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行業,說起來就讓很多人心動。為啥?專出富豪唄。2012年胡潤少壯派富豪榜中,IT 行業可是最“豐產”的行業。
做 IT 的人卻叫苦連連:“這個叫隔行如隔山……事實上我們并沒有外界想的那樣光鮮,你們上班的時候我們上班,你們下班的時候我們加班……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到了 30 歲,忽然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這似乎是很多“80后”IT 人士的心聲,在工作了四五年之后,他們一方面面臨身體、精力的瓶頸,另一方面,“90后”又在后面虎視眈眈。
31歲的 IT 精英找不到女友
劉先生今年 31 歲,是典型的 IT 男,大學一畢業就進入某網絡公司的研發部,到現在已經是公司元老中的元老,也是研發部舉足輕重的人物。
按理說,像劉先生這樣的真沒什么好擔憂的,位高權重,收入頗豐,但他依然覺得苦惱——做 IT 太費腦,加班時間太多。“我們公司加班非常多,忙到晚上三四點是常有的事情,我們每個人的桌下甚至都放了個躺椅,太累的時候就在辦公室里睡會兒。”
劉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年,他倒是每天都充滿干勁,天天加班都無所謂,但現在明顯覺得吃不消了,連著加班幾天,會有疲憊感,體力明顯不如從前。
“說 IT 行業是吃青春飯的,這話一點不假。我最近在電視劇《心術》里看到一句話,把人比喻為紅蘋果、青蘋果、爛香蕉,說剛進醫院的護士是紅蘋果,上了一年夜班的護士是青蘋果,臉色發青,上了好幾年夜班的護士是爛香蕉。我覺得自己就是根爛香蕉,臉色很差,整個人看起來就是tb亞健康狀態的樣子,甚至看起來比同齡人老。我現在已經有很多白頭發了,可以預見,如果照這樣的強度工作下去,到 45 歲,我出門,估計孩子們都得叫我爺爺——滿頭白發了。”
劉先生的表弟今年考大學,IT 精英表哥一直是他崇拜的對象,填志愿時更是對表哥讀過的學校的計算機系蠢蠢欲動,并立志要成為表哥那樣的 IT 精英。劉先生趕忙勸說:“做 IT 很辛苦的,常常加班,還很費腦,你還是再考慮考慮,別的行業也可以。”
因為老加班,劉先生連女朋友都沒有。31歲了,有些同學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他還是光棍一個,這也給他很大的壓力。“以前沒感覺,單身也挺快樂的,工作之余自己一個人瞎樂。過年的時候回去參加同學會,看到很多同學都帶孩子來了,我還形單影只,忽然覺得有些迷茫。這幾年的時間都貢獻給工作了,連交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
劉先生告訴記者,在他們公司,他基本上也是做到頭了:升職基本上已經遭遇天花板;再搞研發身體也吃不消了;轉管理崗位,公司并不認同,也沒有辦法給他合適的位置。現在他打算自己出來創業,正好有幾個做 IT 的朋友也都有創業打算,他們打算成立軟件公司,專門開發手機軟件,未來幾年應該還是比較有前途的。
年薪 60 萬的 IT 男沒時間陪家人
有同樣困擾的還有陳西(化名),他今年 30 歲,24歲大學畢業就從事 IT 業,跳了兩次槽,目前年薪 60 萬元,在杭州某家電子商務公司里做研發。
陳西說,他其實很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但對于為工作而付出的無數個夜晚的加班感覺很無奈。“這幾年關于過勞死的報道很多,很多正值壯年的人因為工作強度太大而猝死。我的一個同事,因為這幾年工作太拼命,最近被查出來肝方面的毛病。我忽然覺得有些恐懼,怕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今年剛剛當了父親,有了對龍鳳胎,我想好好珍惜生命,看他們長大。我現在特別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后就回家陪女兒,而不是對著冰冷的電腦加班。我也覺得很對不起我的妻子,她懷孕的時候產檢都是自己去的,我太忙了。我現在想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家人。”
陳西告訴記者,他覺得自己在工作上也遇到了瓶頸,公司競爭很激烈,進來的“90后”都很有沖勁,像他們這種“前浪”,一不留神就會被拍死在沙灘上。“像我們做 IT 的,不可能一直做技術,這也是個吃青春飯的行當,一定要在三十左右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轉,轉到非技術方面,管理或者是其他方面,或者創業。總之不能一直做,會有一個瓶頸,到達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再往上漲了。我的同事、同學們都有這種感覺,到了 30 歲,就需要改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 IT 精英都有像劉先生和陳西這樣的迷茫,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讓他們沒有自己的時間,很多 IT 男到 30 歲還打著光棍,雖然收入不菲,但因沒有時間,并不受女生的歡迎。
有些悲觀的 IT 男甚至還萌生了 40 歲退休的想法,希望從此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