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TOP10系列寫到現在,一個朋友提醒我:“2006年那么多口水,為何不總結一下,來個TOP10?肯定火。”我很猶豫,原因有兩點:
1、我寫的幾篇TOP10中都提到了馬云。馬云的粉絲團給了我不小壓力,n多人說我是槍手。這次如果再來個“口水戰TOP10”,恐怕想躲開馬云都難了,馬老師四面樹敵,中氣十足,哪家公司的身上沒他的口水?馬老師,如果我這個TOP10被您包攬了,那就只能對不住了。
2、口水戰這個東西,換個稱呼,叫做“口水公關”。既然人家是在搞public ralation,跟發稿、上稿差不多,而且搞的效果更好,基于這一點,你也沒什么可指責的了。
不過,我還是要總結一下,原因也有兩點:
1、“口水戰”對2006互聯網來說太重要了,而且有很多巔峰之作,值得廣大從業者(尤其是PR)去觀摩、學習,不“著文以記之”,實在有點對不起觀眾了。
2、我覺得中國互聯網的口水戰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值得改進,尤其是與西方列強的口水相比,技術含量不高,投入度不夠,專業性不強。現在咱們都WTO了,以后還得吐老外的口水,總結教訓和經驗、與國際接軌是肯定的。
在開篇之前,首先解釋一下:什么叫“口水戰”?《孫子兵法》云:“兵者,詭道也。”所謂“口水戰”,乃現代公關戰的一種戰術(也有某些從業者將其上升為戰略),該戰術以唾液為子彈,以嘴巴為槍管,以媒體為扳機,通過“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噴灑的方式來達到惡心對手的目的。
鑒于盛況空前,2006年可以被稱為互聯網的“口水元年”。
第10位:金山 VS 網易
經典度:☆
必殺技:化骨綿掌
技術評分:10分
點評:
嚴格意義上來說,將金山和網易的恩怨歸類到“口水戰”中,實在有些牽強,因為“只見戰爭,不見口水”。兩者之間結怨已深,持續了多年,他們都曾經互相挖走
了對方的資深核心游戲人才。據說,曾在金山推出首款作品《劍俠情緣online》時,丁磊曾以100萬美金的籌碼與雷軍打賭,稱其作品無法突破5萬在線。
曾經流傳,丁磊由于顧及《水滸Q傳》可能對網易的《夢幻西游》造成沖擊,曾經授意網易的郵箱系統屏蔽金山的郵件,從而造成了網易郵箱用戶無法接受到金山《水滸Q傳》游戲激活碼。不過事實又讓人有些意外——兩家公司一起解決了這個問題。
經驗與教訓:
假作真是真亦假。或許丁磊和雷軍根本沒有沾染上“噴灑”的習氣,或許在表面平靜之中,他們早就練好了化骨綿掌。用口水噴別人,難免噴到自己身上,兩人深明此理。
建議:雙方將各自挖對方的人才進行交換,從此各不相欠。
第9位:雅虎中國 VS 百度
經典度:★
必殺技:陣前邀戰
技術評分:4分
點評:
兩者自來就有“口水傳統”,2004年就曾經因為“競價搜索服務模式”誰是首創而互相指責。進入2006年后,基本上更多的時候是雅虎中國在唱獨角戲,比
如前不久“阿里軟件”發布時,馬云稱“雅虎中國比百度更高端”,不會做“百度第二”等等。實際上,馬云的這一席話不僅是針對百度,以Google、百度為
代表的搜索引擎都成為馬云抬高自己的墊腳石。
百度的策略挺有意思,行業內我們能看到很多負面,百度很少過問,就當是看不見。但另一方
面,百度的市場占有率卻在2006年有一個突破性提高,已經遠遠將Google拋在了后面。至于雅虎中國?占有率丟失很嚴重。馬云接手雅虎中國時,雅虎搜
索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32%,而百度只占33.1%,目前雅虎中國已經下滑到15.6%,百度卻彪升到46.5%。
馬云贏得了口水戰,卻輸掉了市場份額。
經驗與教訓:
馬云一向擅長于挑釁,而李彥宏無疑是定力非常好的一位對手,任憑你JJYY,他就是不搭理你,除非你戳了他脊梁骨。所以我們看到的“雅虎中國 VS 百度”中,百度只是個配角。
