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010年11月7日
Java程序的國際化主要通過三個類完成:
java.util.ResourceBundle:用于加載一個資源包。
java.util.Locale:對應一個特定的國家/區域、語言環境。
java.text.MessageFormat:用于消息格式化。
而資源文件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三種:baseName_language_country.properties、baseName_language.properties和baseName.properties。
以下的程序可以得到Java所支持的語言和國家:
使用國際化的代碼如:
如果在資源文件中,存在例如msg = Hello,{0}!Today is {1}.這樣需要程序動態插入參數的文本,則需要使用MessageFormat類的format()方法。
除了使用資源文件,我們也可以使用類文件來代替資源文件。使用Java文件代替資源文件的Java文件必須滿足:1。類名必須是baseName_language_country,這與屬性文件的命名相似。2。該類必須繼承ListResourceBundle,并重寫getContents方法,該方法返回Object數組。該數組的每一個項都是key-value對。
對于簡體中文的Locale,ResourceBundler搜索資源的順序是:
baseName_zh_CN.class;baseName_zh_CH.properties;baseName_zh.class;baseName_zh.properties;baseName.class;baseName.properties
Struts2訪問國際化消息,主要有3種方式:1)JSP頁面輸出國際化消息,可以使用Struts2的<s:text.../>標簽,該標簽可以指定一個name屬性,該屬性就是資源文件中的key。2)在Action中,可以使用ActionSupport類的getText方法,該方法可以接受一個name參數,指定了國際化資源文件中的key。3)表單元素的Label,可以為表單標簽指定一個key屬性,這個key指定了國際化資源文件的key。
對于帶占位符的國際化消息,在Action中,則需要使用getText(String key, String[] args)來處理,其中args就是參數列表;而在頁面中,則需要為<s:text.../>標簽指定<s:param.../>子標簽。如:
在Struts2中,還有一種更加簡單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在資源文件中寫例如這樣的表達式:failTip=${username},對不起,您不能登錄!,通過使用表達式,可以從ValueStack中取出username屬性值,自動填充到消息資源中。這在Action中很常用。
對于一個大型應用而言,國際化資源文件的管理也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為了能更好的分而治之,Struts2允許針對不同的模塊、不同Action來組織國家化資源文件。
為Strut2應用指定包范圍資源文件的方法是:在包的跟路徑下建立多個文件名為package_language_country.properties的文件,一旦建立了這個系列的國際化資源文件,應用中處于該包下的所有Action都可以訪問該資源文件。
例如一個Action為codes\packageScope\src\lee\action\LoginAction.java,那么我們可以提供package_zh_CN.properties和package_en_US.properties兩個文件放在codes\packageScope\src\lee目錄下,那么這兩個文件就能被lee包及lee包下所有子包內的Action所能訪問。
同時,我們也可以為LoginAction單獨指定一份國際化資源文件。即在codes\packageScope\src\lee\action目錄下,分別建立LoginAction_zh_CN.properties和LoginAction_en_US.properties兩個文件。
有時候,處于某種特殊的原因,我們需要臨時指定資源文件,那么就需要使用<s:i18n.../>來充當<s:text.../>標簽的父標簽了。如:
加載資源文件的順序:
對于在JSP中訪問國際化消息,則簡單很多,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1)對于使用<s:i18n.../>標簽作為父標簽的<s:text.../>標簽,將直接從<s:i18n.../>標簽指定的國際化資源文件中加載指定key對應的消息,如果沒有,則讀取struts.custom.i18n.resources常量指定baseName的系列文件。如果還沒有,直接輸出key。
2)對于沒有使用<s:i18n.../>標簽作為父標簽的<s:text.../>標簽,則直接讀取struts.custom.i18n.resources常量指定baseName的系列文件。如果沒有,直接輸出key。
Struts2中, 我們可以通過ActionContext.getContext().setLocale(Locale arg)設置用戶的默認語言。同時在Struts2 的defaultStack攔截棧中,i18n攔截器也能設置默認語言。i18n在執行Action方法前,會自動查找一個名為request_locale的參數。如果這個參數存在,則攔截器會將其轉換成Locale對象,并設為默認的Locale。同時,這個Locale對象會保存在Session的名為WW_TRANS_I18N_LOCALE的屬性中。一旦用戶的Session中有WW_TRANS_I18N_LOCALE屬性,則屬性指定的Locale將會作為瀏覽器的默認Locale。因此,用戶也可利用此功能來開發自行選擇語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