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CSDN和《程序員》雜志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軟件技術英雄會(上海站)上,由主持人CSDN首席分析師孟巖,上海群碩大中華區軟件開發總監邵榮,阿里軟件技術總監葉偉,盛大游戲首席技術官朱繼盛, 趨勢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蔡昇欽,巨人網絡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宋仕良,淘寶網首席架構師王文彬共同參與的CTO論壇上,就有關CTO是否必須為技術高手,從程序員到技術高手成長之路,知名互聯網公司如何招聘人才等問題與參會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精彩觀點:
我覺得CTO并不必須是技術大拿,大家今天可以看到,從CTO的定義來看,CTO的角色是用技術服務公司的商業模式。從這個定義,只要你對技術有相當性的掌握,其實你可以不必從底層做起。——王文彬
CTO很重要的目標是在于它能夠整合公司的商業能力,成為一個CTO的重點,是你對公司核心技術的了解度跟掌握度,還有公司主要的核心業務的掌握度。——蔡昇欽
技術高手和CTO這兩個角色,打個比方,像一個樂隊里面,技術高手像小提琴演奏者,或者是一個鋼琴演奏者,但是CTO相當于一個樂隊的總指揮,樂隊的指揮需要有對音樂的整體感覺,這方面肯定更拿手。——朱繼盛
CTO還是應該是一個內功高手,還是要有點內功,這說明什么,你在技術方面,應該有技術的洞察力,要看到商業和技術的結合。——葉偉
跟技術團隊,尤其跟程序員,跟工程師,你要有共同語言,我覺得如果說沒有一定技術深度的話,其實很難能夠融進整個的團隊。——邵榮
如果作為一家創業型的公司,特別是互聯網,特別是軟件行業,CTO必須是一個技術高手,因為你是一家創業公司,技術平臺應該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如果CTO不是技術高手,這個公司很難在商業上有大的作為。——宋仕良
程序員或高手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或者我覺得做得不夠的地方,是程序員容易覺得我做的這個東西很好,很牛,我這個東西別人應該喜歡用,由我來推演別人。——邵榮
要成為高手,就像練功一樣,你必須能耐得住寂寞,要關在研究室里面,像大家一樣,晚上寫代碼,有時候這種東西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到的,假如你可以呆過這段期間的話,我相信你練到功成了以后,這些東西你就可以發揮出來了,我想這是成為高手很重要的因素。——王文彬
我建議大家去嘗試做產品經理或者系統分析師,架構師很多人誤解為純技術的,其實許多的架構師對商業的分析是非常擅長,對于系統分析師,因為系統分析師是非常清晰地要描繪出商業的目標在什么地方,分解成什么東西,跟技術有關聯。——葉偉
首先在于留住人才,我們讓工程師知道,工程師他不是低于管理者的,也就是說,你一個經理,他所拿到的整個薪資,不一定要大于他所管理的工程師。——蔡昇欽
以下為論壇實錄:
主持人:在正式開始之前想先做一個小調查,我想請問一下,在座的六位CTO都是技術管理者,都是技術大拿,你們誰認為成為一個技術管理的高手,或者CTO,成為技術高手是必經之路,想成為一個CTO必須先成為一個技術高手嗎?
