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接到一個需要測試的項目或任務時。我們通常往往思考的是在系統中出現的錯誤現象。如單擊某個按鈕出現了http500現象,或是其他錯誤頁面。這在我們測試中是無可非議的測試工作。大家有沒有想過當你接受這個軟件時,她就像一個你從未接觸過的汽車。每個檔位的轉換,每個功能按鈕的操作、及其作用都是陌生的。在這個時候你感覺麻煩的地方是最多的時候,有些問題當你接觸的時間長了你會有一些麻木感。往往這些麻木感就會變成了習慣。習慣的東西也就無所謂了,或許就是正確的。
很多項目或產品,當我們的系統軟件拿到用戶現場的時候。我們的用戶會提出一大堆問題。這個該怎么做,那個該怎么做。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問題的反饋。項目還好說我們大不了給他們進行培訓。當我們做成產品的時候,批量生產發貨的時候,我們就沒有精力去照顧每個用戶。用戶最開始使用你的東西時,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用戶很少會花很長時間去試用你的推薦。用戶感覺這個軟件或系統好不好用,很大程度上是在他與機器之間的互通上。
我感覺有兩點值得我們測試人員關注的。
其一,系統本身的操作,其繁簡程度、流程規劃上。我們應該熟知業務的需求、規則。如出版業務都需要其三審,每一審我們展現的同樣的東西,他們也能工作。有時開發圖省事把所有的功能都整合一起,共同使用。必然會帶來很多沒必要的操作。他們的重點是不一樣,我們不應該把每一審都一樣,我們要展現給每一審的他們關注的重點,他們的需要的操作。每個人測試的行業都可能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它,運用到我們的測試中。
其二,用戶本身常用操作,使用習慣。這里也就是說用戶的習性了。如用戶等待時間等。及其軟件使用的一些“潛規則”。如按鈕的擺放,一些頁面的大小等。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多加積累。之前剛開始測試遇見一個問題,就是在彈出頁面后讓選擇其多個目錄。我單擊一下選擇框沒選中,又單擊還是沒選中。之后又單擊的內容才勾選上前面的選擇框。這一個問題就凸現了我們的使用習慣。在用戶使用中一些規范的提示。圖標的運用、快捷鍵、提示的語義等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剛接手的系統,它的安裝、配置、使用等,應該去記錄我們感覺有疑問的操作。在之后的測試工作中在詳細的去分析這些疑問。該增、改減、該修、該改,我們再去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