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這期間看到了聽到了很多事情,自己也想了很多,以流水賬的形式寫一寫,也算是一種回憶吧。
與姥爺聊教育
姥爺是高中的退休教師,這次回去和姥爺聊了很長時間,也再次介紹了提高班,說到了老師的思想。歸根結底就聊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大學畢業生竟然不能找到工作?
姥爺說這其實很簡單,中國的教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形式主義。絲毫沒有考慮到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科目之間的承接關系。更不用說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真正的生產生活當中去。從小學到大學一切的學習都是圍繞形式主義來的,如果說學習的這些知識有用吧,到了工作崗位中用到的非常少或者根本與實際不配套,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從頭學;說這些知識沒用吧,其中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如果沒有還真不行。也就是說學習的知識本身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教育體制上,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和實際工作當中需要的知識脫節,于是就造成了現在的情況,大學生畢業什么也不會干,當然就很難就業了。
想想在提高班就不會這樣,我們一直在跟著老師學習,而學習的內容(無論是思想品德還是知識技能)就是工作當中迫切需要的,少了哪個也不行。也就是說從提高班畢業就可以馬上進入工作崗位,正是因為這樣提高班畢業的同學才會很輕松的找到工作。
和弟弟聊工作
叔叔家的弟弟從初二就不上學了,開始在外邊打工,算了算在外邊干活也有六七年了。目前一年也能掙十萬多,叔叔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也就是靠弟弟在外打工。和弟弟聊起來他自己的經歷也是感觸頗深。
弟弟開始的時候干小工,那時候每天也就是掙幾十塊錢,吃的不好,住的條件也差,總而言之吧一個字“苦”,兩個字“受罪”。干了幾年熬成了大工,掙的多了些,然后逐漸的和老板的關系也好了,現在算是個小的包工頭,算是當上了“領導”,也算是熬出頭了。弟弟是屬于民工當中比較突出的,因為整個村子當時出去打工的有很多,就出來這么一個有出息的,其他的還依然是老樣子,工資雖然有所增長但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看到了弟弟想起了老師說的,同樣是一年十萬我們一畢業就可以拿到,而且待遇相當的好,弟弟是熬了七八年才拿到,而且現在工作依然不輕松,相比而言大學生和非大學生還是有差別的(前提是大學不荒廢)。
和爸媽聊提高班
和爸媽再次說了提高班,雖然聽了很多遍,他們還是會很樂意的聽我介紹在提高班的學習與生活。雖然爸媽嘴上說支持在這里學習,也說承認提高班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但是他們還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像老師說的那樣能掙很多錢。
爸媽一直強調說“踏實做人不要說大話,師哥是師哥不是自己,什么時候真正把錢掙到手了才是自己真的有本事了,不然那都是別人的……”我覺得爸媽這么說也可以理解的,就像開學第一天老師說到雪琪姐的父母沒有承擔風險的意識一樣。其實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這樣的(當然我爸媽也是),都是農民出身的爹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怎么會有估計未來的能力,也不可能有承擔風險的意識,他們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落袋為安”,一下子讓他們改變還是很苦難的。
既然這樣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多于與父母溝通,盡量使他們支持我們繼續學習下去;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努力將自己說的話盡快變成現實,讓父母早日放心。
2012年來了,這一年可以說是在提高班最困難的一年,是黎明前的黑暗?!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與君共勉!
作者:beijiguangyong 發表于2012-1-29 0:30:08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