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隨筆-128  評論-55  文章-5  trackbacks-0
    有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 六度分割理論、六度空間理論以及小世界理論等。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六度空間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

    社會網絡其實并不高深,它的理論基礎正是“六度分隔”。而社會性軟件則是建立在真實的社會網絡上的增值性軟件和服務。有這么一個故事,幾年前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只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系。原來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制作人的女兒在女生聯誼會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就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后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六度空間的概念由此而來。

    這個連鎖實驗,體現了一個似乎很普遍的客觀規律:社會化的現代人類社會成員之間,都可能通過“六度空間” 而聯系起來,絕對沒有聯系的A與B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更典型、深刻而且普遍的自然現象。那么,怎樣用數學理論揭示 “六度分割現象”?這是現代數學領域又一個重大的數學猜想。

    這有點兒像地圖的鄰接色問題,只不過鄰接色問題是通過數學方法可以精確證明的(即最多只需要使用4種顏色即可),而6度分割理論我個人估計只能通過不完全歸納來形成假設了吧,社會的模型還是比二維地圖模型要復雜莫測得多啦!

    六度分隔的現象,并不是說任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都必須要通過六個層次才會產生聯系,而是表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概念: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系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系或關系。顯然,隨著聯系方式和聯系能力的不同,實現個人期望的機遇將產生明顯的區別。

    看來六度分隔理論很有意思,找一些資料來看看學習,運用起來真的會很有效的。

    不管理論如何深奧,“六度分隔”和互聯網的親密結合,已經開始顯露出商業價值。人們在近幾年越來越關注社會網絡的研究,很多網絡軟件也開始支持人們建立更加互信和緊密的社會關聯,這些軟件被統稱為“社會性軟件” (Social  Software)。例如Blog就是一種社會性軟件,因為Blog寫作所需要的個性和延續性,已使Blogger圈這種典型的物以類聚的生態形式,越來越象真實生活中的人際圈。據致力于研究社會軟件的毛向輝介紹,國外現在更流行的是一種快速交友,或者商業聯系的工具,例如 LinkedIN。人們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發現商業機會、更容易達到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和交流,等等。

    社會性軟件的定義很多,而且還都在不斷的發展演變過程之中。它的核心思想其實是一種聚合產生的效應。人、社會、商業都有無數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如果沒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損耗掉。WWW成功地將文本、圖形聚合在一起,使互聯網真正走向應用;即時通訊又將人聚合在一起,產生了ICQ這樣的工具。然而這還是虛擬的,虛擬雖然是網絡世界的一種優勢,但是和商業社會所要求的實名、信用隔著一條鴻溝。通過熟人之間,通過“六度分隔”產生的聚合,將產生一個可信任的網絡,這其中的商業潛能的確是無可估量的。

    聚合作為社會研究的對象也具有實際價值。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算法,能夠識別一篇文章中某些文字的“突發”增長,而這些“突發”增長的文字可以用來快速識別最新的趨勢和熱點問題,因此能夠更有效地篩選重要信息。過去很多搜索技術都采用了簡單計算文字 /詞組出現頻率的方法,卻忽略了文字使用增加的速率。如果這種方法應用到廣告商,就可以快速找到潛在的需求風尚。

    社會、網絡、地域、商業、Blog,這些詞匯你也許都聽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預見先機的人找到聚合它們的商業價值,被改變的絕不僅僅是網絡世界。

    六度雖然是個社會學的理論,但是實際上它更像一個數學理論,很多人說六度和四色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我看來,六度理論很好的闡述了在一個網狀結構(我們的人類社會)下,不同節點之間的聯系和連接關系,然而它并不完整,并不足以指導我們的實踐。

    (1)關系的強弱——權值問題
    首先六度肯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普遍聯系,但是沒有對這種聯系作定量分析。我們一生可能會認識千百人,他們有的對我極其重要,有的對我無足輕重,我們聯系的建立的原因和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有父母親屬這類生而固有的聯系,也有因為地理位置接近發展出來的,如鄰里關系,還有因為共同學習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同學、同事關系。六度理論中只把他們統統歸結于聯系,沒有強弱之分。在網狀結構里面,人與人的關系,需要加權處理,在這里,六度是殘缺的。

    (2)到達和建立聯系的區別——目的和結果問題
    20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就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后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六度分割(也叫“六度空間”)的概念由此而來。這個故事很多六度的愛好者都知道,并奉為圣經。但是我請大家注意這個故事和我們現在流行的SNS網站的理念的重要差別。在這個故事里面,信到達了波士頓股票經紀人手里面沒錯,但是請注意整個過程中,每個人的朋友關系都沒有發生改變。對,這點很重要,這個故事里面傳遞的信息,而我們現在看到的SNS網站希望在用戶之間傳遞的是什么呢?是聯系方式是朋友關系。
    說到這里想提一下前面提到的火炬的買車票的實驗,在那個實驗里面,傳遞的實際上也是信息,而不是朋友關系。

