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都說我像個孩子,因為有時說話沒深沒淺、沒上沒下,跳躍式的思維剛剛說到張三,突然來了李四,像半路殺出的那個程咬金。
??? 我愛幻想,盯上一個鏡頭就沒邊沒沿地聯想下去,開始想到的是怎樣使馬鈴薯不退化,到后來腦袋里說不定幻想著楊貴妃要是活到現在多來勁兒……還做著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的夢。我總感到這個大千世界什么都是問號,幾十年來就沒改這毛病,也不想改。
譬如:看到水,我就想,水到底是什么體?它到一百度是氣體,到零度是固體,又是液體。但是到了高溫一千度呢?到了零下一千度呢?咱們都白了眼啦。
再如,人走來走去,男人、女人、高人、矮人、胖人、長發、短發、大眼、小眼……肚子里那些五臟六腑有善有惡、有勇有怯,那些腸子、胃里裝的都是油鹽醬醋、魚鱉蝦蟹,都養著一個與別人不同的靈魂,這靈魂是什么呢?怎么一個人沒了靈魂,這七尺(也有六尺的)身軀沒兩天就爛了呢?不管那窩頭咸菜、魚翅燕窩,歸根結底都是碳水化合物,怎么吃到肚里就變了樣呢?人有喜歡數學的,也有喜歡考古的,也有畫畫的,也有唱歌的,有當小偷的,也有當和尚的……沒法說。
人是什么?從哪里來的?又往哪里去?腦袋瓜里究竟裝了些什么?聽說上十億百億的細胞每個都能裝二百多信息,那將來人腦袋全開發出來怎么辦?地球受得了嗎?
科學家在不停地發明長壽藥,說人可以活四百歲,這世界能源這么缺乏,養著幾十億老妖精,多嚇人呀!
宇宙,你到底是什么呀?你真的沒有邊嗎?你把我們安排在地球上,有吃有喝,時間一長,能不想到你是不是上帝?你怎么這么大學問?!你可知道,我們地球上的牛頓、康德、愛因斯坦直到霍金,腦袋瓜子里的玩藝都不簡單,怎么也弄不懂你到底是什么?連黑格爾這個聰明的大哲人也弄不明白,最后屈從了上帝。
再說人本身,那些科學家、藝術家又是什么精靈妖怪呢?他們不像工匠、藝人那樣代代相傳。就像上帝撒了一把種子,落在誰頭上誰就成了科學家和藝術家。從遺傳上看,子承父業的不多,數得出來的只有幾對:中國的曹氏父子、蘇氏父子、外國的大小仲馬、伊林兄妹、斯特勞斯家族,再往下數就只有瞎湊合了。是不是在遺傳密碼上搭錯了碼?他們和同性戀、殺人狂、神經病同屬一類的變了態嗎?不然,怎么都說搞藝術的人是些神經病呢?
原子誰也沒見過,小小一粒灰塵就有二十幾億顆原子,原子里還有一個硬硬的原子核,就這樣,原子還可以分成質子和中子,像門捷列夫、居里夫人那樣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怎么就“看”到了它們?他們是不是精靈?我看是,他們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誰也看不懂的相對論,它像咱們的周易一樣,但是它使這個世紀物理學、宇宙學開了鍋一樣對時間和空間的研究,以便模索打開宇宙鑰匙,這愛因斯坦、史蒂芬、霍金是不是也從天上掉下來的呢?我看也是。
你看貝多芬的“第九”、老柴的“悲愴”,那抓人魂魄、撕撓人心肺,使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旋律線,繞得你像喝醉了的人一樣,就像我們畫家那迷人的線條,是不是精靈妖怪才能譜畫出來?我看都是。
誰創造了宇宙、創造了人、創造了一切?我能不像個孩子嗎?我能不像個劉姥姥嗎?
