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到說開發自測之后主流程都走不通,常常會遇到測試同學對著開發自測的結果直搖頭,常常會自己心里覺得開發自測之說不靠譜。
不知道這個現象是不是普遍,不過卻很讓測試同學頭痛。以開發自測為主的項目,結果測試同學還是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執行測試,來保證項目質量。說開發冒煙自測通過再提交測試,結果測試同學冒煙測試時仍不通過。
有過幾多次吐血經歷之后,有了一些小小的經驗,貌似可以提高開發自測質量。
提供測試用例,尤其要標注冒煙用例。因為開發在做測試時往往是遵循自己開發的思路來執行,很可能遺漏一些場景及步驟,所以提供測試用例,開發就可以根據用例來進行執行。
有了用例結果提交的代碼還是冒煙不通過,怎么辦!!看開發同學執行一個冒煙用例,要了解為什么開發根據用例來執行用例還會出現冒煙不通過,是不理解用例還是用例寫的不到位。
提供測試數據給開發同學。開發同學可能只了解自己開發模塊的相關業務,對于準備測試數據確實不是開發同學的強項,而且開發同學準備的測試數據往往會按照代碼邏輯來準備。所以測試同學可以站在用戶的角度準備測試數據來進行測試更容易發現問題。
測試同學把關邊緣用例。可能開發同學比較奔放吧,要不然咋體現測試同學比較細心呢。有些邊緣業務還是需要測試同學自己把關,尤其是應用間有交互的模塊,需要多關注。
測試同學參與驗證bug,執行相關模塊用例。我想測試同學在驗證bug的時候常說的一句就是“還是有問題”,這個很難讓人淡定,所以最好還是測試同學參與一起驗證BUG。因為已經發現的問題,再未被解決發布到線上,這個就比較悲劇。還有個現象就是修復了一個BUG引發新的問題,測試同學會本身有一種慣性測試的特點——就是測試關聯模塊,這點可以比較好的避免新問題的遺漏。
讓開發執行引發bug的用例。這個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本身這點的出發點是為了讓開發可以bug身上找出靈感,想想代碼的其他地方有沒有缺陷或者漏洞。
最后一點是兼容性的測試。這個是跟前端關系很大,前端出現的很多BUG就是兼容性bug了。提醒前端同學在自測的時候要注意兼容性問題,目前要求測試的瀏覽器有IE6,7,8;firefox;chrome。
差不多使上這些絕招,相信開發的自測會變得靠譜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