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Ant,好像就不用再自己寫很長很長的CLASSPATH了,尤其是有時候手動編寫這個變量還可能誤寫,導致出現了ClassNotFound錯誤時查了很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對于比較大的項目,搞一個Ant是很不錯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就是做一些簡單的測試,我就不再費力氣寫Ant了,直接在命令行輸入命令。但是設置CLASSPATH在這個時候就比較頭疼了,尤其是現在的Java應用,隨便寫個簡單的東西可能就需要一堆的框架,就會有一堆的jar文件要加入到CLASSPATH里面了。想起來Windows的批處理有For命令,就拿來研究一下:
在命令行窗口:
set cp=
for %f in (*.jar) do set cp=%cp%;%f
echo %cp%
輸出結果是:
%cp%;servlet-api.jar
這個明顯是不對的啊,于是查看Windows的Set命令的幫助,發現也存在類似在編程中變量生命周期的問題,需要打開V模式才能夠延展變量生命周期。默認情況下,V模式是關閉的。
于是,在命令行窗口進行如下命令:
cmd /V:ON (這一句是打開cmd的V模式)
set cp=
for %f in (*.jar) do set cp=!cp!;%f
echo %cp%
輸出結果是:
;commons-el.jar;jasper-compiler-jdt.jar;jasper-compiler.jar;jasper-runtime.jar;jsp-api.jar;naming-factory-dbcp.jar;naming-factory.jar;naming-resources.jar;servlet-api.jar
正是我們需要的。當然了,還要加上全路徑的。還有要注意的就似乎在for循環中,變量cp的引用不再是%%了,而是!!了,真是搞不懂MS怎么會這么奇怪。相比而言Unix/Linux的Shell就好很多了。
注意,如果是在.bat文件中運行,好像不能直接使用cmd /V:ON命令,需要手動先打開;另外,在批處理文件中的for循環的變量是要兩個%來表達的,如果在批處理文件中,就得這么寫:
for %%f in (*.jar) do set cp=!cp!;%%f
Windows的批處理文件還是很有意思的,抽空得整理的好的教程了,呵呵。
posted on 2008-05-29 00:12
YODA 閱讀(3365)
評論(4)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