淘寶網首席架構師王文彬:先說明一下,我是假CTO,我的職位其實是做技術,在淘寶做品牌架構,說實在的,我有一個技術背景,但我覺得CTO并不必須是技術大拿,大家今天可以看到,從CTO的定義來看,CTO的角色是用技術服務公司的商業模式。從這個定義,只要你對技術有相當性的掌握,其實你可以不必從底層做起,我們今天講的是CTO是不是一定要從底層的技術人員干起,假如從這個角度,我覺得做CTO不一定經過必須這個角色,當然現在業界很多CTO,我想在座很多CTO是從技術出身,這是現實,但是理論上我不覺得是一定的事實。
趨勢科技技術總監蔡昇欽:我認為CTO有很重要的目標是在于它能夠整合公司的商業能力,成為一個CTO的重點,是你對公司核心技術的了解度跟掌握度,還有公司主要的核心業務的掌握度,所以不一定說非要從底層干起,當然CTO也可以是掌握技術最高的那個人,但是這不是一個唯一的一個對應關系。
盛大游戲首席技術官朱繼盛:技術高手和CTO這兩個角色,打個比方,像一個樂隊里面,技術高手像小提琴演奏者,或者是一個鋼琴演奏者,但是CTO相當于一個樂隊的總指揮,樂隊的指揮需要有對音樂的整體感覺,這方面肯定更拿手,但是你說他,說到他必須是一個小提琴高手,或者必須是一個鋼琴高手,這不一定,也說明作為一個CTO的話,不一定是從一個技術高手成長過來的,作為一個CTO,他最主要的職能在于整體的協調,對于音樂整體的把握,或者技術整體的把握上。
阿里軟件技術總監葉偉: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是不是一定要成為一個高手,我曾經發現自己技術上好像也有點高,但是很快發現自己不高了,因為高手太多,剛才盛大的朱總也談到了,你不可能樣樣都精通,我本來想打這個比喻也差不多,不過總的感覺,還是應該是一個內功高手,還是要有點內功,這說明什么,你在技術方面,應該有技術的洞察力,要看到商業和技術的結合。我還得補充一點,我們就從CTO的詞上來說,最后一個詞是officer,officer什么意思,實際上是個管理者,你真正的本事是把一個團隊凝聚在一起,并且服務于商業,如果你沒有那方面的能力,你今天編程越厲害,或者某個方面精通的,根本不能把你放到CTO這個位置上面,越放到上面越危害,你帶著一幫人不知道往哪方面奔,你純粹只是興趣,無法為給公司帶來商業價值,大家都知道公司其實是要產生這個價值。
群碩大中華區軟件開發總監邵榮:我更傾向于必須成為技術高手才能成為CTO。剛剛幾位的觀點我是認同的,但是還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第一個就是自己大言不慚來講,我自己是走技術這條路過來的,然后在這個過程里面,我自我感覺,就是說你跟技術團隊,尤其跟程序員,跟工程師,你要有共同語言,我覺得如果說沒有一定技術深度的話,其實很難能夠融進整個的團隊,尤其,當這個團隊,比如說從很小規模,你很可能在前面做很高指點的話,能夠落地,給他們一些幫助,所以說在整個我覺得成為一個技術主管的過程當中,如果說有相關的比較深的這樣一個經驗的話,我想應該會有一定的幫助,整個到后面真正成為CTO,或者成為技術的主管的時候,那個時候是不是技術還是跟原來一樣重要,不是,它只是屬于在整個的過程當中,其中一環吧。
巨人網絡集團首席技術官宋仕良:剛才幾位的觀點我是同意的,我之所以更傾向于必須成為技術高手才能成為CTO,其實我自己也是一個從技術的底層干起來,我也是寫程序的,我為什么覺得這個問題可能要分兩個部分來看,如果作為一家創業型的公司,特別是互聯網,特別是軟件行業,CTO必須是一個技術高手,因為你是一家創業公司,你的公司要創業,技術平臺應該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如果CTO不是技術高手,我覺得這個公司可能是很難在商業上有大的作為,如果像一些傳統的公司,或者做金融那些公司,它來有一個做IT的部門,就不一定是一個技術高手,更重要的是偏重管理,或者是對業務流程的熟練,并不一定是對技術要專注。
主持人:不管怎么說,臺上的六位都是我們心目中公認的技術高手,我想問其中幾位,臺下有很多人,有的人已經是高手了,有的人還在成為高手的路上,我想你們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技術高手,成為一個技術高手一個最重要的經驗是什么,我想邵榮首先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觀點。
