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的一個夜里,我和朋友到家附近的銀行去提款。正忙著操作提款機的時候,我用眼角余光瞄到排在我后面的粗獷男子舉止怪怪的,我發現他的手上并沒有拿提款卡,眼神盯著我的手看,我當下心頭一驚,決定用最快的速度離開現場。等我領到現金,拿回提款卡,立刻飛也似地奔向車子,隨即請朋友加速離開。接著趕緊觀察那位男子的動態,我看到他悻悻然地走了,并沒有使用提款機,我心中頓時非常慶幸,好在,我相信自己的直覺!
后來在書上讀到曾經擔任美國法庭顧問的喬艾琳·迪米曲博士,依據他多年觀人經驗研發出來“S.P.E.E.D超速讀人法”有五個步驟:一是掃瞄(SCAN),二是分解(PARE),三是放大(En-large),四是評估(Evalu-ate),五是決定(Decide),但要運用自如,則需用心練習,才能明顯‘看到’效果。
掃瞄(SCAN)
平心而論,我覺得大多數人對環境的觀察力都不夠敏銳。我有個閨中密友,她很會解讀男女的情緒,卻對人們基本的行為模式毫無概念,有次跟她去紐約旅行,她居然想把行李交給一個喝醉酒的流浪漢,讓我忍不住為她的安全捏把冷汗。
說實話,我對于人種、行業、地區都沒有特殊偏好,但基于安全考量,我無論到任何地方,都會先掃瞄全場,看看四周環境的擺設,留意一下場景特征,有哪些人士(包括他們穿著、打扮、表情),他們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彼此的互動狀況如何。
即使走在路上,我也習慣會先掃描一下,觀察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結果真的讓我避開許多色狼的騷擾。譬如說,看到遠遠走來的男士眼光集中在我身上的特定部位,那么跟他擦身而過時,我一定會刻意跳開兩步,每次看到咸豬手襲擊落空,便覺得很有成就感。
分解(PARE)
掃瞄收集完環境中的訊息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分解資料,找出重要的項目和特質。
舉例來說,有次因為趕時間匆忙間招了一輛出租車,上車后我就發覺不對勁,司機的身體非常夸張地貼著方向盤,照后鏡里完全看不到他的長相。我開始環顧四周,想要記下司機的個人資料,正當我的情緒仍陷于慌亂中時,司機有了驚人之舉,我隱約聽到褲子拉鏈拉下的聲音,這下非同小可,我必須采取一些緊急措施才行。
我快速分解司機的行為,歸納出幾個重點:一,他不希望我看到長相和行為。二,他應該是想要進行自慰。我決定力持鎮定跟他聊天,同時注意開車的路線是不是朝著我要去的地點開。沒想到策略居然奏效,由于我講話會干擾他,無法專心自慰,所以他被迫回應我,請我安靜點!我鼓起勇氣跟他說,麻煩在前面路口停車!
下車時,司機極度不悅地命令我趕快走,我非但一點都不生氣,反倒高興得想要歡呼,終于安全了!
放大(Enlarge)
很多時候,盡管我們已經掃瞄、分解過環境中的特殊分子,可是往往會因疏忽大意,而沒及時解除危機。
有天晚上跟朋友到臺大附近吃飯順便逛逛夜市,停車的時候,我看到前方有幾個年輕男女坐在車蓋上閑聊,當時我直覺他們是“不良少年”,不過因他們也沒有對我們做什么不禮貌的舉動,便放心大膽去逛街了。
等吃飽喝足回來開車,卻死找活找都不見車子的蹤影,這才驚覺,車子可能被偷了!我立即聯想到那群“不良少年”,非常后悔沒有當機立斷把車子開到安全的地方停放。事后回想,那群男女外表看起來好像在聊天,實際上在等待獵物出現,所以他們的眼神沒有互相注視,也不像一般青年會打打鬧鬧,或興奮地討論要去哪里玩的樣子。
這次丟車事件給我最大的啟示便是,搜索到環境中有不尋常的人物出現,最好花一分鐘“放大”思考:有沒有危險的可能性?有的話,會是哪些情況?現在要怎么處理?千萬不要安慰自己:“想太多了!”
評估(Evaluate)
下一步是評估對方的行為舉止有哪些可能性。以上面的事件為例,這群青少年也許正在等待其他朋友,也或者是無聊打發時間,亦可能在尋覓獵物,到底哪一個最有可能性?則必須評估他們的肢體語言,彼此間的互動情形,甚至外表穿著都必須列入考慮范圍。
快速完成評估,更要馬上做出決定,不能三心二意、模棱兩可。做決定的原則是,越安全越好,風險越小越好。
除了用來解讀陌生的可疑分子外,這套“快速觀人法”還能夠在應征招募人員時派上用場,例如,面試時先整體掃描應征者的外表、穿著、特色,再依據公司的需求分解應征者的資歷、行為、應對是否符合。
假如公司很重視員工的忠誠度,那就要留心其談話前后是不是一致,有沒有“說出”和“經歷”互相矛盾的地方,過去服務過哪些機構,離職的原因是什么。若公司非常在乎員工的創意,就要測試其反應能力、聯想力好不好,吸收能力強不強,可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想到最多的點子。
然后再將收集到的線索放大,并且評估每個人的優缺點,最后決定出最適合的人選。
當然不可否認,不管多么仔細觀察,都可能看走眼,或過度反應,但寧可太小心,也不要太粗心,以免漠視生活中最重要的訊息。
談話時如何做手勢
姿勢是內心狀態的外部表現,完全依你自己的情緒、感覺與興趣而定,一個從內心所發出來的姿態,不知要比一千條規則所指示的好多少倍。真情愈流露,動作和姿態也愈顯得自然。有時因心情快樂,便把兩手在空中揮動,有時因心情悲苦,忍不住握著拳頭,緊緊地靠在自己的胸前;而當憤怒的時候,更不免舉拳猛擊,但是這種動作和表現姿態,都是以自然和靈活為要素。下面幾條原則是應當注意的:
1.不要重復姿勢,無論任何一種姿勢,重復了總會令人覺得乏味;
2.做手勢的時候,不要只從肘部做起,這樣會使人感覺得你的手勢不自然;
3.不要把姿勢結束得太快。譬如當你伸出手指指向前面,這種姿勢是幫助你說話的語氣,那么你決不可立刻把手縮回,最好等到說完一句話后,才縮回那手臂。
4.你得注意,勿讓你的動作或姿勢,減低聽眾對你說話的注意力;許多人的動作過火,而使聽眾反多注意于他的動作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