建議:馬云和李彥宏說一段相聲,馬云做逗角,李彥宏做捧角。兩人相當般配。
第8位:搜狐 VS 新浪
經典度:★★
必殺技:粉碎謊言
技術評分:4分
點評:“搜
狐世界杯謊言被揭穿”的新聞被新浪高高掛起。張朝陽也沒有放過這個打擊競爭對手的機會——“對手的憤怒正是因為搜狐在網絡視頻和其他領域給他們帶來了太大
壓力。”然而搜狐的確是缺了點心眼,張朝陽難道不知道自己的上市公司,財報會說明一切嗎?一時間,做好廣告收入的數學運算成了張朝陽最大的難題。
廣告費是200萬美元還是5000萬人民幣,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口水戰發生在本身就掌握著話語權的門戶網站之間。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悠著點,別把自己的臺子搞得滿地都是口水。
建議:新聞辦強制規定:各大媒體不得發布與同行有關的任何新聞。
第7位:DoNews VS 騰訊
經典度:★★★
必殺技:互揭老底
技術評分:3分
點評:2006
年6月份,騰訊公司向千橡發出律師函,要求DoNews刪除幾篇騰訊的負面文章,DoNews僅僅是將文章撤消置頂,并未予以刪除。而這幾篇文章正好與淘
寶和騰訊之間的恩怨有關,即便是以往,兩者的關系都相當一般,這次遇到了“肉中刺”,怪不得騰訊的臉拉得如此長。
從此以后,騰訊開始和DoNews老死不相往來,而作為回擊,DoNews則常常能看到騰訊的負面新聞。
經驗與教訓:
別惹騰訊,因為他們有數千萬用戶,一人一口唾沫得淹死你;別惹DoNews,因為新聞是可以“do”出來的。
建議:馬化騰收購千橡,順便招降DoNews。
第6位:天極 VS 百度
經典度:★★★☆
必殺技:突起一戈
技術評分:4分
點評:
受到前幾戰的洗禮,中國網民似乎都多長了幾個心眼,開始懷疑這件事情的動機了。天極是炒作還是委屈?反正天極很煽情,還多次在《電腦報》上發通版的廣告。
天極網在去年拿到了錢,開始動作頻頻,想追回那錯過的時光,轟轟烈烈干一翻大事,這種心情誰都能理解。不過態度如此強硬的要和百度吐上口水,天極的舉動總
是讓我覺得有點異樣。
到今天,我們發現百度的搜索結果已經修正,顯然,在這一點上,百度還真不算是小肚雞腸。極端一點,百度即便是直接將天極踢到黑名單,百度也沒犯什么法。當然,個中曲直,又豈是外人三言兩語能評判的呢。
經驗與教訓:
1、乏味的口水戰很難對品牌的傳播起到積極意義,百度和天極都沒有從其中得到任何好處。
2、口水戰的雙方最好是同行競爭者,天極就是找錯了吐口水的對象,很容易玩火自焚。
建議:天極拒絕百度的索引,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看看究竟誰更耗得起。
第5位:搜狐 VS 百度
經典度:★★★
必殺計:針鋒相對
技術評分:5分
點評:
一個是中國第一個做搜索的,一個是中國做搜索的第一。兩者碰面,格外尷尬。搜狐在任何有機會的時候總忘不了踢一腳百度的屁股,這次機會來了——“裁員事
件”是個不錯的素材。百度說搜狐是“幕后黑手”,搜狐說百度在“蓄意誹謗”,兩天之內雙方發表了三次正式申明,恐怕這只有“雅虎中國 VS
奇虎”那場戰爭中才能看到。
可惜的是,這種沒有實質意義的口水戰持續不了多久,而且吵著吵著,觀眾慢慢失去興趣,雙方也會覺得寡味,事情最后就不了了之。
經驗與教訓:
1、所謂“門戶”,跟“門派”是同義詞。新浪、搜狐、網易,概莫能外。
2、如何讓一場口水戰變成良性的、有持久關注度的口水戰,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第4位:阿里巴巴 VS 慧聰
經典度:★★★☆
必殺計:語不驚人死不休
技術評分:2分
點評:“阿
里巴巴一天交一百萬的稅收是假的。”在這場口水戰中,郭凡生是以一個“打假”姿態出現的。郭凡生難道沒有想過,對于馬云說過的話,一般得打個至少五折嗎?