邵榮:先簡單說說我自己的一個成長經歷,其實我在95年、96年左右的時候,我在操作系統上玩java,我的導師要求我在一個月之內掌握當時的內容,其實就在那個時間開始做很多事,憑著狂熱,后面我在DOS里面寫自己的Windows的驅動,去驅動整個的鼠標、鍵盤,再到后面,幫那個研究所做過一個,大家不知道南極星,我自己做了一個,幫香港的一個公司做了一個斯托尼方。我那個時候真的有點不知天高地厚,就想走出蘇州,我以前在蘇州大學里面,自己也做了老師,還教軟件工程,教C++,當時我走出蘇州的時候,我講了一句話,在整個蘇州可能沒有人在C++上超過我,最多只能跟我溝通交流,過了多少年才知道自己錯得多厲害,當時自己的自信心很膨脹,我那時候基本上把白天黑夜倒過來干,基本上是每天吃完早飯回去睡覺,然后別人吃中飯,我吃早飯,連續很多年,大概是最起碼4、5年時間一直這么來干活和工作的。但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號稱自己覺得還可以,慢慢開始有不同的理解,當中有一個關于互聯網,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白云黃鶴”這個BBS,這是在教育網里面僅次于清華的,我當過兩年版主,通過在里面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思索,之后我又開始瘋狂看軟件工程,后面又開始看管理,在市面上的管理方面的書我都看過,事實上一步一步走過來,到今天我思索很多東西,很多時候在里面思索一些商業模式,思考整個團隊的建設,思考很多東西三年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客戶那邊是什么東西,那這么多年里面,我覺得有一個詞,就是我影響很深刻的,可能對大家有些啟發,叫EMPATHY,這個詞的中文含義叫移神,那么我把它去更形象化來講,就是將心比心,我覺得這么多年過來了,從技術高手轉到現在為止,可能很多時間是負責技術的方向,甚至于是整個業務方向,從原來的執行者變到現在的一個布局者,我覺得很多很多時候,EMPATHY這個詞給我自己很大的一個促進或啟迪吧,程序員或高手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或者我覺得做得不夠的地方,我做的這個東西很好,很牛,我這個東西別人應該喜歡用,由我來推演別人,EMPATHY這個東西,我做這個東西首先站到別人的角度看,我想要帶團隊,我會站到團隊角度看這個問題,你必須在很早的時候預估到很多部分,我覺得很多程序員應該了解,但是最后沒有做的事情是嘗試性的一些東西,所以隨著時間推移,我覺得做真正的技術高手,或者想成為技術高手,我覺得應該往一些更軟性的東西想,講句實話,我往管理方向做的時候,看了很多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這些東西對擬人生有非常多的促進,不要走太多剛硬的路。
主持人:邵總很性急,一下把我后面要問的問題全都回答了。我們接著往下問問葉總,我知道您的技術非常好,思路也很活躍,所以您走上技術這條路,但是我有一個問題是,您后來為什么沒有走上創業的路線,您覺得怎么評價一個技術人員的價值,跟著人干也算成功,還是我非要自己創業呢?
葉偉: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面臨著,不管你曾經或者將來,你最終選擇了什么,你有可能選擇了去創業,也可能這時候沒有想創業,我個人認為呢,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來自于客觀上,比如說跟人的性格有關系,有些人可能性格上并不善于冒風險,大家都知道創業是非常冒風險的。第二個,你的知識結構能力方面可能有局限性,你創業,所有的責任都是你在承擔,你要考慮是否能得到成功,你會考察你的特長在什么地方,從性格方面說,可能有的人說我希望去寧為雞頭,不為牛尾。我另外有一個觀點,這也是我自己的,可能我沒有去創業的很重要的想法,我真正想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價值要擺在舞臺上,這個舞臺如果適合你發展,而且它也很大,而且我們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可以把全世界都聯合起來,你有沒有智慧,你跟著英明的道路走,這是你可以考慮的。說實在的,我自己的經歷,我開始的時候,沒有進外企,為什么呢,我讀書的時候去打工,所以我在民營企業,很快做大了,那時候我做CTO,管理幾十個人,后來我覺得這個行業比較小,我做ERP,我也不再做CTO了,ERP大家知道會影響很多的企業,OK,我去做這個東西,我進了金蝶,在行業里比較大,然后后來我進了互聯網行業,阿里巴巴,因為我們要去做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它將影響更大范圍的人,所以我覺得這個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主持人:我昨天去巨人訪問的時候,巨人的同事向我們說,宋總其實是一個不善于言詞的人,但是我想問的問題是,您這樣典型的技術人員的個性,怎么樣管理一個團隊呢。