我這一生老在受罪,挨坑挨騙家常便飯;使絆子、穿小鞋小菜一碟。為什么?很簡單,總比咱們給人使絆子、穿小鞋、坑騙人家好得多吧?朋友們都說我像個快活的大蒼蠅,什么時候都樂呵呵的,那些陰影早甩腦后。我經常逗得朋友、家人笑得躺在地上,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就連我們家小狗聽到我們說笑話,也跟著起哄、嗥叫、打轉、恭喜發財,它雖然不知道我們說的什么笑話,但是它一定知道我們沒正經呢,不然平時我把臉一板喝問:“誰又尿在屋里啦?”它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尿的,小眼一瞅我,統統鉆到床底。
其實,很簡單,這叫做換個活法。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哪一樣也甩不掉,不找點提神的,不想點子自己哄自己,那活得不是太累了嗎?
人,沒法說,能上能下能苦能甜,做到這份上就夠了。我為什么像個大孩子?我清楚,心態不老就永遠不老,不信世上有白頭,別老服輸。沒心沒肺能活百歲,問心無愧活得不累。沒有過夜愁、過夜氣,就沒有過夜的病。長命而不累,多么瀟灑,昨天已經過去,再追悔也成歷史了,有這個精力就拿來“打問號”吧!多有意思。無止境的問號任你馳騁。你不成仙才怪呢!
你知道小狗為什么汪汪叫,小貓為什么咪咪叫吧?你知道那星星從哪兒來又到哪里去嗎?脫氧核糖核酸能不能解遺傳密碼呢?獅子為什么喜歡群居,老虎又為什么喜歡“單干”呢?這鴛鴦自古被用來歌頌愛情,可它確實不怎么專一,血吸蟲一出生“男女”就抱在一起,一直到死,但是為什么人們沒說誰愛得死去活來像一對血吸蟲呢?!
一個藝術家腦袋里全是問號,就像科學家給自己出難題一樣,有滋有味,永不滿足,事業上才不斷飛躍。下個世紀的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將從理性框架中介入感性框架中美學框架里來,對那些物理現象、化學元素、分子式、方程式,物理學家們倒不感興趣,他們深信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重要結果的指導原則。
我想,科學上追求的是真,道德上追求的是善,藝術上追求的是美,但是現在變了,聽聽那些物理學家們的呼聲:“讓我們來關心美吧,真(科學的定義、分子式、方程式等)用不著我們操心。”聽了他們的呼聲,我坐不住了!
我認為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問號越來越有奔頭。牛頓就是從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才發現了劃時代的牛頓定律,這在世人看來是傻子或是小孩游戲。是啊,怎么沒有人研究天上掉餡餅呢?說不定他還是牛頓第二呢。?
? 咱們古人有一句賭咒的話,說那些做不到的事是“除非燈頭朝下”,可現在的燈朝上的真的不多了。 如今的科幻電影、小說、漫畫、兒童畫都會成為將來科學家絕對感興趣的物理大門里的客人。《星球大戰》、《007》、《未來世界》、《侏羅記公園》,21世紀的人們會感謝他們,因為科學家會把它們變成現實。? ?人們根據引力效應預言宇宙存在著黑洞,那是18世紀就提出來的,去年美國科學家證實了黑洞的存在。科學家多么偉大!
至于藝術上無窮積數的成就,是藝術家也攀登不完的目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以說前無古人,但絕不可以說后無來者。藝術各有特色,它沒有100分。你可以放量去設想,一張紙就是一個大草原。你可以騎上你豐富想象的棗紅馬任意馳騁,馬蹄嗒嗒,那一足一印就是你那一筆一畫。你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去涂寫你那些問號,你完全可以丟掉1+1=2的框框,那時你就是說1+1=1個胡蘿卜,一碗羊肉泡饃,也沒有人會說你是神經病了。因為藝術可以不擇手段,它不僅指藝術形象上,也包括藝術形式、藝術手段和藝術方法。藝術的目的在于把美給予人們,它讓人們說不出、道不明、抓耳撓腮、捶胸頓足、靈魂出竅就夠了。
到了那個境界,人們也會講:藝術家多么偉大呀!科學和藝術的發展使我們明白了一個人活著的真理:我們應該滿腦袋裝上問號,這樣,新的科學、藝術成就才能不斷出現,一個沒有問號的人雖然不像個孩子,但是不要忘記:人這一生就怕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