在前段時間浙江省公布的企業納稅100強的名單中,最后一名的納稅額為一億多,阿里巴巴恰好不在此列,這讓郭凡生底氣十足。
馬云不愧是
馬云,在回敬給郭凡生的口水中,阿里巴巴表示“2005年阿里巴巴上繳的稅收為25480萬元,按全年250個工作日計算,成功實現了公司2005年初提
出的‘每天納稅100萬元’的目標。”“一天交一百萬稅”,這里的“一天”被馬云偷換了個概念,結果殺了漂亮的回馬槍。
當然,郭凡生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用口水戰來為慧聰網打廣告,B2B領域,也就是他和馬云了。郭凡生也弄了個“鄭重聲明”,將皮球踢回給了馬云,并暗示阿里巴巴沒有誠信。至此,口水戰開始轉向暗戰。
經驗與教訓:
1、口水戰如果變成了只是“過過嘴癮”,那就太低級了。口水戰過程中,始終別忘記了公關目的,另外注意受眾群體。
2、跟馬云打口水戰,千萬記得他是只狡猾的狐貍,并且能把死的說成活的。
建議:建議兩位精心研讀甲骨文老總埃里森2000年在耶魯大學所做的“歷史上最牛的演講”(就是最后被保安帶下去了的那場),中國口水戰離國際水平,還是要差那么一點點。
第3位:淘寶 VS 騰訊(拍拍)
經典度:★★★★
必殺技:暗度陳倉、借刀殺人
技術評分:6分
點評:盡管C2C還沒開始盈利,但這并不妨礙口水戰的進行。在馬云系的字典里,“對手有問題要打嘴仗,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打嘴仗”。淘寶顯然想把與eBay之間的經典戰役拷貝到與拍拍網的對決中,于是——“罵死拍拍”是淘寶公關部的長期任務。
當然,騰訊不會像eBay那么不懂中國的人情世故,這也決定了這場戰爭不會那么容易就結束。騰訊的產品線很廣,要找漏洞易如反掌,何況對手是早就身諳此道的淘寶,而淘寶也時不時的讓騰訊逮住一次機會,咬上兩口。
馬云和馬化騰都參與到了這場戰爭中,不過讓憨厚羞澀的馬化騰去PK“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馬云,還真有點難為了他。
經驗與教訓:
1、口水戰的雙方最好都是口水型,否則境界難以提升。比如周鴻袆、馬云、謝文、張朝陽、郭凡生等等。
2、口水戰的公關稿千萬要注意發布的細節,否則很容易被對手逮住把柄。
建議:馬化騰每天到深圳的大小梅沙的沙灘上,口含石子,訓練口水噴人之技巧。假以時日,即便不能趕超馬云,至少也能比得上張朝陽。
第2位:淘寶 VS eBay
經典度:★★★★
必殺技:以小見大、添油加醋
技術評分:8分
點評:
淘寶創造了中國“口水戰”歷史上的一次經典戰役,而eBay這個對手顯然輸得有些窩囊。盡管大家都覺得是“淘寶公關部打敗了eBay”,但我始終認為,天
時、地利、人和都不在eBay那一邊。想想看,連首頁上換個圖標都要向總部打報告,這種管理架構下,如何能贏得口水戰?
實際上,淘寶與
eBay戰爭的高潮應該不在2006年,但是淘寶通過這一場漂亮仗,總結出了一套可供拷貝的完整經驗,有人將其稱為“淘寶式公關”。也就是在這一年里,阿
里巴巴一年一度的“CEO特別貢獻獎”評選中,公關部力壓研發部、市場部,奪得該獎,實在是“實至名歸”。
建議:淘寶公關部集體撰寫一部傳播學方面的參考書,名叫《論口水戰》,行文方式可模仿毛老人家在《論持久戰》中的筆法。
第1位:雅虎中國 VS 奇虎
經典度:★★★★★
必殺計:偷梁換柱、釜底抽薪
技術評分:3分
點評:從奇虎的360安全衛士把雅虎助手、3721網絡實名列為“流氓軟件”開始,口水戰一觸即發。雙方你來我往數十個回合,并且至今未見停息。這場口水戰從公司層面上升到了“人身攻擊”,火藥味十分濃,周鴻袆一句“田健,我給了你250萬,還嫌少?”,眾人無不側目。
有關這場戰爭的背景相當復雜,它牽涉到周鴻袆新老身份、雅虎中國內部斗爭、3721收購案內幕、“真假百狗”之秘等等,“案中案”眾多,并且錯綜復雜。整個阿里巴巴公關部都參與到了這場戰爭中,為了爭奪陣地,阿里巴巴甚至在平面媒體購買版面。
事實證明:在無休止的“口水戰”中,噴出來的哪里是口水,那分明是VC們投進來的美元!
