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償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相傳蒲松齡考鄉試落第后,為銘其矢志不移,在銅尺上刻下了這副對聯用以自勉。
另一副流傳很廣的對聯是明代理學家胡居仁寫的“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我曾聽到某成功人士如下言論“要學會堅持,只有堅持我們才能取得勝利!”我個人的觀點是:只有正確地堅持,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沒有定義好方向只能是盲目的亂撞。
正確的堅持才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惟一法寶,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學習和掌握的技能。
案例1.1 第101次求職的女士
在超過1萬場的面試經歷中,我絕大部分面試都會給候選人留出至少十分鐘的時間,他們可以在這段時間里講述自己的工作經歷和特點、提出問題以加強相互的了解。我的基本觀點是:無論應聘者是從馬路對面的家里來的,還是從天邊來到公司的,作為招聘方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和尊敬,至少尊重他們付出的時間成本。
基于尊重是相互的這個原則,其中有3場面試求職者只在我面前待了不足5分鐘。這3位候選人都可以用表現奇差來形容,全都超出我容忍的低線,其中一位就是第101次在北京求職的幸儀女士。
至今我對那次面試仍然記憶深刻。
當時是下午,坐在桌子對面幸儀穿著很不得體的紫色晚裝。
我正要開口時幸儀說了話:“你好!這是我在北京第101次面試,希望能成功。”
略顯驚訝的我請她介紹自己時,她是回答:“簡歷上不是都有嗎?”
Leo:“呃……那還是說說您應聘獵頭顧問助理職位的優勢和不足吧。簡歷上寫的還是太籠統。”
幸儀:“我這人吧特長是有干勁兒,愿意付出,年輕?。∵€有我愿意學習,其實我是來這個行業學習的。我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不足?我不太合群兒,大多數情況下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除非我認為你說的對。還有我對你們行業也不是特別了解,我說了是來學習的。不過,我薪水要求還是挺合理的,希望你們能給個機會。”
Leo:“那您的期望薪水是多少呢?”
幸儀:“當然是越高越好!”
……
如果有面試官最討厭聽的十句話列表,幸儀面試時說到了其中兩句,那就是“簡歷上不是都有嗎?”和“薪水當然是越高越好。”前者代表著過分自信,而應聘者多半沒有與此相應聘的資本;后者代表著態度不夠誠懇,即不想錯失機會又怕要了高價兒失去機會。
第一次犯的錯誤和最后一次犯的錯誤完全相同。結果可想而知,她失去了這101次機會,原因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的盲目堅持。如果找不到對她來說正確的方向,別說第101次就是第10001次怕是也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繼而正確地堅持才能讓我們在職場路上越走越順。
(有關“找方向”的方法在書第三章有具體介紹)
Tips 堅持也要選對方向堅持不是取得成功的保證,正確的堅持才是。方向有偏差就像兩條有夾角的線,開始相差也許只有1厘米,隨著不斷延長兩條線之前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努力方向稍有偏差有時后果不堪相像。我曾經收到過一封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生的郵件,其中他提到自己從大學開始就不喜歡計算機,但因為不好就業、成績還可以他選擇了本系保研,研究生畢業又選擇了碩博連讀,現在快畢業了,面臨著在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方向上就業問題。他問我怎么辦?除了沉默,我自己都不知道說什么。
適當的時候請停下來調整、糾正自己的方向,上文提到的應聘者如果能及時停止盲目求職,總結自己面試時的不足加以改進,相信不會落到次次失敗的局面。計算機專業即將畢業的博士如果能盡早反思自己,可能也不至于落到如今這般田地。
案例1.3 我是否應該放棄編程
在錯誤的方向上堅持多半是苦不堪言,如果是痛苦,我們就讓他早點結束。
Leo,您好!
我最近看了您寫的文章,感覺獲益良多;但是還有一些地方感到很困惑,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謝謝!
首先介紹下我的情況:我是08年畢業的,專業是軟件工程,但是很慚愧,大學四年時間花在編程上的時間很少,軟件專業的,只是屬于入門級別的,java和C都只是just OK,估計叫我自己寫東西都不一定寫的出來,就連計算機的其他方面(如網絡,硬件維護,數據庫等)都比軟件開發要強。
目前我有幾個比較困惑的地方:
1、 我現在一家地方軟件公司上班,公司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因為是剛剛入職還在業務培訓階段,發現公司用的技術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如java的Hibernate,struts等),現在學起來個人感覺很吃力,一看到代碼就覺得頭痛,我應不應該繼續在軟件行業發展下去?
2、 .我想過要轉行到其他的計算機行業去發展,但是來自家里的阻力很大,老媽經常說大學花了好幾萬的學費,讓我一定要在軟件上做下去,而且家里的長輩基本上都是這個態度,前段時間為此還和家里吵了一架?;旧衔椰F在比較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我想問您,像我這樣的情況該如何選擇呢?
甘兵
甘兵,您好!
比起本書中提到的米雪松的表妹(詳見本書案例:讀了不喜歡的專業,找工作迷茫了)好像您不但學了自己不是特別有興趣的軟件工程專業,還更進步,開始干起了“一看到代碼就覺得頭痛”的軟件開發,即干上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對于您我想說的是,首先想清楚、找到真正的方向再轉行。再判斷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不喜歡軟件開發。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真正的興趣在哪?05年,我在IT銷售這條路上已經走過了近8年時間,而且做的不錯。雖然沒興趣并不一定代表做不好,但是我確認沒有繼續在銷售領域里發展的打算。所以我選擇了轉行,把職業方向轉到自己很有興趣的人力資源工作上。轉行差不多用了1年時間,之后我在HR領域也取得了些成績,算是轉行相對成功。這些可能要歸功于,我在轉行之前把兩個問題想的比較清楚,建議您下決定轉之前也要想想
問題一:我是不是真的對現在的工作及職業沒興趣?為什么會沒興趣?你不喜歡現在行業(職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問題二:到底什么是我真正的興趣所在(具體到職業方向、職位)?我是否有能力把興趣轉化為工作?在有興趣的職業方向上我打算能走多遠?(具體到職位、年限)
問明白自己上面兩個問題之后,再做好一件事兒就可著手轉行了,那就是:正確評估轉行付出的代價。它們包括:
沒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你媽媽的反對就表現之一。堅持干不喜歡的工作,有點像尊父母之命維持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可能自己感覺不好,但父母會支持你。反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像在父母的反對聲中取(嫁)自己的另一半,自己可能感覺好,但多半不會得么他們支持。在沒有取得真正成績之前,不要指望家人堅定的支持。
薪水收入的下降,即轉行的現金本成。進入新行業時,我們即沒相關工作經驗、也沒有相關學歷,惟一具備的就是興趣。所以收入和生活質量都會下降。如果您能以機會為重,那么就要接受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前不到盡頭的低收入生活。
最后也是最大的代價其實是心理上的負擔。以上種種綜合因素會給打算轉行的您帶來極大心理負擔,現實中很多人退縮了,甚至還對自己之前確定的興趣產生了懷疑和動搖,。只有承壓能力極強的人,才有機會在轉行之路上走到成功。
最后說一句,如果你真對軟件開發沒興趣,那就像是嫁或者娶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這已經很不對了。如果要繼續在自己沒興趣的行業里再干下去,就像是準備跟自己不喜歡的家伙過一輩子,對自己對別人都是很殘忍。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jobchanceleo/archive/2010/06/25/569316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