宋仕良:確實我平時在工作中是不善言詞的,因為我應該說比較喜歡做技術工作,我在學校里面天天鉆研技術,工作之后也遇到一些朋友,然后朋友都是一些技術高手,因為我工作的時候去一家公司,那家公司的同事也是技術高手,在清華BBS上被評為中國十大黑客之一,那不是貶義的,是軟件高手或者技術高手,是做輸入法的一個作者,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一個真正的技術高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是說平時不去太追逐一些功名這些東西,回到剛才說的話題,我一個不善言詞的人如何把100多人的團隊帶下來,主要還是靠朋友,可能我會跟我的另一個搭檔,他的溝通能力比較強,然后他在從事人際交往,在管理當中會比較擅長一點,我專注于做技術這塊,相當于一個黃金組合了。
主持人:王文彬先生是我們淘寶網的首席架構師,我知道您在淘寶網上扮演兩種角色,一種是帶領團隊的角色,另外一種是掌管整個淘寶的架構。您覺得這兩種角色,CTO帶團隊的角色和做架構師是什么關系?您是如何協調好這兩者的關系的?
王文彬:的確有點挑戰,我老板每次跟我說你架構為什么沒有做好,我說我一個人扮演兩個角色(笑),但是這個角色里面是有相關的,比如我下面的同仁,其實大家都關注架構,所以其實我今天在帶領淘寶團隊做架構的時候,會依賴他們實行部分的架構設計,因為淘寶這么大的網站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得出來的,這也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這樣自然就有一個團隊,我想我只是起帶頭作用,帶這個團隊成本比較小,這也是為什么我兩方面能夠兼顧的原因吧。其實我再補充一點,剛剛主持人問怎么去變成技術高手,需要什么調整,我也一直在思考,其實我同意邵總的講法,今天你做程序,技術上的東西最需要的是熱情,這個熱情也需要你具備一定的條件,我總結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當然我也有一點運氣,加入了一流的團隊,我想這會刺激一個人潛力的發揮,假如我今天沒有遇到這群人,我不覺得我今天的看法能夠到這種程度,但是另外一點,我覺得你今天要走技術這條路,有一點,要成為高手,就像練功一樣,你必須能耐得住寂寞,要關在研究室里面,像大家一樣,晚上寫代碼,有時候這種東西不是平常人可以做到的,假如你可以呆過這段期間的話,我相信你練到功成了以后,這些東西你就可以發揮出來了,我想這是成為高手很重要的因素。現在在中國,很多公司都在征才,其實大家對技術高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只要把握這幾點,相信大家有機會成為一個技術高手。
主持人:葉總好像有什么想補充的?
葉偉:是的,我想補充的是說,管理這個東西,它是你的工具,你的手段,對一個CTO來說,或者對負責技術研發的總監來說,實現這個目標,這是你的責任,管理是你的手段之一,你搭好架構,也是你的手段之一,這些東西你都要去管,沒有一項可以落下來。另外一方面,這些責任不見得是跑在最頂上的人才有責任,其實我們的一個技術主管,經理他都會有責任,你說他當經理不要管團隊,也要,只是CTO更專注在商業和技術架構之間形成橋梁,他需要把商業的東西分解成技術解決方案,反過來又要用我們的技術驅動創新,形成商業上的一些想法,所以我覺得是說,管理它是一個工具,幫助我們,你不要去忽略它,然后我想補充一下,剛才邵總前面談的問題,怎么樣成為一個CTO,一個是說你要以終為始,你看CTO核心的能力點在什么地方,我們剛才談到是說,它是在跨越商業和技術,所以你要有這個技術,第二個你要組得起團隊來搞攻堅戰,這兩方面都要,你要練很多東西,我今天講不完,我提兩個主要的,你可以同時去嘗試,可能你距離CTO就近一些,第一個是做項目經理,沒有豐富的項目經理,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樣跟人家合作,怎么樣取舍,怎么樣排列優先順序,怎么樣控制你的資源,前面我說CTO是個officer,第二個方面,他更多要有站得高看得遠的角色,所以我建議大家去嘗試做產品經理或者系統分析師,我談架構師,因為談架構師很多人誤解為純技術的,許多的架構師對商業的分析是非常擅長,所以我還是談一談系統分析師,因為系統分析師是非常清晰地要描繪出商業的目標在什么地方,分解成什么東西,跟技術有關聯,我建立大家在這兩個角色方面嘗試一下。
