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緊緊大概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留下了許多回憶起來感覺挺有意思還有點遺憾的的東東,按慣例,每做完一件事情后,就進行總結,提取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如最初啟用blog的初衷“記錄點滴 鑒往事之得失 以資于發展”,呵呵。
- 有些閉門造車
- 缺少對相關資料的學習:一些知識沒有很好的貫穿起來,直到后來時間不多時,看到一些資料后才豁然開朗,方與現有儲備(JavaEE架構體系、一些理論與技術、某些心得)激發出想法,但發揮的空間(時間因素)已經不大。
- 缺少對兄弟進度、心得的關注:博覽可以減少走彎路;這在討論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來,60%的時間走了彎路,即使最開始對一些觀點反對過,由于缺少說服力的說辭未奏效。
- 缺少對公共資源的討論的參與:首先就一些疑問發布自己的心得、看法,可以收獲一些朋友,或者一些友情的回報;其次,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展示出來,可取與否自然有大眾指點,現在的開源之所以會越來越成功,是社區的努力分不開,我想是相互可以借鑒的。
- 團隊任務規劃
- 團隊總體目標、小階段時間這方面的規劃問題不大;對于規劃中落實到每個人頭上的任務過于籠統;大多是一起干同一個事情,這點浪費了生產力。最差也應該是每人頭有關注點,在此基礎上可以看其它方面便于以后的交流。
- 團隊的共享和引導
- 團隊帶隊:按理應該引導團隊方向,需要比成員投入更多規劃下一步,最差也得有個草案一起討論可行性,這一點做的很不到位
- 先行者(查閱資料較多、較早的人)沒有有效的把認為好的、有價值的資料共享,這一點造成了資源查找定位的浪費。
- 先行者(查閱資料較多的人)沒有有效的在閱讀的資料上形成自己的思想或者認識,并共享給團隊,引導團隊有效的方向。
- 團隊成員瑣事導致投入不足
- 下篇:參加soa小組一個月來的一些總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