    (3)傳遞的成本和激勵——阻尼問題
    在Stanley Milgram的實驗和火炬的實驗里面,都沒有任何的花費,或者說看起來成本為0。但是是不是真的成本為0呢?每個人傳遞一下信件花費極低,改下msn名字更是沒有成本,然而那些人肯這么做,其實是看著朋友的面子上,所以這里花費的成本實際是什么呢?是中國人說的人情債,所謂的關系成本。沒有人喜歡一個整天都要人幫忙這幫忙那的人,人情債和金錢債一樣,背了就一定要還,這就是傳遞中的成本問題。火炬的火車實驗后,我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今天我們急需車票,可以請朋友們改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能不能天天都用這種方法來找人幫忙呢?今天買車票,明天買球票,也許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朋友們肯定會覺得厭煩,甚至放棄你這個朋友。

    Gmail的邀請方式直至今日仍被很多人稱頌,剛剛出現的時候,一個邀請甚至可以賣到60美金。很多人驚呼這是最偉大的營銷。然而,到了今天,很多人的邀請已經變得無法送出去。為什么呢?因為一開始的時候Gmail是稀缺物品,所以價值高昂,加上Gmail帶有Google的強勢品牌和高度用戶認同感,所以就更加被追捧,擁有Gmail成了榮譽的象征。這是這種榮譽成為了Gmail邀請在六度網絡中瘋狂傳播的激勵。然而隨著Gmail的高度普及,這種榮譽感逐步下降,最終降低了激勵,從來使傳播陷入了停滯狀態。

    阻尼是好還是壞?沒有阻尼我們可以給任何人發送信息,每個SNS網站都在宣揚你只需要六度就可以認識克林頓可以認識蓋茨,但是有幾個人真的去認識他們了?是因為他們不值得認識么?不是,是因為聯系雖然看起來只有六度,然而每度的阻尼都有可能都是無法跨越的。但是你不要悲觀,如果沒有阻尼也許你會更加不爽!LLF算過“舉例來說吧。假設每個人有30個朋友,信息經過六度是30的6次方 =729000000,數量足夠到達一個能夠覆蓋所有可能的人的級別。”,如果六度的連接沒有任何的阻尼,估計我們每天收到的來自六度好友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就會讓我們的腦袋爆炸。

    在我們的生活里面,一個身份越高的人,越有名的人他就會有越多的好友,于是他也就越不想隨便拓展自己的關系圈子,因為他們往往不勝其擾。前些日子的600演藝名人聯系方式泄露事件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我們作為社會一分子都和這600名人有著六度的聯系,然而某天因為他們的聯系方式被公開,他們和我們的聯系立刻被扁平化變成了一度。一瞬間,阻尼消失了,你可以隨便打電話給那英、田震了,你不是想跟馮小剛聊電影么?你現在可以打電話了。但是,我們只能說結果這成了一場災難,很多名人訴苦,說很多人打電話到他們的家里,說了句“你是XXX么?我很喜歡你!”然后就掛了電話。很多人不堪其擾停了機,甚至換了號。

    這場災難對我們這些局外人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很有趣的一點在于此,一旦這些名人和大眾的關系扁平化后(六度變成一度),他們對大眾的價值也開始流失,大眾們只能打電話過去,問一聲,然后炫耀自己給明星打過電話,僅此而已。這個巨大的扁平化工程并沒有擴展追星族們的朋友圈子,他們仍舊離那些明星很遠……

    (4)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假設——關系的方向和傳遞問題
    SNS網站最愛說的一句話也許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然而那天我跟LLF在Msn聊天的時候就說過這個問題,我認識的某A的朋友某B是我非常反感的一個家伙,而且我的朋友里面還有個人某C對那個家伙某B更加痛恨。所以在現在的SNS服務里面我是不敢把某A和某C同時引入的,因為他們同時引入后,很可能的結果是某B和某C建立聯系后,開始吵架。

    六度分割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倫提出了“六度分割”(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的理論。簡單來說,“六度分割”就是在這個社會里,任何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系,最多需要六個人(不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們之間只有六度分割。   


    Author: orangelizq
    email: orangelizq@163.com

    歡迎大家訪問我的個人網站 萌萌的IT人
    posted on 2007-10-22 21:41 桔子汁 閱讀(287)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oth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 免费一本色道久久一区|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亚毛片免费乱码不卡一区| 永久免费看mv网站入口|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91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97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另类少妇17p| 2021免费日韩视频网|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