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輕量:其實是使用難易程度,從根本上說,重/輕量應該和可伸縮性不矛盾的,特別是EJB 3.0推出以后,這個問題應該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但是,在目前情況下,編寫一個JavaBeans要比編寫一個EJB容易多,那么,是重/輕量還是可伸縮性應該成為系統架構的主要依據呢?
在這個問題背后,還隱藏了目前在開源領域兩個架構技術選擇:
1. 重量:基于JBoss/EJB的完整J2EE系統架構
(具有可伸縮性,目前不易于學習)
2. 輕量:基于Tomcat的Struts+Hibernate/Spring+Hibernate (目前無太大可伸縮性,但是易于學習使用)
因為輕量解決方案易于學習新技術,容易使用,選中率比較高。但是讓人產生對系統的可伸縮性擔憂。鑒于這種情況,我認為有必要強調一下可伸縮性的重要性,切不能因為要跟進新的設計思想和技術,而盲目地采用一個無可伸縮性的設計方案。
其實,"輕量"應該是一個中性詞,但是因為大量新的設計思想比較容易通過輕量方案獲得成型軟件,如(Spring/Naning/Hibernate)等,逐漸的"輕量"好像變成了一個褒義詞。 如果從可伸縮性的標準看,輕量還可能是一個貶義詞,輕量意味著喪失重量系統中的分布式網絡計算的設計考量,那么可伸縮性就要打問號。
從這次JavaOne大會以及從長遠來看,隨著EJB
3.0中間件輕量化、SOA架構理念普及,輕量/重量的區別已經模糊,如果還是以輕量/重量作為架構選擇的標準,甚至標榜自己的系統,無疑是不明智的。
可伸縮性應該依然是實用企業系統架構的主選,可伸縮性是站在軟件公司的客戶企業立場,為這些客戶企業考慮的,但是他們經常因為被認為是外行,擋在了軟件系統架構選擇的門外。
posted on 2009-10-05 11:55
王永慶 閱讀(154)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設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