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ios的基礎平臺和插件都安裝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啟動nagios的服務了。不要著急,在啟動之前,我們還要做點準備工作。
1、
準備各種配置文件。還記得在基礎系統(tǒng)安裝的時候,敲過這樣一個命令吧:make install-config
。這個命令的作用是生成配置文件的樣式文件。你可以在 nagios/etc/
目錄下找到這些文件,其名字類似commands.cfg-sample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文件變成我們初始的配置文件。
cd ...nagios/etc
cp nagios.cfg-sample nagios.cfg
cp commands.cfg-sample commands.cfg
cp cgi.cfg-sample cgi.cfg
cp localhost.cfg-sample localhost.cfg
....
|
總之,就是把那些sample去掉,讓它們真正的上崗。
然后,我們修改cgi.cfg文件:
use_authentication=1 (默認)
default_user_name=nagios
authorized_for_system_information=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configuration_information=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system_commands=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all_services=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all_hosts=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all_service_commands=nagiosadmin,nagios
authorized_for_all_host_commands=nagiosadmin,nagios
|
我是用nagios這個名字做為默認用戶的,所以在上述幾個配置項中,我都在最后添加了這個用戶。
ok,做了上述幾個簡單的操作之后,我們就可以檢測一下配置文件的正確性了,這個操作是很重要且必要的,在以后對nagios做配置修改或者添加監(jiān)控對象的時候,也都要記得重啟nagios之前要做這個操作:
/usr/local/nagios/bin/nagios -v /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
|
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會有如下顯示:
Total Warnings: 0
Total Errors: 0
|
如果存在問題,會提示你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修復錯誤就可以了。如果不清楚如何修改,請參詳我之后關于各個配置文件的說明文檔。
終于可以啟動了吧,命令如下:
/etc/rc.d/init.d/nagios start
|
如果正常啟動,那么就可以去驗收我們的成果了,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
這是會提示你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這個密碼就是我們在安裝基本系統(tǒng)的時候,用命令
/usr/bin/htpasswd -c /usr/local/nagios/etc/htpasswd.users nagios
|
生成的,命令后面的參數分別是認證文件和用戶名。如果你忘記了用戶名和密碼,沒關系,再執(zhí)行一次吧。
如果要添加用戶的認證,那么要
去掉參數“-c”,否則會覆蓋之前的用戶驗證信息。另外,添加了用戶之后,也要在cgi.cfg文件中進行相應的添加哦!
為了慶祝勝利,我來上傳一些登錄的圖片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width="500">
posted on 2009-05-13 13:46
Blog of JoJo 閱讀(9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每日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