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涌現"酷摳族" 稱將"摳"進行到底是時尚
(中國)東方網 (2006-11-05)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然是一種瀟灑,但堅持“一分錢掰兩半兒花”富日子當窮日子過也未嘗不是一種灑脫。最近,南京涌現出一群“酷摳族”,他們追求簡單的生活、自然的幸福,摒棄過度的奢侈和煩瑣。
將“摳”進行到底
說人“摳”多少是帶著幾分諷刺的,意思是那人節儉到了吝嗇的程度。但可愛的“酷摳族”卻常互稱“摳摳”、“小摳”,調侃時相視而笑,大有“惺惺相惜”的味道。他們的名言是“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不打的不‘血拼’,不下館子不剩飯,家務堅持自己干,上班記得爬樓梯”,這首打油詩是身為“酷摳族”的小曹告訴記者的,據說在“摳摳”圈內被奉為行為準則。小曹是婚慶總監,月入五千多元人民幣也算是個小白領。身為資深“摳摳”的她表示:“面對‘摳’要一條路走到黑。”再忙再累在家里宴客,氣氛溫馨;氣候變化“坐十一路”(步行)上下班不變,鍛煉身體;美容就是早睡早起外加白開水八杯,節省時間……一年下來,赫然就“摳”出了一個溫和、陽光的“小富婆”。
“酷摳”引領時尚
這個世界,時尚如過眼云煙一茬茬走得飛快,各種壓力來的氣勢洶洶,“酷摳族”尋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不變應萬變,簡單的時尚起來。長假時,他們帶上簡單的行李去民風純樸的農村,過幾天雞鳴而起、日落而息的消遙日子,樂不思蜀。吃飯時,水果和蔬菜是他們的最愛,甚至有的“酷摳”在鄉下租塊地自給自足。下班后,他們穿上舒適的T恤與休閑牛仔沿著馬路邊散步邊神游太空。
“酷摳”朱先生說“繁文縟節是為別人在生活,簡約低調才是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就像廣告詞說的‘我不追潮流,讓潮流來追我’。喜歡就張開雙手,討厭就轉身先走,‘酷摳’可以簡單得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活著。”
“摳”是為了“奢侈”
“酷摳族”不是貧困族,也不是守財奴,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不菲的收入。他們精打細算只是為了通過轉移消費重點,更好的配置“有數”的金錢。
“酷摳”提倡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錢獲取最大的滿足,強調花費所獲得的價值遠遠超過花費本身。“小摳”阿梅說:“我‘摳’了幾個月就驚喜地發現,居然省下了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不但有了些積蓄,還用‘摳’下的錢去云南玩了一次。”專家表示,當人能夠理性地對待“物質生活”,適度的“摳”,過“奢侈”生活時,才能獲得更大空間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