經驗與教訓:
1、細節決定成敗。雅虎中國通過雅虎助手制造了一個“假百狗”,并利用百狗與周鴻袆的關系大作文章。從公關角度來講,這種策略是非常好的,但雅虎中國顯然沒有把握好假百狗的偽造問題,給了對手以反擊的機會。
2、不應該讓口水飛過太平洋。窩里斗沒關系,跑去罵街就不對了,這難免讓老外看笑話。
3、讓戰爭升級到“人身攻擊”甚至“人格侮辱”,這顯然是不明智的,“不進行人身攻擊”應該成為“口水戰”的潛規則。
建議:雅虎改名,因為“雅虎”不“雅”;奇虎改名,因為“奇虎”不如“騎虎”。
總結與感受:
1、
阿里巴巴果然是個喜歡惹麻煩的孩子,也是個“好戰分子”,他們的產品線太廣,敵人太多。TOP10口水戰中居然有5場(雅虎中國 VS 百度、阿里巴巴
VS 慧聰、淘寶 VS 騰訊(拍拍)、淘寶 VS eBay、雅虎中國 VS 奇虎)是由它發起的,而還有1場(DoNews VS
騰訊)與它有直接關系。
而“阿里軟件”成立后,他們將面臨更多的對手,而以阿里巴巴一貫的公關手法,估計2007年的口水戰會更精彩。
2、
阿里巴巴深諳口水戰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它的公關部門規模可以看出——杭州和北京加起來一共有40名員工!這幾乎相當于一家小型公司的總員工規模,不僅是國內
互聯網公司中絕無僅有的,即便放在所有中國企業中,也絕對是空前的。馬云為公關部儲備這么多人手,常規的PR顯然是在浪費人力資源,要讓這些人都有事情
干,口水戰是個不錯的主意。
3、阿里巴巴和奇虎是2006年中國互聯網口水戰中唯一的兩個贏家,其中阿里巴巴依靠它徹底讓eBay歇菜,而奇虎則因禍得福,360安全衛士和奇虎這個品牌一戰成名。如此多的公司卷入口水戰中,真正得利的卻鳳毛麟角,可見口水戰并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最后評選出2006年口水戰之最:
★最遠射程——馬云、楊志遠
奇虎拿到投資,馬云試圖在美國進行阻撓,一場發源于中國互聯網的口水戰打到了太平洋彼岸,打到了雅虎美國總部。這次口水的噴射,其射程屬“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最佳道具——假百狗目錄
一個神秘的百狗目錄,本來將成為雅虎中國掐死360安全衛士,甚至讓周鴻袆名譽掃地的重要砝碼。然而事實的結果并未如愿,這個被雅虎助手偽造出來的百狗目錄,的確成了“最佳道具”,不過卻是被奇虎公關部好好的利用了一下。
★最有民族英雄氣節——淘寶公關部
據說陶然因為在雅虎中國與奇虎的口水戰中沒有很好的處理,隨后又陷入到雅虎中國的人事變遷中,而失去一個大好的機會,最后郁郁回到阿里巴巴總部。不過他應該記得戰斗在淘寶,抵御外敵的日子。
★最默默無聞——DoNews
自始至終,DoNews的大牛們都沒有進行正面回應,只是無聲的抗議著——不放過任何發表騰訊負面的機會。這讓我想起了只知道“Run Run Run”的傻阿甘。
★最自討沒趣——馬云
馬云顯然很想李彥宏出來接招,百度則堅持要做“縮頭烏龜”,這讓馬云很郁悶,當然,也有點“獨孤求敗”的感覺,當然,指的是嘴皮上的。
陳佼的2006年年終盤點系列:
1、2006中國互聯網大嘴經典語錄TOP10
2、2006年“軟件流氓”TOP10頒獎禮
3、2006中國互聯網口水戰TOP10
嚴正申明:
轉載本文請附上作者名字、出處以及本段申明文字,對于不尊重勞動成果的行為,本人保留包括訴訟在內的所有權利。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0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