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7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緊急預警,“通過對互聯網絡的監測發現,一偽裝成‘熊貓燒香’圖案的蠕蟲病毒傳播,已有很多企業局域網遭受該蠕蟲的感染?!?/div>
1月9日,“熊貓燒香”繼續蔓延,開始向全國范圍的電腦用戶涌去。
這一天,“熊貓燒香”迎來了一次全國性的大規模暴發,它的的變種數量定格在306個。
各地用戶紛紛中招
小江是黑龍江省一家網吧的網管。1月9日到1月10日的兩天間,他所在的網吧內空空蕩蕩,并無顧客,打開網吧的40多臺電腦,屏幕上布滿了“熊貓燒香”圖標,系統崩潰,無法運行。
“毒是9日早晨中的,一開始只是一臺機器,我殺毒時候,局域網內其他機器陸續中招?!毙〗f。
同一天早晨,在北京一家IT公司工作的劉先生上班后發現,公司近30臺電腦全部感染“熊貓燒香”,病毒破壞了電腦內的程序文件,并刪除了電腦備份,公司正在研發中的半成品軟件毀于一旦。
劉先生憤怒之下卻又無奈。在年度總結報告中,他特意加上了一條:“以后重要程序必須備份,防范類似‘熊貓燒香’的流氓病毒。”
同一天晚上,北京的一家報社里,技術人員們東奔西跑,幾十名編輯記者都在等待著他們清除電腦里的“熊貓燒香”。
1月10日,上海一家臺資公司的員工張先生打開電腦,迎接他的是一排排拱手舉香的熊貓。環顧四周,他發現同事們臉上有同樣的驚詫表情。整整一天,公司業務陷于癱瘓。
……
根據瑞星公司提供的“熊貓燒香”病毒用戶求助數據,僅1月9日一天,瑞星用戶向公司求助的人數已達1016人次,11日達到1002人次。因為是選擇性求助,并僅限于瑞星殺毒軟件的正版用戶,這個數據只是冰山一角。
據了解,1月9日感染的電腦用戶達數十萬。其中北京、上海等電腦用戶較集中的城市成為“重災區”。
“熊貓”并未就此止步,它繼續四處“燒香”。隨著變種的不斷增多,病毒洪潮蔓延無休,并且愈演愈烈。
截至目前,“熊貓燒香”病毒變種已達416個,受感染電腦用戶達到數百萬臺。
1月22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再次發出警報,在全國范圍內通緝“熊貓燒香”。
門戶網站遭遇感染
1月24日,北京市政府信息工作辦公室在官方網站上設立了“熊貓燒香”病毒專題,其中撰文稱:“一種偽裝成‘熊貓燒香’圖案的病毒正在瘋狂作案……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局域網和網站遭受重創,多數網民也深受其害。”
“熊貓燒香”因何難退?
