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Shao Fan

    關于JAVA與軟件工程
    posts - 31, comments - 71,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4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2007年4月1日

    目前開發人員對系統開發的一個共識是使用三層架構,分為表示層,業務層,和持久層。而這三層之間的依賴關系如何?比較常見的一種看法是

    表示層 --> 業務層 --> 持久層

    這表明了層與層之間的調用關系,表示層通過調用業務層來完成任務,而業務層則調用持久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種依賴關系是

    表示層 --> 領域模型(Domain Model) <-- 持久層

    表示層和持久層都應該理解(recognize)領域模型。而領域模型則是業務層的一部分。業務層正是系統的價值所在。雖說表示和持久也很重要,在某些系統中可以說是很關鍵,但是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業務服務,所以業務層應該是系統的核心

    基于以上的認識,在系統設計的時應首先分析需求得到領域模型,找出系統中的實體、對象(靜態的一面),并明確大致的業務流程(動態的一面)。 而另兩層應盡最大努力為業務層服務,且盡量減少業務層受另兩層的限制。


    各層的職責:

    表示層:負責顯示信息,及從系統外部得到輸入。表示層的設計決定系統界面的可用性,及信息輸入和展示的可靠性。表示層只知道如何展示信息,及收集用戶輸入,并不知道該如何對這些輸入進行處理來完成業務。

    業務層:完成業務邏輯。業務層設計決定客戶價值是否能夠得到實現。這是系統的關鍵。外在的表現是功能性。業務層設計和實現的失誤表現在用戶端即功能缺失,功能不可靠等。如果需要對業務層的業務規則進行解耦,則可以使用規則引擎如Drools,把業務規則分離出來。但分離后的業務規則仍屬于業務層。業務層知道如何對用戶輸入進行處理,能夠應用業務規則完成用戶所需的業務,但它不知道數據如何讀取和保存。

    持久層:負責用戶信息的持久化。持久層的失誤表現在外即數據處理(儲存,展示等)不可靠。持久層完全不知道業務,只專注于數據存儲和讀取。所謂持久化并不一定是指數據庫,任何方式的持久化(通過文件,網絡的持久化等)都應由持久層完成。

    各層的設計都會直接影響系統性能。

    三層的體積大小和復雜度在不同的系統中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GOOGLE的搜索引擎,它的界面很簡單,可以想像表示層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它的業務層,關系到處理關鍵字,分析搜索結果,決定排名等,而持久層則要負責處理超大量的數據。業務層和持久層則相當復雜。而有的系統持久層會很小,比如殺毒軟件,媒體播放軟件等。業務層小而另兩層大的例子暫時還沒有想到:)


    posted @ 2007-09-08 19:45 shaofan 閱讀(5130) | 評論 (2)編輯 收藏

    help是一個內置函數,所謂內置函數,就是在Python中被自動加載的函數,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參數分兩種:

    • 如果傳一個字符串做參數的話,它會自動搜索以這個字符串命名的模塊,方法,等。
    • 如果傳入的是一個對象,就會顯示這個對象的類型的幫助。

    比如輸入help(’print’),它就會尋找以’print’為名的模塊,類,等,找不到就會看到提示信息。而print在python里是一個保留字,和pass,return同等,而非對象,所以help(print)也會出錯((kkkkkkk))。

    舉個例子:

    1 help(’sys’) #會列出sys模塊的幫助
    2 = [1,2,3]
    3 help(a) #會顯示list的幫助
    4 help(a.append) #會顯示list的append方法的幫助

    python安裝自帶的library reference,2.1節是關于內置函數的。

    Reference Manual的6.6節可以找到關于print的東東。

    posted @ 2007-06-05 06:28 shaofan 閱讀(276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Struts2默認theme是xhtml,它用表格來對表單中的控件進行排版。它也提供一個客戶端的js驗證功能,但是它的js腳本卻有些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前次驗證的提示信息無法被清除,提示信息會不斷的累積顯示在屏幕上。而按照設計,每次提交表單時應只顯示每次驗證的出錯信息。

    它的客戶端驗證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用戶提交表單時,對各個控件的輸入按預先設置的規則進行驗證,如果有問題,則清除表單里原有的出錯提示信息,并寫入新的提示。其設計的功能是把出錯信息寫表格里出錯控件的上方,以便用戶看得更加清楚。問題就出在其用來清除原出錯信息的函數,其代碼是這樣的(在struts.jar的template/xhtml目錄下可以找到):

