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譯之前,先安裝上一些依賴的包: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fakeroot kernel-package libgtk2.0-dev libglib2.0-dev libglade2-dev解決完依賴關系,把下載回來的內核源碼解壓到任意目錄,比方說 ~/Desktop/linux-2.6.19 也就是在桌面上了,在終端下進到該目錄,按照README的說法,先 make mrproper 一下 然后,就該配置內核了。
按照README的說法,可以選擇的方法太多了,? make menuconfig / make xconfig / make gconfig / make oldconfig / make defconfig ,然而,真正需要執行的,只有 make gconfig (Gtk下的圖形界面模式,KDE的用make xconfig),默認情況下,配置程序就會自動從/boot里讀取當前內核的配置文件,這可以從終端下的輸出得到證明,如果沒有讀取就自己載入一下。要在當前內核配置的基礎上進行配置,可以大大地加大編譯成功的概率。
其實,編譯內核,最重要的就是內核配置了,后面的編譯都是自動的,根本不需要人的參與,配置得好,系統的性能就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當然,如果沒有配置對,就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又回到為什么要在現有內核配置文件的基礎上進行配置了。
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支持PPPoE撥號的話,就必須把第一項 "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 里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選上,并且,在 Device Drivers--Network device support--ppp(poin-to-point protocol) support 里,一定要選擇上 “PPP over Ethernet” 否則,編譯完的內核是不能進行pppoe撥號的,會出現“Failed to create PPPoE socket: Address family not supported by protocol”的錯誤。其他的配置,就根據自己的硬件情況,適當選擇就可以了。
可以在開始編譯之前,先 man make-kpkg 看一下,各個參數的具體含義,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加上其他的參數,比如: --append-to-version 之類的。
先
make-kpkg clean? 清一下,
再執行
fakeroot make-kpkg --initrd kernel_image kernel_headers? 開始編譯工作。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后,在上一級目錄生成 linux-headers-2.6.19.deb 和 linux-image-2.6.19.deb 直接安裝上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如果就這樣,直接重啟使用新內核的話,你會發現開、關機的時候屏幕是黑的,沒有任何的提示信息,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重新安裝
usplash-theme-ubuntu 來解決。
到這里,內核編譯、安裝過程就算是結束了,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盡情享受新內核了,如果點背,失敗了,那就從舊內核啟動,刪掉新內核,重新來過吧。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刪除系統原來的舊內核喲~~~
posted on 2006-12-19 16:23
xiaosilent 閱讀(1306)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Linux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