“‘熊貓燒香’和以往的病毒不同,它采用了一種新的傳播手段。”史瑀說,傳統的蠕蟲病毒是通過一臺中毒電腦傳至局域網內其他電腦,而“熊貓燒香”在整合了所有可利用的傳播漏洞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站傳播。
感染“熊貓燒香”的電腦,會在硬盤的所有網頁文件上附加病毒?!叭绻桓腥镜氖蔷W站編輯和記者的電腦,那么通過中毒的網頁,‘熊貓燒香’就可能附身在網站的所有網頁上?!笔番r說,訪問這種中毒的網站時,網民就會感染“熊貓燒香”病毒。
從傳統的點對點,到現在的點對面,“熊貓燒香”借助中毒網站的驚人訪問量急速傳播。
據反病毒工程師稱,他們曾監控到,“熊貓燒香”感染過天涯社區、硅谷動力、pconline等門戶網站,在暴風影音等知名軟件的下載鏈接中也曾有“熊貓燒香”附身的痕跡。同時,“熊貓燒香”還可借助搜索引擎進行病毒傳播。
“借助局域網天女散花,借助門戶網站星火燎原,借助U盤死灰復燃?!笔番r說,“熊貓燒香”的三項主要傳播方式,成為病毒難以退去的主要原因。
反毒人士抗擊病毒
史瑀說,自去年圣誕節之后,瑞星公司病毒組就開始不斷加班,每當“熊貓燒香”發布新變種,工程師們就立即采集樣本,解剖病毒,并升級相應的專殺工具?!斑@段時間里,通宵熬夜就有4次?!?/div>
“‘熊貓燒香’技術談不上高超,主要依賴于作者不斷瘋狂地更新,它更新,我們就隨之更新專殺工具?!笔番r說,“熊貓燒香”善于利用新漏洞,比如1月8日的變種就利用了QQ一項最新的安全漏洞。
“熊貓燒香”誕生至今,病毒版本修改了400余次,史瑀和同事們開發的專殺工具也升級了10余次。
除殺毒軟件公司外,散布在網民中的“反毒高手”在抗擊“熊貓燒香”中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卡卡網絡社區的反病毒論壇上,云集著不少電腦高手,他們大都是業余編程愛好者,時常一起研究殺毒技術?!靶茇垷恪眲偓F身,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2006年10月底,在瑞星公司尚未捕獲“熊貓燒香”病毒時,程序高手“農夫”就已經拿到了當時的“熊貓燒香”病毒樣本,并編寫了專殺工具。此后,每當 “熊貓燒香”發布變種時,反病毒論壇的網友mopery和艾瑪等人,就會寫一份詳細的變種分析報告,指出病毒的危險性和新特性。
“其實民間的殺毒高手很多?!笔番r說,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民間高手,高中時代起就愛好研究病毒,大學畢業后被殺毒軟件公司招募。所以,他現在經常會瀏覽一些著名技術論壇,如果民間高手有一些好的想法,病毒組也會借鑒。
史瑀說,他手頭掌握著一張“底牌”———“未知病毒查殺”。他說,這種殺毒辦法可以判斷病毒的“家族特征”,只要變種符合一系列特征,專殺工具就能有效查殺。
史瑀介紹了這種新專殺工具的工作原理,但他要求記者報道時隱藏該項內容,“讓病毒作者知道了就麻煩了,這是我們取勝的殺手锏。”
一場未結束的戰爭
1月19日,“熊貓燒香”發布了一個新的變種,病毒作者同時宣稱,這將是“熊貓燒香”最后一次更新。
消息傳來,在卡卡社區上,飽受“熊貓燒香”折磨的網民們一片雀躍。高興之余,他們開始反思得失。
在反病毒論壇上,網友tom2000發表了一篇名為《熊貓啟示錄———風波過后的反思》帖子,文中稱:“以后有多少新的病毒/木馬會借鑒熊貓的經驗呢?一切才剛剛開始!”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的互聯網處于起步初期,大部分網民缺乏最基本的網絡安全防范知識,也缺少良好的上網習慣。安全意識的薄弱,給病毒大面積傳播帶來可乘之機。同時,隨著計算機在各個行業的普及,病毒造成的損害也將越來越嚴重。
1月24日下午,反病毒工程師們又發現了一種新型病毒,這種病毒和“熊貓燒香”十分相似,工程師懷疑它是“熊貓燒香”作者創作的新版本病毒。