     1 function clearErrorMessages(form) {
     2 
     3     var table = form.childNodes[1];
     4     iftypeof table == "undefined" ) {
     5         table = form.childNodes[0];
     6     }
     7 
     8     // clear out any rows with an "errorFor" attribute
     9     var rows = table.rows;
    10     var rowsToDelete = new Array();
    11     if (rows == null){
    12         return;
    13     }
    14 
    15     for(var i = 0; i < rows.length; i++) {
    16         var r = rows[i];
    17         if (r.getAttribute("errorFor")) {
    18             rowsToDelete.push(r);
    19         }
    20     }
    21 
    22     // now delete the rows
    23     for (var i = 0; i < rowsToDelete.length; i++) {
    24         var r = rowsToDelete[i];
    25         table.deleteRow(r.rowIndex);
    26         //table.removeChild(rowsToDelete[i]);
    27     }
    28 }


    看這個函數的前三行,它試圖取得form的第1個或第2個子節點,并把它作為table來處理(看接下來的幾行)。要想清除表格里的錯誤信息,首先要取得表格本身,這沒錯,但是如果第1個或第2個子節點不是table的話,腳本就會出錯,造成原出錯信息無法清除,這樣每次提交后的提示信息就會累積在屏幕上。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辦法:
    • 寫代碼時要小心,保證form的第1或2個子節點是table,不要在生成table前加其他代碼。
    • 或,修改xhtml的validation.js,使它總能獲得正確的table元素,重新打包到struts.jar。
    剛看了一下Struts的JIRA,已經有人報告了這個問題(id WW-1802),而且這個bug在2.1版本中已經解決了。

    posted @ 2007-06-03 17:56 shaofan 閱讀(2537) | 評論 (3)編輯 收藏

    假設:用兩者寫一個最小的WEB程序。
    過程可以參照:
    1.struts的就太多了,隨便哪個都可以
    2.python/django可以看limodou寫的Django step by step

     

    Java/Struts/JSP  Python/Django
    開發步驟 1.在web.xml里配置struts的servlet
    2.在struts-config.xml里配置URL和action的映射
    3.寫action
    4.寫JSP
    1.在urls.py里配置URL到方法的映射
    2.寫相應的方法
    3.寫HTML模板
    調用過程 1.根據web.xml的映射調用struts的servlet controller
    2.servlet controller根據struts-config.xml的映射調用相應的action
    3.action處理請求
    4.JSP渲染顯示
    1.根據urls.py的映射調用相應的方法
    2.方法處理請求
    3.HTML渲染顯示


    相比之下前者用了兩層才把一個HTTP請求映射到實際處理的方法:第一次是servlet的映射,第二次是struts action的映射。
    而django則一次就從URL映射到相應的方法了。

    另外一個比較顯著的區別,也是基于java和python的語言上的區別吧,java的所有方法必需包含在一個類中,因此action mapping配置時是映射到類,而action在實現類則應實現事先約定的方法(通過繼承或實現接口)。而django則直接得多,可以直接在配置里寫明處理請求的方法名。


    posted @ 2007-04-06 19:11 shaofan 閱讀(4975) | 評論 (0)編輯 收藏

    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是一套語言無關的XML解析的接口定義。它定義了在XML解析中需要的類型,方法,以及屬性,比如如何獲得一個XML標簽,如何改變標簽的內容,如何改變它的屬性,等等。

    DOM只是一個定義,并不是具體的實現,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各個平臺上都能用相同的方式來處理XML,這樣一來,我只要了解DOM,基本上在各個平臺上都可以方便的處理XML,而不用重新學習了。比如說,Java, JavaScript, Python都有DOM的實現,用它們來處理XML,方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當然也有非DOM的XML解析方式)。在Java下,實現DOM的類庫就有很多,比如JDom,Xerces, 用GOOGLE一搜就一大把。現在Java 5.0內置的就是Xerces。而JavaScript本身就內置了DOM的實現。Python也默認安裝了DOM的庫。

    正因為DOM致力于實現各個平臺上對XML一致的處理方式,它定義了一堆自己的接口。因此在用DOM的時候,會有很多非NATIVE的東東。比如說,返回節點的子節點的方法,childNodes,返回的類型是NodeList。我第一次在Java上用,就以為是返回一個List,然后用get(n)方法來取得某元素。而實際上NodeList是用item(n)的方法來取得某元素的。這就讓我覺得很怪。而DOM正是用這種方式來獲得“語言無關”的能力的。

    DOM是用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來定義的。完整的定義可以在這里找到 http://www.w3.org/TR/2004/REC-DOM-Level-3-Core-20040407/core.html。IDL也很容易看懂。定義的1.1節列出了所有的接口。

    這些接口里,最重要而且常用的是Node,NodeList,Document,Element,Text,Attr這幾個。DOM把XML文檔看作一棵樹,樹上的每個元素都是Node。每個Node都屬于某個類型,比如Element,attribute,text等。這些類型就表明這個節點在XML文檔里的類型了。

