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5-01-14 21:26
zhoulch's blog 閱讀(51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Article
“此亦平平,口水話而已”,此言差矣!
丘成桐作為世界上最杰出的數學家之一,有如此的古文功底,足見其文理兼修的成就。
此文總結了中國數學歷史,并且對數學落后進行了深刻總結。諸位如果理解中國
數學科學史,就會明白這篇文章絕對不是什么口水話。可惜陳省身,丘成桐先生都已
經不在伯克利了。去年去伯克利,也沒有見到。
中土數學,源于九章,盛于華陳。劉徽注解,祖沖割圓,陳氏作類,華氏堆壘。此先
人之智慧,今世之光華也。
[注釋]中國的數學,起源于九章算術,鼎盛于陳省身,華羅庚時代。陳省身是丘成桐
的老師。丘成桐是現在在M.I.T的田剛的老師。田剛就是在校慶100年時候,被楊振寧
稱為留學生中成就最突出的兩個人之一,本科畢業于南京大學,研究生于北京大學。
博士于丘成桐門下,畢業于哈佛大學。文章開始,評價了中國古代數學到現代數學中
最杰出的成就。
當歐戰初萌,國難方興,孫楊拔賢士于津滬,姜熊傳心法于清華。及云南講學,江表
立所,薪傳至今。已歷三世,門生故舊,遍于天下。
[注釋]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有孫楊姜熊在清華大學,然后又歷經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現代數學鼎盛的時期。主要的杰出數學家,包括華和陳,都和西南
聯合大學有關系。
俟陳氏去國,續領風騷,竟存一脈于海外。而華氏返京,繼絕存亡,終創大業于國內。
[注釋]陳省身軀美國之后,培養出了丘成桐,田剛等等杰出數學家,所以說存一脈于海外
。
華羅庚回到北京之后,“繼絕存亡”,這四個字,沒有研讀過數學史的人,如何能有
感慨?
斯時也,華熊弟子,得數論精妙,奠復變根基;蘇馮門下,發方程微義,開計算先河。
郁郁其文,無愧于先,彬彬大業,有傳于后矣。
[注釋]那時候的事業,可謂是顯赫。為什么以后不行了呢?看下文分析。
然十年動亂,九州震蕩,上下受刑,天地為悲。父子殊途,師生異路。學忠馬列,文必
頌圣。長者不敢有謀,學者不敢有志矣。
[注釋]學忠馬列,文必頌圣。數學家必須忠於馬列主義么?必須為無產階級戰爭歌功頌
德么?丘先生直接指向問題的核心,可謂耿耿直言!!就是現在,三講之言在耳,先生
此言,如警世之鐘。
及將軍擒兇,國乃太平。小平開國,世傳中興,百姓樂業,萬國來華。
[注釋]平息文化大革命之后,對小平的功勞是稱贊的。僅僅是稱贊,可能被指責為
口水話,看后文,如風卷殘云一般的論辯!!!
然而國士不比外賓,商賈有逾學人。于是家家望子放洋,戶戶經商期富。文革宿怨未消,
而國初銳氣消磨矣。
[注釋]深刻的觀察!國初銳氣消磨矣。。。我為之哭!
晚近游子思歸,學士東來,能者屢見于臺灣,業績不絕于香江。兩地科研,有聲于國外;
海疆數學,不亞于中土矣。歐美諸君,承先賢之余蔭,得大師之熏陶,其馳域外,各取
明珠。
[注釋]臺灣,香港的學術,是世界公認的。
無奈華夏雖眾,長城未修;天地雖寬,瑕疵難容。終究德不如歐美,力不逮乎日蘇。
根之腐矣,枝葉不榮,葉之枯矣,根莖何養?
[注釋]大陸的學術如何?華夏雖眾,長城未修。沒有什么有志之人了。天地雖寬,瑕疵
難容。沒有什么寬容的學術氣氛。德不如歐美,力不逮乎日蘇。歐美日蘇都不如呀。
為什么?根基已經腐爛了!!!!如此擲地有聲,除先生之外何人?
今我同胞,其無相煎,如足如手,其無相負,如師如友,咨爾賢俊,其能養士,而敦而敬
,
其能養氣,而剛而正,庶可博文約禮,立德立言,究天地之造化,爭日月之光華矣。
[注釋]現在的形式好了,希望大家努力。
冬日良會,華廈初筑。聚我精英,集我同志。修睦言歡,切磋演繹。盛宴必再,以待千年
。
真理同覓,以傳永世。何以為歡,必有弦歌。何以為慶,必有德言。
[注釋]對下一個世紀的希望。“何以為歡,必有弦歌。何以為慶,必有德言。”文章
載道,載德,讀先生之文幸也!
(轉自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