據文件、程序文件等)和硬件資源(如光驅、打印機等),且這種系統需配置齊全,價格昂貴。

個人計算機/局域網(PC/LAN)的出現,使計算機應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將各部門的計算機組成局域網,彼此可以共享資源。但由于各部門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不同,互相之間存在不相容的數據,又因各部門存儲相似的數據,造成數據的冗余,維護起來比較困難。人們就在思考:能不能將數據集中存放在一臺計算機上進行統一管理,供其它部門需要時進行查詢呢?

客戶/服務器選擇大中型機、工作站和高檔PC機作為服務器,選擇方便靈活,用戶界面美觀的計算機作為客戶機。服務器存儲數據庫,并且負責查詢數據并將結果提供給客戶機。客戶機用來完成耗時較多的用戶界面設計、報表設計和菜單設計等工作,它向服務器提出查詢數據的請求,并且負責將查詢結果提供給用戶。

這樣,客戶/服務器分散了處理任務,服務器存儲所有數據,負責數據庫的結構,可以對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及管理進行統一的控制,系統管理員可定期地進行系統維護。

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OL)進行通信。首先,客戶應用程序用SQL語句發送給服務器一個查詢請求,然后由服務器根據SQL語句的語義選擇最佳的執行策略,最后將執行后的結果返回給客戶應用程序。

----摘自《Sybase數據庫實例教程》

 

“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說白了就是服務器和客戶端可以不在同一個機子上,我們平時在局域網內連接其他的數據庫就是用到了這個體系結構。舉個例子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在機器A和機器B中都安裝了Sql Server但是機器A的數據庫服務沒有啟動,但是依然可以用機器ASql Server客戶端連接機器B的服務(機器B的服務需要開啟),這就是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

作者:beijiguangyong 發表于2012-1-31 23:37:54 原文鏈接
閱讀:1026 評論:7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