    比如Node里有個屬性:

    ??readonly?attribute?unsigned? short ??nodeType;

    根據這個定義,對于取得的節點,我們就可以通過讀取nodeType這個屬性來判斷這個節點的類型。在Java里,所有的屬性都是用getter來取得的,因此對某節點n,就可以用n.getNodeType()取得它的類型。Node接口里也定義了類型常量:

    ??const?unsigned?short??????ELEMENT_NODE???????????????????=?1;
    ??const?unsigned?short??????ATTRIBUTE_NODE?????????????????=?2;
    ??const?unsigned?short??????TEXT_NODE??????????????????????=?3;
    ??const?unsigned?short??????CDATA_SECTION_NODE?????????????=?4;
    ??const?unsigned?short??????ENTITY_REFERENCE_NODE??????????=?5;
    ??const?unsigned?short??????ENTITY_NODE????????????????????=?6;
    ??const?unsigned?short??????PROCESSING_INSTRUCTION_NODE????=?7;
    ??const?unsigned?short??????COMMENT_NODE???????????????????=?8;
    ??const?unsigned?short??????DOCUMENT_NODE??????????????????=?9;
    ??const?unsigned?short??????DOCUMENT_TYPE_NODE?????????????=?10;
    ??const?unsigned?short??????DOCUMENT_FRAGMENT_NODE?????????=?11;
    ??const?unsigned?short??????NOTATION_NODE??????????????????=?12;

    用這些常量和和n.getNodeType()的結果比較,就可以知道它是不是某種類型。

    Node接口中也定義了一些方法,比如:

    ?Node?????appendChild(in?Node?newChild)????raises(DOMException);

    表明appendChild方法需要一個Node類型的參數,返回一個Node。 具體的說明可以點文檔上的鏈接進去,也很容易看懂。

    Node接口里定義了操縱節點的方法,比如增加子節點,返回父節點,插入新節點,返回節點類型,等等。Document,Element等接口都繼承Node接口,因此在它們上面都可以使用操縱節點的方法。

    Document:代表整個XML文檔。所有DOM元素都不能用類似Java里new的方式來生成,而是要通過調用Document里的相應方法來生成。因此它提供了生成諸如Element, Attr, Text的方法。比如createElement, createTextNode, createComment等。它也提供了名為getElementsByTagName的方法,用來通過標簽名稱來取得其對象。比如getElementByTagName("ul")就可以獲得所有ul標簽。它也提供一些文檔的屬性,比如xmlEncoding,inputEncoding等。它的一個屬性,documentElement代表文檔的根節點。所有對XML元素的操作,基本上都是從Document開始的。

    Element:代表一個XML標簽。它可以有屬性,子標簽,等。比如<ul id="booklist"><li>hello</li></ul>。標簽ul是一個Element,它有一個屬性叫id,屬性的值是booklist。它有一個子結點li。li也是一個標簽,它也有個子節點hello,是一個Text類型的節點。這個接口提供操縱其標簽屬性的方法,比如getAttribute,setAttribute,removeAttribute等。它也提供了和Document中一樣的getElementsByTagName的方法,用來獲得在這個節點下的元素。

    Attr:代表標簽中的屬性。比如上面的id。它也是一個Node。它有名字,值,也可以獲得它的所屬標簽。

    Text:代表一段文字,比如上面的hello,它也一個Node,但比較特殊,它不是直接繼承Node,而是繼承CharacterData接口,后者繼承了Node。但是它不能有子節點。

    用JavaScript給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個HTML文檔:

    < html >< head >< title > Try?DOM </ title ></ head >< body >
    < ul >
    < li > hello </ li >
    < li > world </ li >
    </ ul >
    </ body ></ html >

    下面是增加一個li的JavaScript方法:

    ulLis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 ul " );
    ul?????
    = ?ulList.item( 0 );
    txt????
    = ?document.createTextNode( " I?am?new?li " );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li " );
    li.appendChild(txt);
    ul.appendChild(li);

    用Java來寫,是這樣:

    NodeList?ulLis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 ul " );
    Node??????? ul??????
    = ?ulList.item( 0 );
    Text????????? txt???? ?
    = ?document.createTextNode( " I?am?new?li " );
    Element??? li??? ????
    = ?document.createElement( " li " );
    li.appendChild(txt);
    ul.appendChild(li);

    可以看到處理方式和數據類型都是一樣的。如果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DOM的定義,都是IDL。

    posted @ 2007-04-01 18:45 shaofan 閱讀(85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一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77777|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日本卡1卡2卡三卡免费|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a级男女仿爱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1000部啪啪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