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6月27日 – IDC今天在北京召開中國軟件市場研究說明會。在此次說明會上,IDC 分享了針對2012年以及未來5年中國軟件市場的發展趨勢,重點介紹中國軟件市場的宏觀環境,用戶對軟件的需求變化,軟件市場的熱點方向分析,并針對廠商如何將第三平臺的四大趨勢融入到軟件產品之中提出相關建議,有助于廠商深入理解當前中國軟件市場情況,準確把握市場機會。
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計算以及社交網絡為特征的第三平臺時代的到來,為中國軟件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這四大要素也在逐漸融入到軟件的發展歷程中。作為我國政府提出的“新四化”之一,信息化成為了中國企業級用戶轉型變革的驅動力,而軟件正是實現信息化的核心和關鍵,國家也出臺了新18號文件鼓勵國內軟件產業快速發展。
雖然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大型行業用戶以及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升級,以及快速響應外界市場環境變化的需求,亟待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對軟件的投資依然呈現穩步增長的勢頭。與此同時,國內外軟件廠商紛紛推出與第三平臺相結合的產品或解決方案。IDC關于中國軟件市場的最新研究顯示,2012年中國軟件市場總規模達到76.4億美元, IDC預計中國軟件市場在未來5年仍將保持11.3%的復合增長率(CAGR),到2017年規模達到131億美元。
IDC發現,云、社交以及移動正在融入到各個層面的軟件之中,涵蓋系統基礎架構(SIS)
tb軟件,應用開發和部署(AD&D)軟件和應用軟件。在眾多軟件子市場中,以商業智能(BI)軟件為基礎的數據訪問、分析和分發(DAAD)軟件市場未來會保持快速增長,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6.5%,這主要源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用戶愈發關注對商業分析應用的投入,金融、電信等大型行業用戶對高級的分析應用需求強烈,中小企業也開始關注簡單易用的商業分析應用。商業分析應用需求的增長尤其是對實時應用的需求,促進了數據庫一體機產品的應用和普及。
伴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從內到外包括財務、人力、市場、銷售、供應鏈、采購、生產、服務等企業應用開始逐漸走向融合。當前形勢下,加深行業滲透和擴大地域覆蓋成為眾多應用軟件廠商開源的首選,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成為廠商爭取合作的關鍵對象;“IT消費化”也為廠商帶來新的商業機會,同時催生了安全與治理方面的需求;應用方面,整個企業應用軟件(包括企業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市場的5年復合增長率是12.5%,其中人力資源管理(5年CAGR為18.9%)、績效管理和風險管控(5年CAGR為15.2%)、客戶關系管理(5年CAGR為14.2%)、供應鏈管理(5年CAGR為13.8%)都是發展比較快的軟件子市場。從未來趨勢來看,多設備的支持、客戶體驗的精細化和創新生態圈的完善將帶來更多的機會。
隨著云計算和BYOD在用戶端的落地,用戶對云基礎架構以及移動設備的管理需求增加,能夠管理前后端的整合型的系統管理軟件成為系統和網絡管理軟件的發展方向。
IDC中國企業級系統與軟件研究部研究經理潘永花認為:“第三平臺的特性融入到軟件市場中,為軟件的創新與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未來5年用戶與廠商都需要關注第三平臺的發展趨勢,云計算將帶來軟件模式的變革,大數據將驅動商業分析軟件和以數據庫為代表的軟硬一體機市場發展,移動應用將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社交特性則將會更多地與企業應用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