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直接摘錄:
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
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之后,創造出一個文化。
或許只有真正經歷過擁有,才會真正懂得分享。
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愿”相互交織的結果。
人類的四種天賦關于選擇的自由: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 獨立意志。
除非你愿意,否則沒人能傷害你。
只有真正接受了“我昨日的選擇決定了今日的我”的觀念,才可能說“我有權另做選擇”。
關注圈和影響圈:關注圈相關的語句經常帶有假設性質:"如果"。影響圈相關的語句多半體現了品德修養:“我可以”
領導是第一次的創造,必須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創造。
宣言主要說明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樣的事業(貢獻和成就)及為此奠基的價值觀和原則。
人人都能夠運用想象力來挖掘內心深處真正的價值觀。(比如想像參加自己葬禮)

高效能人士總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類事務,因為不論是否緊迫,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們還通過花費更多時間在第二類事務來減少第一類事務的數量。
畢竟日程表的目的在于協助工作推行, 并不是要讓我們為進度落后而產生內疚感。
對人不可講效率,對事才可如此。對人應講效用——即某一行為是否有效。
第四代個人管理理論的特點,在于承認人比事更重要。而蕓蕓眾生中,首要顧及的便是自己。
兩種授權:指令型授權和責任型授權。
信任是促使人進步的最大動力,因為信任能夠讓人們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而且還有可能需要對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讓他們擁有符合這種信任水平的能力。
授權的大原則不變,權限卻因人而異。對不夠成熟的人,目標不必訂得太高,指示要詳盡,并且充分提供資源;監督考核則較頻繁,獎懲也更直接。對成熟的人,可分配挑戰性高的任務,精簡指示,減少監督考核的次數,考評標準則較為抽象。
我們都知道銀行賬戶就是把錢存進去,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情感賬戶里儲蓄的是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與人相處時的那份安全感。能夠增加情感賬戶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這使別人對我更加信賴,必要時能發揮相當的作用,甚至犯了錯也可用這筆儲蓄來彌補。
比方6歲的孩子趁你正忙的時候,為一件小事來煩你。在你看來此事或許微不足道,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卻是天下第一要事。
區別對待他們,才是平等的愛。
避免背后攻擊他人。如果能對不在場的人保持尊重,在場的人也會尊重你。當你維護不在場的人的時候,在場的人也會對你報以信任。
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
在家族式或者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生意啟動之前,最好先就“不能雙贏就好聚好散”這一點達成協議,這樣事業的繁榮才不會導致關系的破裂。
在敢作敢為與善解人意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真正的成熟,這是雙贏的基礎。如果我勇氣十足,卻不懂體諒他人,我的交往模式就是贏/輸。如果我體諒有余,而勇氣不足,我的交往模式就是輸/贏。
打保齡球的時候計算全家分數
知彼解己,移情聆聽
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余。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我們不應單純地模仿大師的言行,而應該追求大師所追求的。
相同不是統一,一致也不等于團結,統一和團結意味著互補,而不是相同。相同毫無創造性可言,而且沉悶乏味。統合綜效的精髓就是尊重差異。
歌德說:“以一個人的現有表現期許之,他不會有所長進。以他的潛能和應有成就期許之,他定能不負所望。”
企業的體質就是財務狀況;心智涉及人力資源的開發、培養與運用;社會情感指公關與員工待遇;精神則反映出目標宗旨與原則。企業健全與否系于這四方面的平衡發展。
我們認為愛情保鮮的秘訣就是交談,特別是討論彼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