主持人:謝謝葉總,我們還有一位沒發言。我知道趨勢科技有一個特別優良的傳統,你們在培養人才,以及留住人才這件事情上很有功力,我想了解一下,您怎么在您的技術團隊里面培養人才,留住人才,這是一個大家現在很關心的話題。
蔡昇欽:培養人才在趨勢科技的做法,就是你給他舞臺,然后他就是自己的編劇,他就是自己的導演,用這樣的方式來做,我們在培養技術高手的層面上,在公司的框架當中,我們是把人才分成兩個方面來看,在技術這條路上走的話,首先在于留住人才,我們讓工程師知道,工程師他不是低于管理者的,也就是說在趨勢,你一個經理,他所拿到的整個薪資,不一定要大于他所管理的工程師,因為我們必須讓公司的團隊知道,你喜歡鉆研技術,那是因為你的興趣所在,你喜歡管理團隊,你喜歡跟人打交道,那是你的興趣所在,從一個公司角度看,我們鼓勵人基于自己的興趣做好他的發展,所以從這樣的情況了解員工后段的需求,然后安排他去他有可能的位置,很自然而然員工就會跟公司走得很近。像我通常會跟我的團隊的人員講,不管是資深的還是資淺的,我每年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5年后干嘛,我會記得他們2006年跟我講什么,2007年跟我講什么,2008年跟我講什么,他有沒有改變他人生的五年規劃,三年規劃,我們盡可能在公司的范疇滿足員工的需要,我想這樣子,員工就會成長,就會跟公司走在一起。
主持人:人才的問題其實是現在大家都很關心的,我在主持這個會之前,有人特意給我發消息,建議我多問在座的CTO一些關于怎樣招募團隊,保留團隊的問題,由于我們現在人才培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我們市場上優秀人才的數量有限,就帶來保留人才和爭奪人才之間的矛盾,我想問一下宋總,我昨天去巨人的時候,聽說你們團隊相當穩定,你覺得除了巨人的收入高以外,這個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你還有什么訣竅嗎?
宋仕良:應該還是說公司重視技術人員,首先你重視人才,你應該是要尊重人才,一個技術人員,他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你要重視他的想法。
主持人:這種想法跟公司的目標不一致怎么辦。
宋仕良:目標不一致的話,那應該是給他做工作,就找他談心,這個肯定要統一目標的,如果目標不一致,大家肯定走不到一起來,首先你在組建這個團隊的時候,在選人方面,應該是物以類聚,我覺得至少應該選大家有興趣,或者有共同拼搏方向的,或者是大家奮斗的方向是一致的,至少奮斗的目標一致的話,才能夠很好地溝通,不會說我提出一個觀點,另外一個人會有很大的反駁,首先你在組建團隊的時候,每個人雖然達不到完全一致,但是大家的目標是一致,中間團隊在磨合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我想都是可以解決的,因為公司或者通過一些協調,或者是互相的理解,互相的支持。
主持人:朱總您覺得盛大在保持人員不流失方面如何。
朱繼盛:我覺得核心的思想只有一點,給相應的人自己的舞臺,施展他自己的東西。可以舉一些例子,比如說我們盛大集團的副總裁是80后的,他能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總裁。再舉一個例子,去年盛大有很優秀的員工離職了,這個離職并沒有任何人勸他,他自己有這個意愿,要自己創業,盛大有機制,讓他自己編一個游戲,他在盛大的周圍去工作,這樣的例子,實際上在盛大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
主持人:謝謝臺上的嘉賓和底下的觀眾。
嘉賓:謝謝大家。(付江/整理)
文章來源:
一路讀 http://www.yilu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