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像馳騁在遼闊草原上的駿馬,絲毫沒有一點喘息的片刻。不知不覺,工作快3個年頭了。從早期的JAVA軟件開發到目前的軟件測試,一路可謂是“艱辛”的度過。
回首過去,所有的事都是無心插柳,正應了那句: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alate......浮躁和貪嗔,總讓人不斷營營役役,終其一生,卻往往又一事無成,到死都未必明白自己活著是為了什么?!
以前,當然也包括現在,時常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做什么,不知道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每當看電影《阿甘正傳》時,我都不由自主的對生活充滿激情:阿甘在風中毫無意義奔跑的時候,他究竟在想什么?當那么多人跟著阿甘在陽光下奔跑時,又是怎樣的迷惘?當我們走在生活的路上時,我們又在想什么?
付出,終究會有回報的。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從一名普通的測試員到測試精英,以下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如果不妥,敬請指正!
對于從事IT研發的人來說,無論是開發者、測試者甚至產品者,“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的高度決定事物價值的體現。因此,作為產品質量的把關者,測試人員應培養以下思維模式:
【全局思維模式】
古語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恰好體現出全局思維模式的重要性。世間的事物往往存在多面性,在軟件領域更具有抽象性,我們只有從多個角度去度量、分析,才能掌握其本質。在日常的軟件項目活動中,需求、測試用例以及其他文檔評審,就是借助全局思維模式,讓更多相關人員參與以補查項目解決方案的正確性,從而,可以降低或者避免風險的發生。
【逆向思維模式】
逆向思維,也稱“求異思維”。是數學領域的一個支柱。逆向思維模式在測試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指導。作為測試員,當發現Bug時,進一步定位問題的所在,通過日志或者其他信息工具進行逆流而上排查,進一步分析。從而為開發人員查找、解決問題節約一定的時間。除此之外,由于開發人員思維模式定型,因此,測試人員的逆向思維可以彌補開發人員在項目中的思維漏洞。
【換位思維模式】
換位思維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換個空間、角度去剖析問題。在認識某一事物時,人們總是會通過和頭腦中的某些概念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相異之處,或者歸類,從而將其加入大腦中的知識體系,可能的話,再建立好的搜索方式,以便以后使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經驗”的運用。對于新的項目,某個細節,我們都會采用以往經驗去分析、處理。實際項目中,針對某個問題,我們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體驗,用戶、開發以及產品的使用者。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的產品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社會的接受。
【極端思維模式】
隨著軟件產業在中國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對產品的質量更為關注,由最初的功能,漸漸涉及性能、安全性以及其他方面。
在測試活動中,非功能性缺陷也越來越引起市場、用戶的重視。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我們引入性能測試;為了驗證系統的賬戶安全性,我們采用邊界值分析以確保產品是否滿足用戶最終需要。極端思維模式,就是在兩極條件下,驗證系統是否存在缺陷。
以上是測試活動中最主要的、最常用的思維模式。由于時間關系,今天先談到這里。后續有時間,續敘!
其實這些思維方式,大家都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運用著,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妙處,將我們的思維發散,有意識的將他們用在問題的思考上,有時可以給我們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最后想補充一下,只知道這些原則意義不是很大,如果真想能讓它們成為思考的血液,發揮它們的真正價值,那需要很多的歷練。其實想成為一名測試精英,遠沒有那么簡單,需要的是一種堅持、一種毅力、一種(不斷學習+不斷經歷+不斷思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