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韓國將在全球
100
個地區開辦“世宗學院”,教授韓國文字和韓國文化,其中一所將于
3
月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開辦。日本決定數年內在世界各地增建至少
100
所日語中心,據稱目的之一是不愿落后于中國在海外辦一百所孔子學院的計劃。
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完全應該以平常心對待。盡管近年來世界各國學中文的人數增長很快,但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還相當低。即使將學中、日、韓語的人加在一起,與學英語的人數相比還差很遠。再說,別指望全世界的人都學中文。
人類的語言文字本來是豐富多彩的,某一民族、某一國家的一種語言要取得主要的、甚至壟斷的地位,并不一定是語言本身的原因,而需要很多語言以外的條件。像
英語能成為世界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原因就是當初“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的建立和二戰后美國的強大。正是英國的殖民統治,才使遍布全球的國家和地區將英語定為
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也正是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實力,才吸引了那么多人學英語,用英語。
就是在古代中國,漢語也是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擴展和來自中原的移民的增加,才逐漸成為中國大多數民族和藩屬國的通用語言的。當然這與漢語本身的成熟和優越
有關,但其中也免不了通過行政手段的強制和經濟利益的誘導,以為少數民族都會自愿放棄本民族的語言,藩屬國君臣百姓都如此仰慕華風,那未免太天真了。何況
一個民族或地區總有自己的特殊語言需要,再優秀的外來語言總無法完全適應。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么古代日本人曾經全面“唐化”,卻沒有直接采用唐朝的語言
文字;為什么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朝鮮,到仁宗大王時要制定自己的文字;為什么一些少數民族要如此頑強地保存自己的語言文字。
既然這些條件不復存在,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能再具有像英語曾經有過的地位,中文不可能,韓文和日文也不可能。我們在世界推廣中文的目標,說得明白一點,就
是為想學、愿意學中文的人提供便利,為想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創造條件,或者說使世界上懂中文的人多一些。如果有人將推廣中文的目標確定為使中文擁有英語那樣
的地位,不僅不切實際,也不符合中國和平崛起、永不稱霸的初衷。
另一方面,學習外語的人也有各種目的,如出于個人對某種語言或文化的興趣,為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學術活動的需要,作為謀生的手段,便于日常生活。
無論為了哪一種,都不可能只學中文。人的興趣愛好本來就是多種多樣,并且無法用物質理由來解釋。世界上人口再少、自然條件再差、再貧窮落后的國家,再奇特
的文化,也會有人感興趣。在中、日、韓三國中豈會只情鐘中國?想與韓國做買賣的人,準備到日本生活的人,難道會先學中文?除非不知道這三種語言的區別。
這不是一句笑話,我在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旅行時,幾乎都遇到過分不清中、日、韓三種語言文字的現象,尤其是當
日文、韓文中使用漢字時。實際上,日文也好,韓文也好,都割不斷來自中文的淵源。真正要學好日文、韓文,都離不開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世界上懂日文、韓文
的人多了,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也會相應增加。所以我對韓國的世宗學院和日本的日文中心樂觀其成,希望它們與中國的孔子學院能互助互補,或者平和地
競爭。
http://blog.sina.com.cn/u/4747d16b010007b9