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十戒律:
1、你應該使用大量輸入,來反復錘煉被測的應用程序
*大規模的隨機測試(自動化),而且有助于理解輸入和輸出的關系;
2、你應當貪圖你的鄰居的應用程序
3、你應當親自尋找睿智的預言家
*對應的輸入是否有對應的輸出,也就是測試基準是否清楚的了解特定輸入和環境條件組合的情況;
*嘗試讓測試基準自動化,也許做不到,但是這樣思考你可以選擇做更有效率的工作;
4、你不應該崇拜無法重現的失效
*盡最大努力注意并記住(或記錄下)對軟件采取的動作次序,同時記住應用程序的響應;
*考慮使用調試器之類能追蹤動作和軟件狀態的工具;
*警惕為它白白花去了一整天的時間;
5、你應該尊重你的模型和自動化測試
*測試模型是關于應用程序做些什么(即模型)和怎么去做(即自動化測試)的點滴智慧的結晶;
*即使做不到自動化,也應該嘗試;
6、你應該利用開發人員的過錯與他們作對
*總結開發人員的錯誤類型,理解他們自己的錯誤模式,然后將該類型錯誤的測試運用到該開發人員編寫的每個模塊;
7、你應該醉心于應用程序的謀殺(諸如讓你的機器藍屏吧^_^)
*對于任何一個缺陷應該深入調查,而不是輕易放過;
*確認自己是否確實了解缺陷的影響程度和破壞力;
8、你應該保持產品發布時刻的圣潔
*不要抱怨發布日期,當時間不夠以前,應提前警告后果;
9、你應該貪圖開發人員的源代碼
*理解錯誤處理代碼,以及哪些輸入能觸發他們;
10、不能假設任何東西
*在我們驗證某個缺陷是真之前,不要相信它是真的;
*測試時,應該什么都不期待,既不期待他應該發生,也不期待他不應該發生;
個人總結:
1、重點關注錯誤處理代碼
*輸入過濾器:用于防止錯入得輸入進入被測試的軟件;
*輸入檢查:用于保證軟件不會使用錯誤的輸入;
*異常處理;
*輸入類型,輸入長度,和邊界值;
2、應該具備的特點:
*不斷超越自己、質量至上、持續教育;
*不要為逃脫的缺陷而懊惱,把它們當做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對自己的訓練:
有趣的觀點:
1、軟件測試是門學科,不是技藝,也不是藝術,是需要通過訓練的;訓練的意思是理解學科的每一個細節!
2、在事先不了解如何正確編制軟件的情況下,不存在建立一種軟件開發方法,讓質量更好的可能!
3、評估測試人員,不要用軟件缺陷的數量、軟件缺陷的嚴重性、測試用例的多少、自動化測試的代碼量、回歸測試套件的數目以及任何具體的指標來衡量。測試人員是有責任教育破壞質量的人,哪些行為是錯誤的,以及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