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雖然工作學習都離不開計算機,但直到兩個星期以前,我還沒有為自己買過一臺新電腦,倒是給人家裝了快10臺。近段時間終于下定決心買臺電腦了。我不玩游戲,買電腦只是為了上網,看片,寫點小程序。現在流行高清電影,上了一下相關論壇,發現要流暢“軟解”H264編碼的1080P電影,至少需要4核的CPU,Intel的Q6600盒裝1500左右,AMD 羿龍9550 1100左右,前者的性能好于后者,但是Intel的集成主板又貴又爛,AMD 的780G芯片組是目前最強的整合芯片組,價格便宜量又足,于是就把架構定在AMD上。技嘉的
GA-MA78GM-S2H 是論壇上討論最多的主板,應該也是用的人最多的780G主板之一,憑借技嘉優秀的做工,充足的用料,豐富的接口,贏得了廣泛的好評,但是這個是小板,由于面積的局限,南北橋芯片發熱比較厲害。后來技嘉推出了標準ATX板型的
GA-MA78G-DS3H ,采用了全固態電容(小板是供電部分全固態),減少了一個ESATA接口,增加了一個1394接口,增加了三條PCI-E插槽,散熱效果應該比小板好,于是就定下了這塊主板。由于高清電影動輒10G以上,所以買了個希捷500G 7200.11硬盤,以后降價的話再加一個做RAID 0就爽了。內存選用kingston 1G * 2 DDR2-800組成雙通道。光驅是明基DW2000 DVD刻錄機。這些都很快定下來了,倒是機箱和電源費了不少腦筋。看了不少評論和測評,最后才定下了航嘉的“時光之門”機箱,看中的就是它的用料和4個前置USB+一個1394口。電源要選主動PFC,效率更高,同時也要額定400W以上,因為那個CPU的TDP就有95W,挑了半天,定在TT的KK500A,額定功率400W,主動PFC,14CM大風扇。顯示器22寸液晶就可以了,我對它的要求不高,因為看片的話也是通過HDMI接到液晶電視上看,初步決定三星2243BW。
這一切準備好之后,找了個時間殺到電腦城。報價如下:
CPU |
Phenom X4 9550 盒裝 |
1120 |
主板 |
技嘉GA-MA78G-DS3H |
680 |
內存 |
Kingston DDR2-800 1G*2 |
140*2=280 |
硬盤 |
希捷7200.11 500GB |
585 |
光驅 |
BenQ DW2000 DVD刻錄機 |
225 |
機箱 |
航嘉時光之門H301 |
265 |
電源 |
TT KK500P (KK500A的升級版) |
470 |
顯示器 |
三星 2243BW |
1850 |
鍵盤鼠標 |
雜牌套裝 |
30 |
|
合計 |
5505 |
挑好之后我讓JS備貨,然后就回去了。過了沒多久,JS打電話來說AMD的那個CPU沒貨,問我要不要9750,我說算了,等有貨再裝吧,那個CPU的TDP 125W,太恐怖。結果過了兩天,還是沒貨,我打電話問了本市的其他電腦店,也是沒貨,說是奧運影響了物流(不得不說奧運真是勞民傷財,個人觀點,不要上綱上線)。JS出了個主意說讓我先用雙核的4800+,有貨的時候再換成9550。開始的時候我不同意,考慮到淘寶自己買,問了一下真的有賣的,還比JS那里便宜20塊,但是又怕出現問題不知道找誰,雖然盒裝全國聯保,但是我這個小地方好像沒有AMD的代理。最后還是同意了JS的辦法,再奔電腦城,把裝了4800+的主機扛了回來。顯示器我問過三星的代理,只要1790,JS說他賣不了這個價,于是就不要顯示器,鍵盤鼠標看了一下,也很爛,不要。回來打開電腦,我靠,居然一點聲音都沒有,真的,從來沒見過這么安靜的電腦,如果不是燈亮著,跟沒開一個樣。可能歸功于電源那14cm的風扇,只要很低的轉速就可以產生大風量。上淘寶買了根3米長的HDMI線,接到家里的32寸液晶上,很郁悶地發現不能點對點,那個電視的物理分辨率是1366*768,但卻不支持這個輸入分辨率。沒辦法,只好用1280*720輸入,看文字比較模糊,但也沒多大影響。看電影那叫一個爽,比電腦上爽多了。
前天去電腦城買了一套雙飛燕的防水鼠標鍵盤套裝KB-827D,65塊。昨天和一個同事一起想去買三星的那款顯示器,無意中卻看到了一款AOC的2280V,參數和三星2243BW基本一樣,但是價格便宜不少,只要1540,還帶DVI線,3年質保,比三星的D-SUB線+1年質保要好。于是就要了一臺,店家包無點,開箱檢查了一下,兩臺都是完美屏,拿回來了。
這個過程中,最郁悶的事情是弄那幾個顯示接口了。780G的主板一般都帶有D-SUB、DVI-D、HDMI三種接口,但是DVI和HDMI接口不能同時使用。技嘉的這塊主板就是這樣,而且還是自動選擇HDMI,也就是插上DVI和HDMI之后只有HDMI有東西。AOC的那兩個接口也是自動選擇,也就是兩個接口都插上的話,就會自動選擇DVI(本來可以手動選擇的,但是如果兩個都插上的話好像手動選擇無效)。
首先碰到的問題是聲音。按照主板的說明書,如果需要通過HDMI口輸出聲音的話,必須在控制面板->聲音和音頻設備->音頻里面在聲音播放默認設備下選擇Realtek HDA HDMI Out。但是我把電腦搬回單位折騰的時候,發現這里并沒有出現Realtek HDA HDMI Out這個選項,只有Realtek HD Audio output!在設備管理器里卻能發現ATI HDMI Audio這個設備。搜索了半天,好像有人遇到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答案;有人說在BIOS里面開啟,但我發現默認已經開啟了;打電話給技嘉客服,那個人叫我先接上電視試試。那時候還沒有買HDMI線,試不了,于是就不管它了。結果HDMI線到了之后,一接上電視,馬上就出聲了,暈啊,原來必須插上HDMI線之后才能選擇那個Realtek HDA HDMI Out!!!!