這種病毒會把受感染用戶電腦上的所有圖標換成一個男子的頭像,在頭像的眼睛位置是兩個電燈泡。
反病毒工程師們擔心的是,“燈泡男子”會不會成為“熊貓燒香”的接班人。
“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對我們而言,戰爭還在繼續?!笔番r說。
誰制造了“熊貓燒香”?他意欲何為?在“熊貓燒香”肆虐期間,關于作者身份的種種猜測流傳于互聯網上。在百度“熊貓燒香”貼吧中,數百名深受“熊貓”所害的網民發帖“通緝”病毒制造者,更有網民聲稱開出10萬美元的懸賞花紅。
昨天,反病毒工程師向記者透露,“熊貓燒香”的作者并非無跡可尋,在解剖病毒過程中,他們發現了留在病毒內的一些神秘留言。在這些留言里,“熊貓燒香”的作者自稱whboy———“武漢男孩”。
“熊貓”體內暗藏留言
mopery是卡卡社區反病毒論壇的版主,也是一名反病毒高手。
2006年10月中旬,mopery接到網友求助。在幫忙解決電腦故障的過程中,他拿到了一個病毒樣本,它就是“熊貓燒香”的原始版本。
將病毒“解剖”之后,在繁復的程序代碼中,mopery看到了一段與程序無關的信息,其中有一行字母:“whboy”。
“whboy”這個名字,對于病毒研究者有著不一般的含義。2004年,whboy即發布了其創作的病毒“武漢男孩”,那是一種通過QQ傳播的盜號木馬,因為其變種的瘋狂和傳播的廣泛,一年后,被江民反病毒中心列入2005年十大病毒之列。
此后,whboy還在一些病毒論壇和黑客論壇發帖,表示可以提供盜取QQ號服務,但不久后便銷聲匿跡,直至“熊貓”出現。
mopery對“熊貓燒香”進行了認真分析。他發現,這種病毒并不擁有最厲害的技術,卻擁有最成熟的傳播手段。
mopery對“熊貓燒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聯系了另一名民間反病毒高手農夫,在2006年10月25日推出了第一款專殺工具:尼姆亞蠕蟲專殺。
“第一只熊貓沒什么威力,厲害的是后面的變種。”mopery說,從發現第一版“熊貓燒香”后,一個月內,它的變種就達到了十幾種。
在這些變種中,每隔一段時間,作者都有意在病毒中留下whboy字樣?!八饕o我們這些分析病毒的人看,普通用戶看不到代碼?!?/div>
隨著變種增多,反病毒人士在連續解剖病毒的同時,開始期待更多留言出現。
病毒內部列出“鳴謝單位”
2006年12月初,“熊貓燒香”變種加速,代碼中除了whboy字樣外,又多了一行漢字:“武漢男孩感染下載者。”隨著變種的增多,代碼內附帶的信息也越來越多。
此時,mopery和艾瑪已經加入抗擊“熊貓燒香”的大軍當中。他們分析熊貓的新變種,并在卡卡社區反病毒論壇上,貼出一份份詳細的病毒分析報告。
他們的舉動,吸引了病毒作者“武漢男孩”的注意力。在1月初一份病毒變種中,神秘留言再次更新。
“感謝mopery對此木馬的關注。”留言中新添的這句話,讓mopery啼笑皆非。隨后,武漢男孩似乎迷戀上了這種病毒內部列出“鳴謝單位”的模式,在1月5日的病毒留言中,感謝名單上添加了艾瑪的名字。1月9日,感謝名單中又多了殺毒高手“海色之月”的名字,文末還添加了一句“服了……艾瑪…… ”
此后,武漢男孩開始頻繁用這種方式與對手“交流”。
1月15日,武漢男孩還在留言中和反毒者taylor77打起了招呼:“taylor77,不知道找我啥事???”并且戲言:“我制作的病毒已經‘滿城盡燒國寶香’?!?
網絡世界高手對決一個月
1月16日,武漢男孩發布了新的病毒變種,反毒者們習慣稱之為“艾瑪”版本。因為在這個病毒內部的留言中,寫了22次艾瑪的名字。
1月19日晚,“熊貓燒香”發布了最后一次更新。這個版本可稱為傳染手段最全面的版本。
在“熊貓燒香”的最后一個版本中,武漢男孩寫下了臨別贈語:“在此對各位中過此木馬的網友和各位網管人員表示深深的歉意!對不起,你們辛苦了!mopery,很想和你們交流下!某某原因,我想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