昨天把顯示器買回來之后也碰到問題了。我把DVI口和D-SUB口和HDMI口都接上了,啟動電腦,顯示器自動選擇DVI輸入,自檢界面->Windows滾動條都沒問題,但是滾動條過去之后,顯示器提示沒信號,黑屏了,怎么按都沒反應,選擇信源也不行。只能關機重啟,然后按F8選擇VGA模式,進去之后分辨率是640*480,沒問題,但是只要一調整分辨率,無論是調成800*600還是1680*1050,都一樣的沒信號,黑屏。把D-SUB線和DVI線分別拔下,還是不行。想到ATI控制中心里面看看,結果偏偏在這個時候ATI控制中心啟動不了!!重裝驅動,還是不行。下載最新的8.7的催化劑驅動,一裝完重啟就藍屏。只要又裝回8.6版。搞了三四個小時,弄到最后,把HDMI線拔了下來,只接一個DVI到顯示器,居然一切正常了,啟動成功,分辨率1680*1050,完美。仔細一想,才明白原來這塊主板只支持DVI和HDMI其中之一輸出,而且接上HDMI后默認就輸出HDMI了,雖然我那電視一直沒開,但是線插上之后就不再輸出DVI了。把DVI拔了之后,由于之前只有電視作為顯示器,沒有配置雙顯示器輸出,所以D-SUB也不會有信號,所以無論拔DVI還是拔D-SUB都沒信號,只有拔HDMI才行。這時候我又嘗試安裝中文版的8.6 ATI控制中心,裝完之后還是啟動不了,嘗試一下Restart Runtime,我靠,居然就可以啟動了!!神奇!!!進去把顯示器作為主顯示,電視作為擴展。重啟之后顯示器和電視機都能顯示了,而且顯示器是1680*1050,電視是1280*720,調整了一下電視的過掃描,使它滿屏,然后用KMPlayer放電影,把窗口拖到電視那邊,全屏,好了,可以一邊在書房上網一邊在客廳放電影了(我在書房和客廳之間的墻上打了個洞)!!有點遺憾的是,顯示器只能用D-SUB輸入,浪費了那根DVI線。不過這個可以通過獨立顯卡來解決,以后再說吧。
780G主板的確厲害,集成的顯卡可以輕松硬解1080P的視頻,CPU占用不到10%,但是有時候會出現綠格子,還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所以可能的話我還是盡量使用軟解。不過到目前為止,4核CPU還沒到貨,這個4800+軟解VC1有時候都會卡,更別說H264了。而且AMD那個原裝風扇實在太爛了,看片的時候60多度,甚至死機,必須把蓋子打開,拿個臺扇往里吹才能把一部片子看完。后來花10塊買了個12cm的機箱風扇,裝上之后似乎也沒什么效果。看來只能換CPU散熱器了,初步決定買個九州風神的β400+,100左右,4根熱管的,對付那個9550應該可以吧。不過要等CPU到了再買。突然發現,DIY就是個燒錢的過程,我多年的積蓄已經花得差不多了……
到目前投入的錢:
主機3625+顯示器1540+機箱風扇10+HDMI線190+鼠標鍵盤65=5430
預計還要投入的散熱器,突破5500了!!
這就是我的第一臺自用新電腦。
2008年9月6日更新:
截至目前,已在淘寶上購入如下附件:
1、九州風神β400+散熱器一個,連郵費102塊。買回來裝上才發現噪音太大了,不得已只好DIY了一下,把風扇拆掉,裝上原裝散熱器的風扇。
2、為了在客廳控制電腦,買了個無線鼠標,太科的,可能是山寨貨,連郵費82,剛開始的時候直接在客廳就可以穿墻控制書房的電腦了,不過第二次就不行了,可能電力不足吧,現在只能把鼠標拿到墻邊才能有,已經買了一條5m的USB延長線,明天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